启发青少年的科学发现故事

第四章海洋科考(3)(1 / 2)

《启发青少年的科学发现故事》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起点小说xqdxs2.com

要知道,那些只能生活在淡水中的鱼,是绝对没有办法越过宽阔的咸水的海洋,游到另一个岛屿上去的。

所有这类事实都证明,在不太远的过去,这些现在被海水隔开的海岛曾经是彼此相连的。

那么如何解释海面这种大幅度升降的原因呢?

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点。

第一,气候的变迁和冰川的进退,这是造成海面升降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最近二三百万年间,地球上曾经发生过几次大冰期。冰期来临,气候变冷,地球上的水不断变成了雪降落在陆地上,最后堆积成很大的冰川,而不能流到海洋里去。降水的来源主要是海水蒸发,但大海中有蒸发损失而没有补充,当然水就越来越少。这样,海面就慢慢地降低了。科学家认为,地球上最近发生的三次大海退就是这种原因造成的。而一旦冰川消融,陆地上大量的水流回海洋,海面就会再度上升。

第二,地壳的升降运动。地质历史上一些海陆变迁,常常是由于地壳升降造成的。由于地壳构造力的作用,可以使原来的深海隆起成高山,也可以使高山沦为深海。

第三,河流的泥沙淤积。在一些大河入海口,常常因为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淤积成宽阔的三角洲。有的河流泥沙很多,三角洲向大海扩张的速度十分可观。我国的黄河三角洲,每年要向渤海前进约2000米。

严格来说,后面两种变化还不能算作海面本身的变化,只是陆地变高或者变低产生的海陆变迁而已。

海温为啥会骤然下降

科学家们通过对深海沉积物中深水底栖有孔虫壳的氧同位素分析,发现3800万年前的始新世末期时海洋底层水温骤然下降了4~5℃,表层水温也大幅度下降。当时,冷水占据了大洋的深层,南极底层水开始形成,温度和盐度驱动的大洋环流也开始出现,海底侵蚀作用加强,沉积间断广泛出现。南极大陆周围海洋面发生大规模冰冻,形成数量可观的海冰,海底接受了大量冰载沉积物。南极大陆局部地区已有冰川出现。

海水温度骤降,使得深海底浮游生物蒙受沉重打击,浮游微生物大批灭绝或衰减,以至在这以后的一个时期里,海洋中呈现出生物贫乏、属种单调的荒芜局面。陆上植物也受到明显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常绿林被落叶林所取代。3800万年前的骤冷,是新生代气候变冷中的第一个重大事件,它为新生代晚期大冰期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是什么造成海洋底层水温骤然下降的?有的科学家认为,这是始新世末期的海退的结果。这一时期的海退已在墨西哥湾沿岸、欧洲和澳大利亚一些地区发现。海水退落导致浅海大陆架露出水面,这就增加了海水对阳光的反射率,使气候变冷。气候变冷又会导致海面进一步退落,使气候更加变冷。南极洲局部地区及周围海域为冰雪所覆盖,也会导致反射率增加,反射率增加引起的气候变冷又会使冰雪覆盖面积进一步增大。由于海水变冷,冷水沉潜至海洋深处,致使海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升高,海水将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从而削弱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使气候进一步变冷。这几种反馈作用可能有力地加剧了气候的变冷进程。

不过有人提出:海温骤降等现象的发生不限于始新世末期。但是,为什么这一时期海温的急剧变冷会显得如此不同寻常?

美国学者肯尼特注意到,澳大利亚曾于5300万年前与南极洲分裂,至始新世末期,塔斯马尼亚南面的南塔斯曼隆起,与南极大陆进一步分开,塔斯马尼亚海道形成,南印度洋与南太平洋之间第一次出现表层水交流,南印度洋高纬海域的寒冷表层水得以通过塔斯马尼亚海道注入南极罗斯海域,冷水取代了以往来自北面的东澳大利亚暖流,从而触发了南极地区的冰冻。海冰形成,使得冰下剩余的海水盐度升高,盐度较高的冷水势必向下沉潜,形成寒冷的底层水,致使海水温度急剧降低。

还有的科学家从其他方面解释海温骤然降低的原因,其说法不一,至今还不能有一个定论。

“流隔”是怎样形成的

经常出海打鱼的渔民会告诉我们这样的情景:鱼、虾和其他海洋动物纷纷从四面八方来到某一区域“聚会”。是谁驱使群鱼聚会呢?

