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起点小说】地址:xqdxs2.com
三湾改编建新军
1927年9月20日,毛泽东、卢德铭率工农革命军离开文家市,沿罗霄山脉南下,寻找新的落脚点。
这是一个革命的低潮时期,艰苦的生活自不待言,更可怕的是,失败的情绪严重地笼罩在这些曾经为工农浴血奋战的士兵面前。一些人动摇了,离队了,逃跑了。9月24日,部队到达江西萍乡芦溪,又有一部分人离开了部队。第二天,部队离开芦溪时,又遭到国民党军的袭击,总指挥卢德铭牺牲。
部队继续往南走,然而离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原来一个师四、五千人的兵力,此时已不足千人。师长余洒度情绪也很消沉。
部队也中弥漫着一股消沉的情绪,许多知识分子和旧军官出身的人,看到失败似乎已成定局,纷纷不告而别。有些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共产党员,也在这时背弃了革命,走向叛变或者消极的道路。一营一连的一个排,就在排长带领下,利用放哨的机会逃跑了,并且带走了所有的武器。那时,逃亡变成了公开的事,投机分子们互相询问:“你走不走?”“你准备到哪儿去?”这真是一次严重的考验。
怎么办?应该怎样保存好这支革命队伍,中国革命道路究竟应该怎么走?9月29日,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的三湾村。毛泽东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当晚,毛泽东召开前委会议,提出他反复酝酿的整编方案。由此,开始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一是把部队由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称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陈浩。下辖第一、第三两个营,此外还有军官队、特务连和卫生队。缩编后,部队的机构、人员虽然减少了,但却精干了,便于实行机动灵活的指挥。
确定“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是三湾改编的又一重要内容,部队中的大量逃亡现象,使毛泽东深深感到,武装必须掌握在坚定的革命者手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组织作为核心,坚决地贯彻党的指示,而秋收起义的部队,一个团才建立一个党支部,因而党组织不能有效地抓住士兵。为此,毛泽东认为,只有把党支部建在连上,才能保证党对起义部队的领导。改编中,班、排都建立了党小组,各连建立了党支部,营团建立了党委,整个部队仍由党的前敌委员会领导,经前委任命,团、营、连三级均设立了党代表,负责领导所属部队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前委决定,凡属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均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支部建在连上”,这是毛泽东创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建军思想。此后,它成为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保证军队革命性质的一项基本制度。一年多以后,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时说:“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两年前,我们在国民党军中的组织,完全没有抓住士兵,即使在叶挺部也还是每团只有一个支部,故经不起严重的考验。”
三是确立了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工农革命军中的一些干部,来源于国民革命军的军官,旧军队的军阀主义作风仍然比较严重地存在着。比如,官兵待遇不平等,官长打骂士兵等。三湾改编时,毛泽东提出,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建立士兵委员会,军官接受士兵的监督,经济公开。这些民主措施,今天在人民军队中已经习以为常,但在当时,它却把这支工农军队和旧式军队从本质上区别开来。只有真正人民的军队,才能实行这些制度。
三湾改编,是毛泽东创立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开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使这支军队开始以一个完全崭新的面貌出现,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问题的解决。否则,旧式军队的习气,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都不可能得到改造,其结果即使不被强大的敌人消灭,也只能变成流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十九世纪女裁缝》《仗剑独行斩鬼神》《那年花开1981》【破趣阁】【22文学】【系统流小说】【品读小说网】《炼道升仙》《你不许再亲我啦[快穿]》《大道朝天》
《秋收起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起点小说xqdxs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