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自投罗网
杨虎城夫妇在欧美考察期间,发生了“七七事变”,杨虎城兴奋异常,接连两次急电蒋介石要求返国,请求参加全民救亡图存的抗日斗争,却没有得到蒋介石的答复。杨虎城很着急,另电宋子文,嘱其转请。10月2日,宋子文的电报终于来了:“值兹全国抗战,各方同志均纷纷集合,共赴国难。吾兄虽未奉电召,弟意宜自动返国。如何?盼复。”看了电报,杨虎城很高兴,立即电告在巴黎的米暂沉、周梵伯,商量如何结束在英国的活动,打听归国的船期。
捏着电报,谢葆贞却皱紧双眉,提出几个疑问:“这里说`各方同志均纷纷集合,共赴国难’,为什么对首倡联共抗日的张学良将军只字不提呢?既然要你回去,为什么蒋介石不用电召,而宋子文又说‘宜自动返国’?咱们在外,与孙蔚如、邵力子、于右任多次函电往还,他们怎么不提说回国的事呢?”听完夫人的话。杨虎城不吭声。
谢葆贞又说:“宋子文这封电报倘若是蒋介石授意发的,里面就可能另有文章。”
身边随行的几个人也都劝杨将军在海外多延留些时间,看看。形势的发展,最好是征询一下国内老友们的意见,然后再决定行动。
杨虎城东归之计已定,别人很难劝转:“我和张将军发动‘双十二’兵谏的唯一目的是为了抗日,现在国内全面抗战已起,倘若我杨虎城仍然逍遥国外,实在无颜见江东父老。至于回国之后,蒋介石怎样待我,我不想过多考虑。我个人只要问心无愧,死何足惜!”葆贞与各位随行人员见他这样说,再也不说什么。他们了解杨将军的脾气。”
10月29日,扬虎城将军中止了“出国考察”。当他从法国马赛启程的消息传到南昌时,正在南昌的蒋介石面色阴沉,立即召见戴笠。蒋介石憎恨张学良的离心,但心底又总是怀疑杨虎城是真正的肇事者,暗地里利用了张学良的天真感情。戴笠来了,蒋介石说:“杨虎城他回来得正好。宋部长(子文)那里我已经有了安排。你也马上布置一下。你要记住:杨虎城如果先回西北,那就等于是放虎归山。”
戴笠明白蒋介石的心思。他从南昌飞回武汉,立即命令特务队长李家杰从首都警察厅特务队中挑选出三十多名便衣警察,每人携带白郎宁手枪一支及简单行李,由戴笠逐个儿传见,详细做了交代。香港、武汉、南昌,暗暗行动了起来。南昌方面,蒋介石加派一连宪兵,配合特务们的行动。
11月26日午前9时,哲利波号客船安抵香港。当他们走下舷梯的时候,前来欢迎的各界人士欢呼雀跃,人们笑逐颜开地涌向扬将军夫妇献上鲜花,紧紧地拥抱、握手。人群里有十七路军的代表王根僧、王炳南、王菊人、王惟之、申明甫;有国民党政府的代表蒋国光、熊银周、扬斌;有“爱国七君子”的代表沈钧儒、史良等人。重回故国,杨将军显得十分愉快。
治车开进下榻的九龙半岛酒店时,一个身着军便服的人,四十余岁,自称是专门代表蒋介石来迎接杨将军的“张秘书”,一直紧紧跟在杨将军身后。对这个人,谢葆贞十分生疑。预先布置好的房间桌上有两封刚到的电报,一封是蒋介石的,嘱杨虎城到南昌见面;一封是戴笠的,约杨将军先往长沙,他在长沙专候,会面后一道去南昌。
史良、沈钧儒他们悄悄地告诉杨将军的部下,酒店周围有好些不三不四的人。王根僧、王菊人也发现,有人手捏折扇,在附近摇摇摆摆走来走去,贼眉鼠眼地打量过往行人,于是便劝告扬将军:“十六路军官兵日夜盼望你早回西北,率领他们抗日。我们就是受了众人委托来欢迎你的。”
见身边都是自己人,自西安赶来的王根僧由内衣里摸出蒙浚生的一封短信,双手递给杨虎城。蒙浚生先生是陕西省高等顾问,是杨虎城的同乡,是最早辅佐杨将军的一位有远见、有骨气的知识分子。知己墨迹,分外眼熟,信里写着:“无论如何,先回西安为上策!务必要吸取汉卿的前车之鉴,谨防坠入罗网,切记!切记!”
