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起点小说】地址:xqdxs2.com
贺子珍怀春暗恋
1928年6月28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一连来到永新四乡塘边村。具体任务是领导和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并帮助群众建立工农政府,壮大暴动队组织,建立儿童组织和妇女会,办夜校和识字班等等。同时毛泽东还调查了塘边村的土地,农户等问题。
在塘边村,毛泽东遇上了也正在这里带领工作队开展农运工作的贺子珍。
说起来,毛泽东和贺子珍已是老相识了。
1927年10月,在江西井冈山的步云山上,贺子珍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同大家一样,脖子上结了一条红色识别带。他的脚步走起来有点不对劲,那是因为长途行军磨伤脚,化脓了。几个人沿一条山间小路排着单行朝山上走,毛泽东走在最前面。他看见迎候他的人群,快步走了过去,首先同袁文才、王佐握手。然后,转过身来,把同他一起上山的战友,逐个介绍给袁文才和王佐。袁文才和王佐也把山上的同志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同见面的每一个人握手问好。
当袁文才领着毛泽东来到贺子珍面前时,毛泽东有些惊讶了。他没有料到,在井冈山的“头面人物”中,竟然有一个年轻姑娘,袁文才介绍说:
“她是永新的干部,叫贺子珍。”
毛泽东的疑团顿释,爽朗地笑起来,说:“我还以为她是你的女儿,或者是哪位同志的家属呢!”他握住贺子珍的手说:“很好,很好,今后我们共同战斗吧!”
接着,大家坐下来商谈事情。
从毛泽东的介绍中,贺子珍才知道,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为什么带着队伍不去别的地方,却来井冈山,原来是王新亚起的作用。王新亚离开永新后,带着安福的农民自卫军活动到湖南浏阳一带,在那里同毛泽东会合了。他向毛泽东介绍了大革命时期井冈山附近的永新、宁冈、安福、莲花等几个县的规模,永新暴动的结果,以及袁文才、王佐领导的宁冈自卫军至今仍在井冈山坚持斗争的情况。王新亚还介绍了井冈山在罗霄山脉中段的地理条件。这一切都给毛泽东留下深深印象。后来,王新亚率领的安福农民自卫军同安源的矿工组成了起义的第二团,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起义失利,第二团被打散,王新亚牺牲了。秋收起义的余部向何处去?毛泽东觉得,王新亚讲述过的井冈山,从党的力量、群众的基础到地理条件,都是革命军落脚的理想地方。于是带着起义队伍的余部,向井冈山方向前进。途中,队伍经过三湾时,对队伍进行了整顿和改编,打出中国工农革命第一师第一团的番号,向砻市开来。
交谈中,毛泽东充分肯定了袁文才、王佐的自卫军,在革命最困难的条件下,坚持革命,为党保存了一支革命武装。他提出,以后革命军要同袁文才、王佐的队伍协同作战,共同在井冈山立住脚跟。
这一次商谈,气氛融洽,双方都没有什么保留和顾虑。袁文才和王佐都很高兴。袁文才早就盼望能同上级党取得联系,为革命做点工作。因此,在这次会上,他当场表示,欢迎毛委员带队伍上井冈山领导他们干革命。安置伤病员和队伍驻扎问题,他都答应安排。他知道毛委员的队伍需要用钱,事先把埋在地下的银元挖了出来,约有一千块,装了12个竹筒,带到步云山来。在这次会面中,袁文才亲自把银元交给毛泽东。这次会面后,袁文才同贺子珍一起回到茅坪。他原是个沉默寡言、感情不外露的人,这天回到家里后,异常兴奋,话也多起来,他用客家话给妻子谢梅香讲述了这次会面的情形,一面讲一面笑。接着,他又对贺子珍说:
“我看革命高潮要来了,有了毛委员的领导,我们今后可以有很多事干了。”
自从毛泽东率领队伍来到井冈山以后,井冈山变样了!沸腾了!
