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

涉足花柳起波折

潘强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起点小说xqdxs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涉足花柳起波折

12月26日早晨,北风飕飕,天寒地冻。中等身材,面目清秀,气宇轩昂,戴着眼镜的蔡元培,踏着晨雪,来到西河沿中西旅馆拜访陈独秀。陈独秀由于前一天晚上看戏,还在熟睡着。茶房要叫醒陈独秀,蔡元培连忙摆手招呼道:“不要叫,让他睡吧,拿个凳子给我就行了。”

“好的。”茶房边答,边拿给蔡元培一张方凳。

蔡元培接过茶房的凳子便坐在房门口,边翻阅《新青年》,边静静地等候。可见,蔡校长礼贤下士,求才之心切。约过个把小时,当陈独秀起来开门,见比自己年长12岁且德高望重的蔡元培坐在门口时,觉得很不好意思,连连弯腰致歉,忙请蔡元培进房来,招呼茶房沏茶。相互寒暄了一阵之后,蔡元培十分恳切地说:“我在法国,接教育部电,令某回国,任北大校长。鄙人求才若渴,文科学长正好缺人,特意来聘请仲甫先生荣任此职,月薪300元,你意如何?”

陈独秀听了,既感动,又有些为难地说:“感谢蔡校长登门聘请的诚意,鄙人要回上海办《新青年》杂志,我看此职可聘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先生担任为好。鄙人只在芜湖公学、安徽师范高等学校、杭州陆军小学任过教,但从来没有在大学教过书,又没有什么学位头衔,怕难以胜任。”

蔡元培笑了笑说:“那没关系,把杂志带到学校里办好了,同时希望胡适先生早日回国到北大任教,若不当学长,文学教授、哲学教授、英语教授,任他选。”

“那好。我回沪稍稍整理即来京,并写信给胡适先生。”陈独秀慨然应允。

“仲甫,你回沪事办妥后,尽快回北京。北京这头你放心,我即向教育部呈文,相信会很快批准的。你来京住的地方我也会给你安排的,夫人如一同来那就更欢迎。”蔡元培关照地说。

“元培,我能否胜任,不得而知。我试干三个月,如能胜任继续干下去,如不能胜任即回沪。你看如何?”陈独秀襟怀坦白地说。

“好!就这样吧。”蔡元培望了望陈独秀,依着他说。

陈独秀回到上海后,妻子高君曼听说丈夫应聘北大文科学长时,喜上眉梢,心里乐滋滋的,她想当教授夫人多年的梦,现在终于成真的了。“夫贵妻荣”,当她再回到北京故地时,她可以以教授夫人的身份,出现在同学的面前了。

高君曼喜笑颜开地对丈夫陈独秀说:“仲甫,蔡校长真有眼力,一下就相中了你这位学长。”

陈独秀听了妻子的话,不以为然地说:“这是蔡校长的抬举,我不知能不能胜任,不要高兴得太早。”

妻子高君曼轻轻地推了推丈夫说:“这是你故弄玄虚。凭你办《新青年》的水平和能力,一定能胜任。日后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你集中精力当好文科学长,这是多少人想当而当不到的啊!”

陈独秀接着妻子的话,也有几分高兴地说:“我这个人历来义无反顾,要么不答应,答应了的事,就要尽力去办,去办好。有了你这位贤内助,当好文科学长更有信心了!”

1917年元月,陈独秀孑身一人先行离沪赴京任北大文科学长,岳湘如设宴为他饯行时,陈独秀还再次表示:“能否胜任,不得而知。我试干三个月,如不胜任即回沪。”

岳湘如说道:“仲甫,北大任职定能胜任,不希望你三个月后回沪。”

陈独秀赴任北京后,居住在蔡元培为他安排的东池子箭杆胡同9号。这是一座普通的小四合院。陈独秀自居了三间北房,中间用雕花木隔扇分开,两边作卧室,中间会客,幽静安逸。《新青年》杂志也迁到这里,编辑室即住宅。不久吸收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人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三个月后,妻子高君曼及女儿子美,儿子鹤年也来到了北京,陈延年、陈乔年仍寄住在上海亚东图书馆,陈独秀关照汪孟邹,每月从《新青年》发行费中拿出十几元补贴他们兄弟俩勤工俭学。

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的消息传出后,震动了北大校园,一时间,赞同与贬斥之声四起,沸沸扬扬,成了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思想激进的教师和青年学生无不欢欣鼓舞,热烈欢迎,奔走相告,赞之为北大文科的新曙光。教师中那些遗老遗少顽固派们,本来就对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提出打倒孔家店,提倡白话文,鼓吹科学与民主的运动,就十分反感,存有芥蒂,现在他又任北大文科学长,他将把北大引向何处?又怎能与这位激进分子共事呢?于是,别有用心的人攻击陈独秀说:“陈先生只会写几篇策论试的时文,并无真才实学,到北大任教尚嫌不够,更不要说出任文科学长了。”

蔡元培对这些攻击态度鲜明,给予了有力的驳斥。他说:“陈仲甫先生精通训古韵学,学有专长,过去连太炎先生也把他视为畏友。”