杨虎城揩好信,装进衣袋,神色很冷峻,沉默片刻,才若有所思地回答:“我既然是奉命出国考察的,回来了,自当先去南昌汇报。”他指了指桌上的两封电报,“委员长、戴笠那边已有了电报,有了安排,回陕西之事,只好放在第二位了。”
谢葆贞没有看信,也猜出了信里的意思:“蒙先生的话,你可不能掉以轻心呀!”
杨虎城严肃地站起身,语言有些激动:“我回国心地坦白,只为抗战,别无它求。不见委员长,不得他的指令,我怎么投入抗日斗争呢?既不能抗日,我又何必回国!我杨虎城是个中国人;人不能忘却根本,我不能有负于危难中的国家、民族。个人利害,在所不计。”
听了这话,葆贞眼里泛着泪水,在座的几位知已,闭着眼睛摇头,口里再也说不出规劝的话了。
夜里躺下,拯中睡了,葆贞却泪流不已。虎城劝她,她反问道:“出洋前你上了趟庐山,老蒋问你‘倘是有人在国外提到西安的事你如何解释?’你当时怎么答复他的?”
“我说是顶好不提此事。”虎城说。
“可在国外,人家领事馆接待你,酒酣耳热之时,你又说了些什么?”
虎城不吭声。葆贞接着说:“在那么多人面前,你说`蒋先生是清一色主义,专门哈杂牌,一切的伟大都是做出来的。这等损他的话,他知道了心里怎么想呢?”
虎城沉默了半晌才说:“隔洋过海的事他未必风闻。”听了此言,葆贞紧紧搂住丈夫,哭泣、颤抖得更加厉害,低低的哭声断断续续:“你早说过谁也缠不下老蒋。缠不下他……我们难道还躲不开他么?”杨虎城黑暗里瞪着眼睛不吭声……
第二天早饭后,一个礼帽压眉的广东人拜访杨将军来了。这人个头比虎城矮些,脸型与虎城有些相象。见屋里没有外人,便自我介绍:“我叫张云逸,是中共驻香港的代表。”
杨虎城眼睛一闪,忙敬重地答:“噢!张先生,谢谢您特意来看望我!”
张云逸悄声说道:“我们建议杨将军到武汉会见周思来,由周先生安排你直赴延安。南昌是万万不能去的!”
“你代我问候周先生好。至于延安,我没有考虑。”杨虎城回答。
张云逸神情很严肃:“张汉卿一片愚忠,至今没有自由,他那是送老蒋回南京呀,尚且是这样结局。望将军临事慎重,引鉴前车。”
杨虎城低下头沉思了一阵,拾起头来,舒一口气:“张汉卿被禁,那是全面抗战以前的事。目下战局已开,全国上下呼声很高,有可能释放张汉卿,没理由再扣我杨虎城。我若是去了延安,授老蒋以口实,反为不美。所以,贵党的心意我领了,延安是不去的。”
劝诫无效,张云逸只好叹息着告辞。杨虎城送他下了楼。
过了一天,宋子文从上海特地赶来。香港的飞机票,局外人买不到手,宋子文给杨虎城带来了不太好买的机票。隔了一夜,王根僧去看望杨将军。大清早,谢葆贞独个儿坐在客房里,眼睛红红的。
“夫人,杨将军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起点小说【xqdxs2.com】第一时间更新《西安事变》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