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xqdxs2.com】第一时间更新《中国经济改革进程》最新章节。
spanclass="xx1"12.2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突破/span
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不负众望,决定“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决定重启改革议程。在经济改革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政治改革方面,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中共十八大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以后,各界人士对新一轮改革的顶层设计、实施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汇集了50位中国资深经济学家的思想库中国经济50人论坛对如何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以及顶层设计的重点内容提出了全面的建议。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机构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广泛吸收各界人士提出的建议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组长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决定起草小组经过6个月的努力,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讨论稿)》(以下简称《决定》)。2013年11月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这个《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经济改革做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三中全会《决定》对过去几年有着激烈争论的改革重大问题做出了中央委员会的判断,并根据这些判断对今后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部署。
《决定》在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是要靠全面深化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来达到的。
《决定》把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并且指出,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督不到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讨论稿)》所做的说明指出:“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这样,就为全面深化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
在明确了经济改革这一核心要求以后,重要的任务是建立起一定的体制和机制去实现这一要求。
从这个视角看,三中全会《决定》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论断,是重提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论断,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这一提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了市场制度的本质特征,它切中中国现有经济体制的时弊,并且为全面深化改革所要达成的体制目标规定了基本框架。
这一规定,切中我国现有经济体制存在的突出弊病和主要缺陷。这些弊病和缺陷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条块分割”、市场碎片化,需要建立统一的,即一体化的市场;二是对不同所有制、不同属地的企业实行差别待遇和过多的投资准入限制,使市场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的局面,需要对所有市场主体平等开放;三是政府行政干预过多,行业和地方保护,以及广泛存在的行政垄断使市场失去了不可或缺的竞争性质,因此需要贯彻竞争政策,恢复和保持市场的竞争性质;四是市场无序,官商勾结,干预市场,采用不正当手段的恶性竞争手法泛滥,要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有序竞争;五是各类市场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商品市场发展也许还可以说差强人意,要素市场就发育程度低下,秩序混乱,需要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为了建立具有以上特征的市场体系,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在十八大后的研讨中,学者们提出了多项改革建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提出了若干具体要求。
首先,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市场制度的基础。为了确立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等规定,都需要认真落实。目前土地产权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它既使农民的财产权利受到限制,也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要在土地赋权、确权的基础上,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第二,由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制度,是整个市场制度的核心。只有以通过竞争形成并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进行自由交换,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和形成激励兼容机制这两大基本功能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建立市场体系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实现价格市场化,使价格能够灵活地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规定的基本原则是:“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具体来说,要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加快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非自然垄断环节)的价格;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对于行政规定的价格,也要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认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世纪之交确定的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措施,有许多并没有得到落实。例如电力部门放开竞争性环节的经营、竞价上网等改革,就没有能够实现。有些部门的改革,如铁路部门的改革,就在2005年以后停顿了下来。这些改革都需要恢复进行。此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从目前这种“管企业”(“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办法,转向“以管资本为主”。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必须努力落实。
第四,竞争是市场制度的灵魂。必须完善竞争政策,约束市场霸权和不正当竞争。目前执行竞争政策的最大障碍之一是由政府法令规定的,而现行《反垄断法》又对行政垄断作了网开一面的规定。显然,这类不合乎竞争要求的规定应当加以修订。即使对于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也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新起点小说】地址:xqdxs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