安徽籍的教授和熟悉陈独秀的人,则热情支持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于是也纷纷出来讲话:“陈仲甫先生在文学考据方面造诣很高,有研究著作《字义类例》一类书。”

高一涵甚至说:“仲甫先生讲文学,不在太炎先生之下”。

这样,众口一辞,才慢慢堵住了攻击者的嘴,使陈独秀站住了脚跟,有了用武之地。然而,攻击并没有停止,只有暂时的退却;而在这退却的背后,却笼罩着阴影……

北京大学校园内,有一座引人注目而庄重肃穆的红楼。文科学长陈独秀的办公室就设在里面,内有一张宽大的红漆书桌,摆有几张樱红色的木沙发,靠墙摆有列满书籍的书架,安逸幽静。陈独秀坐在一张太师椅上,不停地抽着烟卷,手执毫笔,皱着眉头,根据蔡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各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的办学方针,正在考虑和制订北大文科的改革实施方案。他决心施展自己的才干,干出一番事业来,支持蔡校长改革北京大学,以改革的成果来回击那些攻击他的守旧顽固派们……

陈独秀是蔡元培萃集的各路人才之中的佼佼者,是一员闯将,是影响最大、也是最能打开局面的人。所以,蔡元培对他十分器重和信任,对有关文科的人事、行政,一切由陈独秀先生主持作主,不稍加干涉。这样,陈独秀到北大上任后,有职有权,他不开课,专心致力于北大文科的改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文科延聘名教授,安定人心,同时写信给胡适,劝他早日回国,来北大任教。于是,一时提倡文化运动的知名人士、学者,大多荟萃于北大文科,并得到蔡元培的赞赏。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曾撰文论述教育方针,指出中国教育的弊端,主张教育应是启动的、启发的、实用的、全身的,而不是他动的、灌输的、虚文的、单独的脑部教育。为此,他对北大文科进行了大刀阔斧而卓有成效的改革,扩大文科,增设新系;允许学生自由选修各课,废除一切课程全部必修的规定;整顿课堂纪律,制定考试制度;采购图书,广设阅览室,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

陈独秀性格豪放,私生活比较放荡,有时也涉足于花柳场中。因此,他在改革北大文科时,也注意到自身改造的必要,为约束自己,参加了蔡元培为增进个人道德修养,改变腐败不堪的校风,而于1918年1月19日发起组织的进德会,作“不嫖不赌,不娶妾”的甲等会员,并被选为进德会评议员,票数仅次于蔡元培。

蔡元培、陈独秀等对北大改革势如破竹,一下冲破了封建顽固派所设置的种种思想文化的禁区,洗刷了死气沉沉、腐朽不堪的北大校风,一个新鲜活泼、民主自由的新天地出现北大校园内,科学与民主思潮激荡着青年知识分子的心扉,园丁辛勤耕耘,幼苗茁壮成长,北大呈现一片新的气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大明:嘉靖修仙啦》【段子园】《东京:超凡寄生》《欢迎来到我的地狱》《疫病之上》《文豪1978》《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我吃西红柿》《终极火力》《谁让他修仙的!

相关小说

谨言 其他 / 连载
谨言
来自远方
一朝醒来,穿成高富帅,李谨言双手叉腰,仰天长啸,老子终于翻身了!可惜高富帅上头还压着帅二代,新鲜出炉的李家三少,因为神棍一句批语,即将成为楼少帅的第四任“...
193万字10个月前
绕床弄青梅 其他 / 全本
绕床弄青梅
洛阳bibi
夏乐乐和祝好从小一起长大,住在一个大院,上的同一所学校,钻过同一个被窝,一直到高三那年她没绷住给祝好递了封情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40万字一年以前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其他 / 连载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省直公务员陈着意外重生自己高三的那一年。于是,一个木讷腼腆、和女生说话都会脸红、只知道学习的高中生;突然变得通晓人情世故,说话做事总是恰到好处,不仅改变了人生轨......
157万字2个月前
绝境黑夜 其他 / 连载
绝境黑夜
滚开
外面全是怪物诡影,我好害怕。只想待在安全屋里,直到天荒地老.....————————杀不死的诡影,无穷尽的怪物,于宏带着神秘黑印来到这里,利用能强化一切的黑印,慢慢在自己的安全屋里,搭建出独属于自己的绝对安全区域。如大家所投,本书为诡异修仙极道融合风,老滚说到做到。
146万字1个月前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其他 / 连载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地精咖啡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刚刚考上大学的江阳因选错专业问题而苦恼着,正思考着未来的道路,老登逆袭系统突然就来了。【三十岁,你职业成绩惨淡,被同时期的天才少年打得道心破碎,终日以直播圈米为生。......
33万字4个月前
首席医官 其他 / 全本
首席医官
银河九天
内容介绍:挽救你的生命,即挽救你的政治生命。机缘巧合之下,踏入了半官半医的“御医”之列。在展现中医强大魅力的同时,曾毅也实现着自己“上医医国”的理想,一步步直入青云!本书目前已经正式结册出版,出版书名改为《首席医官》,喜欢本书的兄弟姐妹,可以关注购买,全国各大书店及当当网等有售。(郑重提醒: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607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