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起点小说】地址:xqdxs2.com
李阔海吼得凶,实际等于在谈价格了。
“大官人,没有四千贯。纵以花家六月计算,仅是1506贯,非是一千九百多贯。如此算法亦不正确,吾家叔父乃于二月下旬写下欠条,若今偿还,只能算做五个月,本利合在一起,只有1076贯。”
因为没有阿拉伯数字来替代,大多数宋人皆不擅于复杂的数学题。不过是六个月的复利题……在宋朝已经算是复杂了。然而交给李家的账房,便能算清楚,也不可能按六个月来计算复利,况且它是残忍的不合法的高利贷。
“吾叔父家的地与宅子估价约为千余贯,合计仅三千余贯。吾听闻于京城樊楼食一顿饭亦须数百贯,贵者上千贯。若找到合适买家,相信它之价值不会低于五千贯。”
刘昌郝晃了晃手中的镜子。
小叔家的宅子与地都不值钱,值钱的是几十亩老桑园子。桑树是一种生长缓慢寿命长的植物,不过大规模的采摘与修剪,特别是用机械采摘与剪伐,会严重伤害它的寿命,往往丰产期只有十几年时光。
宋朝植桑也修剪,采摘更是必然,利用率却没有那么高,自家那几十亩桑树虽种植了二十多年,才刚刚进入壮年时期,出产最高的时候。
松柏的木材不仅能造房屋,家俱,还是制墨的主要材料,加上宋朝大规模开荒对山林的伤害,宋朝的木材很贵,往往一根大木料能值十几贯钱。
但那是百年老木,自家四座土山上的那些松柏想要成材至少还有十年时光,即便十年后砍伐下来不值多少钱,估值空间必然进一步下降。
三千贯与四千贯那就是两个概念了。
“几天后某给汝一个答复。”
“李大官人,拖不起,尽量快一点。”
“四天。”
“好。”a
三人走出来,梁小乙死死地保护着刘昌郝,在乡下几千贯钱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他又担心地问:“昌郝,其暴露出来,汝将其放在家里平安乎?”
这是在城内,什么样的人都有,也有许多小偷,有的小偷本领还比较高明,它又是如此之小,很容易被偷走。梁小乙越想越不放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