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xqdxs2.com】第一时间更新《五四运动》最新章节。
国恨家仇上心头
陈独秀17岁那年,考中秀才第一名后不久,在族长的主持下,在他的陈氏祠堂,庄重地举行仪式,办理了过继给叔父陈昔凡为嗣子的手续,圆了叔父陈昔凡夫妇的一大心愿。陈独秀原是贫寒人家的儿子,过继手续一办,顿时便成了封建官僚大家庭的阔少爷,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称羡庆贺之声便从四面飞来,然而,陈独秀对此却毫不在意。
翻开《陈氏家谱》,陈独秀家几代人都是靠教书谋生,有教书世家之称。陈独秀的父亲虽有慷慨大志,但一生未中举,不得已纳粟捐了个小官。然而,他的叔父衍庶,字昔凡,自称石门渔隐、石门湖叟,倏然时来运转,使陈家祖坟风水突然好了起来。昔凡不凡,1875年中举后,官运亨通,一路顺风,步步高升,初任知县,因治河有功,办事认真、卖力,曾经一昼夜理讼卷300余件,后由知州、知府,一跃而升道员,领加四品衔、以知府赏戴花翎。
封建社会,升官与发财是结伴而来的。陈昔凡在东北怀德、柳河、辽阳、新民等地任职时,正值日俄战争时期,中国商人乘机贩运马匹以获暴利,而马匹经陈昔凡管辖之地要抽牲口税,也无须上缴国税,谁收谁得,因而大部分牲口税落入陈昔凡的腰包,大发其财,很快腰缠万贯,一时成了安庆有名的大户。他在辽宁省彰武县置地200亩,在安徽贵池县置地800亩;在北京琉璃厂开有“崇古斋”古玩铺,在奉天还设有分店;同时,在安庆市四牌楼附近有房地产近10处,又在安庆城里南水关李鸿章公馆隔壁,盖有一座公馆,主建筑有前后进三大院,宅前宅后都有花园,是当时安庆城有名的陈家大洋房。这样,陈家从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小户人家,一跃而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大户人家,被人们称为“名门望族”。
然而,陈独秀这位官运亨通的叔父,也有不称心如意的事。陈昔凡先后娶妻三房:元配桐城拳庄方氏,续妻浙江谢氏,侧室邵氏。这三位妻子尽管是貌美才女,但都未能了陈昔凡之心愿——不曾生子。陈昔凡为此怏怏不快,成了终身憾事。掌管家事的第二位妻子谢氏,在陈氏大家庭中是贾母式的人物,一切由她说了算,主观行事,独断专行,五世同堂,几房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她就是这个大家庭的最高当权者,但族人对谢氏仍十分尊敬。因此,她既为未能生子感到内疚,又十分体谅丈夫的心情。这样的大户人家,没有后代,岂能继续家业?于是,谢氏多次劝说丈夫昔凡,过继一子为嗣。在封建社会里,过子为嗣,必须在本族内过继,不许外姓人进入家谱,还得按严格的约定俗成的程序,上祠堂办理过继手续,类似于今日到公证处依法公证。其实,昔凡夫妇心中早已物色了理想的过继人——陈独秀。三哥象五早逝后,三嫂查氏省吃俭用,辛辛苦苦抚育陈独秀兄弟俩,实也不易,她能同意吗?
通情达理的查氏,认为陈独秀过继给陈昔凡为嗣,是顺理成章的事,使陈家大户后继有人,光宗耀祖。这样,陈独秀通过过继给陈昔凡为嗣的手续,一跃而成为阔少爷。
面色慈祥,眉清目秀,气宇轩昂,仪表堂堂的陈昔凡,很喜欢刚过继为嗣的陈独秀。东北上任时,便把陈独秀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对他抱有莫大的期望——“子承父业”,成为封建大家庭的继承人,并谆谆教导陈独秀:“不得功名,何以为官?要想出人头地,就得先苦读几年,把书念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桃花山刘家修仙传》《从那座韩城开始》【白鹤看书】《馥欲香片》《皇长孙的团宠日常》《我在现代留过学》《高达之吹过宇宙的风》《阵问长生》《1978合成系文豪》
天才一秒记住【新起点小说】地址:xqdxs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