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起点小说xqdxs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类历史的时
间表——历法
没有历法的时代
那挂在墙上一天撕下一张的日历,或是印着漂亮图画的月历,还有摆在桌子上的台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看起来是那样的普通、平凡。
这些纸片——日历,是人类在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开始不断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科学产物,是来之不易的。
结绳记日刻木相会
在远古时代,人们过着原始群居的渔猎游牧式生活,他们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活动中,逐渐认识自然界里各种现象的运动规律。从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月亮的盈亏,逐渐认识了日月。看到植物的发芽、生长和枯落以及寒暑的变换而认识了年。
在没有历法的时代,人们是怎样计算日子的呢?比如说一个人要出门,需要多少天才能到?怎么办?古人想出了一种“结绳记日”的办法。当他出门的时候,就在腰里系了一根绳子。在路上走一天打一个结,到了目的地一数就知道是多少天。往家走时,走一天就解一个结。结解完了,家也就到了。
再如两个人约好5天以后再见面,他们就在一片小木片或竹片上刻上5个道道,然后剖开,每人各拿一半。每过一天,两个人都削去一道。当木片或竹片的刻道削完了,也就到了约会的时间了。这叫做“刻木相会”。
如果要记录较长的日期,怎么办?也有办法,例如,解放前西南地区的苗族,每当月圆1次,就往竹筒里扔1颗小石子。扔够了12颗小石子,便换一颗大石头子儿,这就表示到了1年。
观天授时
社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天文学的发生和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发展,需要掌握“年”这个周期,因为春季播种、夏季耕耘、秋季收获、冬季贮藏,农事活动,都要和季节变化紧密配合,而季节变化的周期就是一年。
在我国一部很古老的书《夏小正》里,有根据观察天象、草木、鸟兽等自然现象定季节、月份的记载。例如什么时候田鼠出洞?什么时候杨柳萌芽?什么时候冰雪消融?从物候的变化来看一年的季节变化,并且把这些现象和串事活动相对应,用以指导农牧业生产。《夏小正》相传是夏代的历法,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历书了。
物候的变化与自然环境的变迁一次又一次重复地印入人们的脑海,天象的循环变化同样留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它们之间的相依关系无疑将被人们所逐渐了解,观察日月星辰的运动变化来预告一年中不同季节的到来成了很自然的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