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起点小说xqdxs2.com
藏龙卧虎小延安
阎寨——太岳山区沁源县城南15华里的一个村庄。这里,山明水秀,沁河水环村而过,村东两个突兀而起的小山构成了它的天然屏障。要说,这阎寨既非名城,也非古镇,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拥有四百多户人家的大村庄而已。但如今的阎寨却因着中共太岳区党委和太岳军区司令部驻扎于此而显得非同一般。进而被广大群众尊称为太岳区的“小延安”。其实,这话并不算夸张。此时的阎寨,确实是藏龙卧虎,将星汇聚。不信,就让我们看一下这些醒目的名字吧:陈赓、薄一波、王新亭、安子文、裴丽生、牛佩宗、周希汉……哪一个不是智勇兼备,久经考验的革命战士?而当此时此地,正是这些在日后的中国革命战争中光彩耀目的人物,组成了太岳区党政军的领导核心。
这里的抗战形势,是陈赓始料不及的,任凭抗战风云骤变,太岳区巍然屹立其间,无怪乎薄一波同志对这里的抗日前途充满信心,看来,开创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他的拿手好戏,陈赓想到这些,心情格外好,便不由得唱了起来:“司马懿,你大胆起来,咱二人……”
“哟!这京剧还唱得真地道。”王新亭破门而入,开玩笑地说:“有啥好事,高兴应大家分享嘛。”
“你已经分享了。你呀,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陈赓神色飞扬地说。
王新亭被一句唐诗给搞糊涂了,边思索边说:“只缘身在此山中……,我的司令员同志,啥时候学会拐弯抹角的,快说说你的‘庐山真面目’。”
“你猜猜看。”陈赓越发打趣地说。
正当二人“捉迷藏”的时候,参谋长周希汉一身尘土两颊汗地在门外喊道:“报告司令员,训练完毕。”
不等陈赓回话,王新亭一把拽住周希汉,把刚才的情况学说了一遍,然后问道:“来,来,来,你给参谋参谋,这个‘庐山真面目’是指什么?”
周希汉胸有成竹地说:“政委,这可难不住我。”说罢,瞅着陈赓扮了个鬼脸。他非常了解自己的老首长,他知道“陈赓一唱,喜从天降”。
陈赓乐哈哈地说:“牛皮可不是吹的,说说看。”
“准确地解释,这句唐诗换四个字就是旅长的本意。”周希汉咬文嚼字地说,“不识老薄真面目,只缘身在太岳山。”
“哈!哈!知我者,希汉也!”陈赓爽朗地喊道。
王新亭恍然大悟,边拍着脑袋边说:“是啊,是这样,有道理,我想得离题了。”
“哈哈哈哈……”三人不约而同大笑起来。
确实,太岳区群众的抗日情绪之高,是在别处不多见的。而太岳区党委书记薄一波在此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正因如此,陈赓、王新亭都为有这么一位优秀的地方党的工作者为搭档而高兴,一说起老薄话就多了。而现在,正当他们沉浸在对形势的欣慰和对老薄的一片夸赞之中的时候,门外又是一声“报告”。
“进来!”随着周希汉一声传唤,三八六旅情报员赵老忠,气喘吁吁,神色紧张地推门而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