原来,群鱼聚会是两股方向不同的海流相遇时出现的奇观。两股海流“握手”,不但会见到翻腾的浪花,听到轰鸣的音响,更会促成两股水流中的鱼类聚会。特别是在寒流与暖流相会时,景况蔚为壮观。

寒流和暖流相会,将使平静的海面受到搅动,引起海水上下翻腾,像无数把锄头翻动土壤那样。海水的翻腾也把海洋耕耘了一次,下层丰富的营养物质来到了表层,促使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其数量之多,有时竟能高达每立方米2000~3000毫克的程度。海水里充满了食物,简直变成了“肉汤”。渔场便形成了。

寒流和暖流交汇的区域,叫做辐聚区。由于这里常常呈现出海水温度冷暖悬殊的差异,好像大气里的锋,所以又把它叫做海洋锋区,而渔民则称它为“流隔”。

世界上著名的三大渔场都与“流隔”有关。

太平洋西北渔场,是世界著名大渔场。它从日本近海,经千岛群岛、勘察加半岛,一直延伸到阿留申群岛近海。这里是世界第二大暖流——黑潮与“千岛寒流”、亲潮交汇的地方,因而形成了盛产鳕鱼、鲱鱼、秋刀鱼和金枪鱼的渔场,产量始终名列世界前茅。1970年以来,年产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而且稳步上升。

大西洋东北海域,从冰岛到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从北爱尔兰到挪威近海,是世界第一大暖流——湾流延续支脉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以及挪威暖流与北极寒流的交汇区。结果,这一带也形成了一个著名的渔场——大西洋东北渔场。这里盛产鳍鱼、鲱鱼等鱼类,年捕获量也超过1000万吨,产量也有上升的趋势。

著名的北大西洋纽芬兰渔场,是湾流和拉布拉多寒流汇合的地方,以产鳍鱼为主,年产量为400万吨。不过,这个渔场近年渔业产量有下降趋势。

除了上述三大渔场外,还有许多较小的渔场也与“流隔”有密切关系。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东部近海盛产金枪鱼的渔场,就与东澳大利亚海流和西风漂流之间的“流隔”一致;印度洋南部亚古尔哈斯暖流和西风漂流的汇合;南大西洋巴西暖流与福克兰寒流的汇合,也都形成了渔场。

中国舟山群岛外海也是一个很好的渔场,这里盛产大小黄鱼、带鱼、鳗鱼等。这个渔场的形成也与两股水流交汇有关。当黑潮暖流在台湾转向流入东海后,在台湾东北角分出一股支流,缓慢地向长江口一带流去。它和从长江入海以后沿着浙江沿海流动的海流,正好在浙江舟山群岛一带相遇。于是,这里就形成了渔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文豪1978 其他 / 连载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
174万字22天前
晋末长剑 其他 / 连载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374万字28天前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 其他 / 全本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
女王不在家
旧书名《八零之改嫁》上辈子林望舒是人人羡慕的好命人,下乡一趟谈了个四合院里的对象,公婆给安排工作,男人也有出息,谁不羡慕?只是四合院里有公婆有姑奶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当人家屋檐下的小媳妇,其中滋味只有自己心里明白。就这么苦熬着,谁知道男人找了傍尖儿,孩子都抱回家了,一家子都劝,说你肚子不争气,还能怎么着,忍忍也就过去了。可她不想忍了啊!好在老天爷给了再一次机会。于是在那灰墙青瓦前,面对着大杂院里
157万字一年以前
奉旨成亲 其他 / 连载
奉旨成亲
其君折枝
【先婚后爱/双向暗恋/青梅竹马】徐端宜端庄娴淑,出身名门。京师名门之中,不知多少勋贵子弟想求娶她。谢清崖纨绔浪荡。虽然生得俊美无俦,却门庭败落,自己也是个不成事的。谁也没想到这样的两个人,竟然会在一起......
34万字6个月前
山海提灯 其他 / 连载
山海提灯
跃千愁
女人握着少年的手,手把手教他写出了“师”,于是少年有了姓。山海提灯,与皓月争辉!
136万字21天前
怀娇 其他 / 全本
怀娇
白糖三两
被誉为世家望族之首的魏氏声名显赫,嫡长子魏玠品行高洁,超尘脱俗,是人称白璧无瑕的谪仙,也是士族培养后辈时的楷模。直到来了一位旁支所出的表姑娘,生得一副祸水模样,时常扭着曼妙腰肢从魏玠身前路过,秋水似的眸子频频落在他身上。这样明晃晃的勾引,魏府上下早就看不下去了,好在魏玠是端方君子,对此只视而不见,不曾有过半分动摇。薛鹂年幼时曾被人相救,此后便倾慕那人多年,只是她出身低微,自然要使尽浑身解数向上爬,
56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