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120年》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起点小说xqdxs2.com
一个官员,怎么样才能被称为能吏呢?
胡林翼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给我们树立了一个“能吏”的标杆。
胡林翼上任安顺知府之后,马上露出了能吏的本色,他干了不少实事:
胡林翼干的第一件实事:解决饮水问题。
安顺本来不缺水,但是居民却饮水困难,胡林翼了解情况之后,找到了病根:
一是山上泉眼不开,二是河道不畅,三是没有蓄水措施。
泉眼不开,水流不出来,泉水顺着地下河就流走了。
河道不畅,有泉水也引不到府城里来。
没有蓄水措施,下雨水就哗哗流走了,到了旱季就吃水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胡林翼给抓了三服药:
一是凿开泉眼,
二是疏通河道,
三是修建蓄水措施。
胡林翼以下的各级官员一看新官上任,马上就开始搞工程上项目,那是一个激动:这下有钱捞了。
和现在很多官员一样:到了任上,马上吆喝着要上项目,要3年计划5年计划,要建新城,要规划新产业园,目的很明显:有项目才能捞钱嘛,有由头才能收税嘛。如果啥项目都不上,要政绩没有,要钱捞不到,那当官还有个什么劲?看来这个新知府会来事,一到任就准备卷起袖子开撸。
各级官员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不对,应该是大捞一番。
但是干工程是需要钱的。
下面的官吏小心翼翼的问新任知府:“胡知府您真英明,您真是我们的父母官,来了就给我们做民生工程,那么请问这个工程需要多少钱呢?”
“3800两”,胡林翼回答。
大家一听,小心肝扑通扑通的开始跳起来:机会来了。
“那我们去算算,每个老百姓头上应该摊多少,算出来了给您汇报。”下面的人乐呵的就准备撤了,撒丫子准备从老百姓头上撸钱。
“算个毛线,捐!”
“捐?让大户捐?那也行。”大家更开心了:“勒捐”可是个技术活,活动范围大,谁家给的多谁家给的少全凭官吏一句话,这里的寻租空间就大了,发财的机会来了,看来这个新任知府,确实是有点手段啊,黑啊,真是黑啊。
“不用大户捐,我们官员自己捐。”胡林翼不紧不慢的说。
“自己捐?”官吏的脸色发青,全身发凉,拔凉拔凉的那种。
“不会让我见到一个清官吧?这玩意不是在大清朝都已经绝种了嘛?”这是官吏们发自内心的疑问。
胡林翼还真捐。
还真的只让官员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