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知的语文学家

俞樾

冯志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起点小说xqdxs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

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俞樾殿试中第十九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翰林编修、国史馆协修、河南学政。咸丰五年(公元1856年)二月出棚考试,后御史曹泽弹劾他,言其出题试士,割裂经文,相传他曾出“王速出令反,国家将亡必有妖”等题目,因有犯上嫌故被革职回乡,以读书教育著书为生,并终生不仕。

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春,俞樾着力于苏州紫阳书院的讲学,因太平军攻克江南大营,于是曲园先生自苏州避战乱于新市镇居留半月。俞樾有个学生童米荪,居西庙前,在新市期间曾陪俞樾游览觉海寺,并对宋朝觉海禅寺《雷部火》(即雷书)轶闻予以考证。他在其著作《右台仙馆笔记》中曰:“吴兴德清新市镇觉海寺殿宇宏壮,唐时所建,巨材髹漆,积久剥落”,见倒书迹曰:“酉、候、李、约、攸、利、火、谢、均、思、通”十余字,与岳阳楼字大小一同积中,因曰:夹伐木于山者,其火队即则各刻其名以为别耳,凡记木必刻于木,本营建法,木在下故倒书,由是知仙之妄。”

因觉海禅寺于宋朝时,雷震大雄宝殿,致使部份油漆剥落,显出酉、候、李、约等字,众人皆不识为何故,皆言雷神所书,数百年来无人能解释此事,俞樾认为系伐木人所刻,且有岳阳楼佐证,非神仙所为,从而破解了千古之谜。

到了光绪中叶,俞樾又为新市题了《雄震仙潭》,书为隶书,雄健豪迈,镇人刻石榜于三贤宫墙上。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镇人将仙潭文社更名为“仙潭书院”,以振文风,其时俞樾已辞一切教席,且年逾八旬,但他关怀桑梓,撰写《仙潭书院碑记》近八百字,并篆额,俞樾还隶书《敬业乐群》匾额一方,悬于门厅上方,被定为校训,而当每月之朔望,俞樾曾亲临书院授课二次,传为佳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全职高手之我有一个背后灵》【新键盘小说网】《我在大夏窃神权》《汉风烈烈起南洋》《绿茶女配有什么坏心思呢》《噩梦使徒》《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我娘四嫁》《种花家的兔子[星际]》《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

相关小说

晋末长剑 其他 / 连载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374万字28天前
文豪1978 其他 / 连载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
174万字22天前
当维修工的日子 其他 / 连载
当维修工的日子
带刀
中年男人做了物业维修工,开始了他充满正能量的打工生涯…
90万字一年以前
入骨温柔 其他 / 全本
入骨温柔
倪多喜
1.沈雁笙一直以为自己不喜欢陆景策,直到有一天听人家说,某集团大佬有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陆景策,她当天晚上气得饭都吃不下,回房就锁了门。晚上陆景策回来,从书房拿了钥匙,开门进她卧室,坐到床边,俯身把她从睡梦中吻醒。她没好气地看他,他却笑得愉快,还好意思问:“吃醋?”2.沈雁笙和陆景策一直地下恋,主要是她还没想好怎么跟爸妈解释他们俩的关系,导致她爸妈一直以为她单身,擅自做主骗她去相亲。偏偏某人那天正好
31万字一年以前
私藏玫瑰 其他 / 连载
私藏玫瑰
芒厘
[正文完结。下本《你快点心动》求收藏][追妻火葬场,天降败给竹马,竹马yyds!]文案1江千宁被家里人从小宠到大,不知天高地厚为何物直到她遇到了陈寄白她年少时的欢喜,一不小心便落在这个清冷傲岸的男孩身上许多年可他不费吹灰之力却愣是把她的棱角摁平-江千宁从小到大想要什么有什么,陈寄白是她人生中的第一个求而不得那一年,她看着他和另一个女人告白,睁着泪眼看了好久终于,她背着手擦干眼泪,决绝地转身离开她不
54万字一年以前
怀娇 其他 / 全本
怀娇
白糖三两
被誉为世家望族之首的魏氏声名显赫,嫡长子魏玠品行高洁,超尘脱俗,是人称白璧无瑕的谪仙,也是士族培养后辈时的楷模。直到来了一位旁支所出的表姑娘,生得一副祸水模样,时常扭着曼妙腰肢从魏玠身前路过,秋水似的眸子频频落在他身上。这样明晃晃的勾引,魏府上下早就看不下去了,好在魏玠是端方君子,对此只视而不见,不曾有过半分动摇。薛鹂年幼时曾被人相救,此后便倾慕那人多年,只是她出身低微,自然要使尽浑身解数向上爬,
56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