革命军第一团的伤病员首先上山。开始时,还没有红军医院,袁文才和王佐把伤病员安置在老百姓家里。
第一团的官兵并没有立即上山。他们先来到莲花、湖南的攸县和茶陵去打土豪和筹款。毛泽东因为脚伤,没有随部队出发,留在茅坪养伤了。脚伤痊愈以后,他才下山追赶部队。
在养脚伤的这段日子,毛泽东充分利用这个机会,熟悉这里的地形、环境和人员的情况。他同袁文才、王佐过往甚密,经常同他们促膝倾谈。对他们的身世、为人和思想,了解得比较透彻。他还与井冈山上避难的永新的共产党员刘珍、王怀、贺敏学等人多次详谈,了解永新党建立的经过和斗争情况。连生病刚愈的贺子珍,他也找过几次,听取她对怎样开展井冈山地区工作的意见。毛泽东还由袁文才、王佐和永新党的同志陪同,察看了井冈山的山势地形。
毛泽东开始住在步云山。步云山离茅坪不远,步行半小时就到了。袁文才同毛泽东熟悉以后,非常敬佩他,觉得毛泽住得离自己太远了,商谈工作不方便,主动请毛委员住到茅坪来。永新和莲花的共产党员,原来住在茅坪的八角楼,为了迎接毛泽东到茅坪居住,他们把房子腾了出来。后来毛泽东在八角楼住的那间房子,就是原先贺敏学住过的。
八角楼离袁文才的家只有几步之遥。毛泽东出出进进,晚上到平河边散步,或者坐在枫树旁边找人谈话,经常要经过袁文才的家。那时贺子珍疟疾初愈,身子虚弱,有时坐在袁文才家门口晒太阳。毛泽东经过,见到了,都要走过来,同她讲几句话,问她身体恢复得怎样,态度非常和蔼亲切。有时候,毛泽东不忙,就坐下来,同贺子珍聊天。
有一次,毛泽东对贺子珍说:“井冈山的地理环境好得很。可以讲,现在我们搞革命有了落脚点,井冈山就是我们的落脚点。这里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回旋余地大得很哩!”
贺子珍告诉他,井冈山附近几个县在大革命时期就建立了党的组织,群众发动比较深入广泛。毛泽东听了,满意地说:
“井冈山这几个县都是好的,你们永新更好。永新的地理条件很重要,党的组织和群众基础也比较好。你们永新的同志应该回永新去,重新建立党的组织,开展群众工作。”
贺子珍还同毛泽东谈起了袁文才和王佐,毛泽东兴奋地肯定地说:“袁文才是个好同志,是要革命的;他领导的队伍,是革命的队伍。王佐也是好的,要革命的;他领导的队伍,也是革命的队伍嘛!”的确,毛泽东上山以后,王佐参加革命的思想稳定了,一条心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半年后的1928年4月,红军第二次去湖南作战前,王佐在茅坪的一个庙里入了党。他入党后,非常高兴,逢人就爱说:“我现在也成了挂牌子的了。”对王佐的入党,毛泽东很高兴。有一回他对王佐说:“我们现在更加是同志了。”当时国民党有的书刊把袁文才、王佐写成土匪,把他们领导的、已经改编为自卫军的队伍仍然称作土匪队伍,这完全是有意歪讽的。怎么能把共产党员说成是土匪,把有地下党领导的武装说成土匪队伍呢?在毛泽东没有上山之前,山上就有党的组织,支部书记是贺敏学。
以后,毛泽东把袁文才、王佐的队伍改编为红二团,团长是袁文才,副团长是王佐,团党委书记是贺敏学,党代表是何长工。党代表与后来的政委一样,要服从党委集体领导,但行政上团党委书记要服从党代表领导。
当时,毛泽东很吃惊,他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位只有17岁的漂亮姑娘竟是井冈山“土匪武装”的一位干将。对毛泽东来说,印象无疑是相当深刻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首席医官》《我在山中立地成仙》《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重生1960:从深山打猎开始逆袭!》《野火》《游戏搞到一个亿》《灵能者不死于枪火》《国医》《游戏搞到一个亿》《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秋收起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起点小说xqdxs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