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相公

第12章 蝗灾

《大唐好相公》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起点小说xqdxs2.com

黄昏前,御书房。

李渊的脸色十分难看。

“河南道的萧俞简直欺君罔上,河南道蝗灾已经那般严重了,他竟然欺瞒不报?若非难民都已经涌进了京城,他只怕还想继续隐瞒下去吧?”

下面,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以及朝中的其他群臣都在。

他们听到这话之后,脸色微微一变。

蝗灾啊,那可不是好解决的事情。

“传令下去,罢免萧俞的官职,贬为庶民,永世不得录用。”

这样吩咐下去后,李渊望着下面的人,问道:“诸位,河南道蝗灾严重,尔等觉得应该如何办才好?”

话音落下,众人相互张望。

齐王李元吉性子急,最先站出来,道:“父皇,蝗灾乃是蝗神引起的,儿臣以为,朝廷当祭拜蝗神,希望蝗神能够息怒,如此一来,蝗灾自然也就除了。”

这个时代,很多人都认为蝗灾是蝗神引起的,所以李元吉觉得自己这样做,并没有任何问题。

只不过他这样说完,李建成的眼眸就凝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弟弟,未免太鲁莽了一些,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不过,他只是凝眉,并没有点破。

这边,李世民随即说道:“大唐刚建国八年,四周的敌人还没有清除干净,若以蝗神论来灭蝗灾的话,只怕会引人口舌,说我们大唐得位不正,天要惩罚大唐,所以此举万万不可为。”

李世民说完,李渊满意的点了点头,他觉得还是李世民考虑的周到。

齐王听到这个,也觉得李世民说的有道理,只是心里却不服气,道:“那二哥觉得应该如何除去蝗灾?”

“自然是靠人力除之。”

“靠人力?这只怕不妥吧,蝗神很厉害,人若与之为敌,就算能灭他这一拨,那下一拨肯定比这一拨还要疯狂,那个时候,再祭拜蝗神可就晚了。”

蝗灾最是容易复发,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是人除蝗虫惹怒了蝗神,以至于很多时候,朝廷都是祭祀解决。

“蝗神之说,毫无道理,朝廷当人力胜天,尽早解决蝗灾。”

两人据理力争,其他一些官员少不得跟着附和,有支持齐王李元吉的,也有支持秦婉李世民的。

双方谁都说不过谁。

太子李建成站在一旁,却是甚少言语。

就在双方闹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李渊摆了摆手,道:“太子的意思呢?”

这个时候,李建成才站出来,道:“父皇,双方说的都有道理,不过祭拜蝗神必须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做。”

李建成说的含蓄,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他是支持李世民说的解决办法的。

李渊点了点头:“好,那就按照世民说的去办,此事交给世民吧,务必要将此事尽快解决。”

“陛下,不知进入了京城的那些难民,如何处理?”

这个时候,一名官员站出来询问。

不过他刚说完,另外一名官员立马开口道:“陛下,臣进宫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人开设粥篷,救济那些难民,臣好奇之下打听了一番,得知是长乐公主的驸马叶小天花了四百贯钱,给那些难民开设的粥篷,臣以为,此举可推广之,让户部准备粮草,开设粥篷,便可解决那些难民的问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七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起点小说xqdxs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北雄 历史 / 连载
北雄
河边草
大业六年,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板荡,群雄并起。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草莽豪杰,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逐鹿天下。北方突厥汗国,雄踞漠北,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轰然崩塌。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带着草原的风寒,
984万字一年以前
抗日之军武系统 历史 / 连载
抗日之军武系统
最爱吃肉的鱼
《抗日之军武系统》林睿因为替战友当子弹,穿越到了1937年抗日时期,在这个时代他利用系统奖励的武器,杀的日伪军屁滚尿流
329万字一年以前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历史 / 连载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昆吾
【权谋】+【热血】+【争霸】+【杀伐】“朱由检,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从现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朕在这里立下誓言: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我崇祯来杀,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祯来做,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种,灭其族!八大晋商私通建奴,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灭族!文人无知、无能、无耻,叛国投敌,那就杀他个天翻
541万字1个月前
绍宋 历史 / 连载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飞被驱逐出军,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不过刚一启程,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
418万字7个月前
庆余年 历史 / 连载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564万字一年以前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历史 / 连载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挥剑斩云梦
659万字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