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田昭夫:让索尼
走向世界的杰出企业家盛田昭夫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的余烬中与他的朋友创立索尼公司,以求新求变,不断推出新产品为宗旨,凭着个人努力及公司上下员工密切配合,使索尼这个默默无闻的名字响彻世界,成了优质和信誉的标志。索尼的“世界首创”产品:半导体收音机、家用录像机、随身听、单枪电子彩色真空管电视机、家用立体音响组合等,显示了索尼的独特风格,也反映了盛田昭夫卓越不凡的业绩。
盛田昭夫,1921年1月26日出生在日本爱知县的首府,喧嚣的工业城市名古屋。他家祖居名古屋附近的小铃谷,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以制清酒、酱油闻名。他的父亲曾就读于东京庆应大学,学习企业管理,后被迫中途辍学,回到家中接手正濒临破产的盛田酿制业。母亲是个文静、典雅而又有艺术气质的女人,出身于武士家庭,17岁嫁到盛田家。他们结婚7年以后才生下第一个孩子,这就是盛田家族的第15代继承人,长子盛田昭夫。
孩童时期的盛田昭夫很早就被父母进行接管家业的训练教育。父母领他参观酿酒厂,公司开会时也把他带在身边,聆听整个枯燥乏味的会议过程。但他家又是一个洋溢着艺术气氛的家庭,家里总是响着莫扎特、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的美妙音乐,那是用刚刚流行的电唱机放出来的。盛田昭夫的父亲是一个对音乐很内行的人,为了听到最好的音质,每逢质量更好的唱机一上市,他就立即毫不犹豫地把它买回来,尽管它的价钱贵得惊人。陶醉在迷人音乐中的小昭夫,常常看着那些奇妙的机器,心想:它能把我的声音装进去吗?
中学时的盛田昭夫迷上了电子研究。他购买了大量的电子书籍,还订了许多介绍音响技术的杂志,每天放学回家就一头扎在那些书籍杂志中,贪婪地阅读、琢磨。
按照书上的指导他终于鼓捣出一台粗糙的电动留声机,把自己的声音录了进去。听着留声机放出来的自己的走调的声音,他感到异常的兴奋和愉悦。
上高中时他偏爱物理学,这一科的成绩一直很好,受到学校的服部教授的青睐。他介绍盛田昭夫去见他的同学浅田教授。浅田教授任教于大阪帝大,为人随和幽默,一点也没有教授架子,他正在从事应用物理研究。他领盛田昭夫参观了他的实验室和他正在研究的项目,并且和盛田昭夫进行了一次详谈。这次会见给盛田昭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决心追随这位物理学大师,到大阪帝大而不是名声更大的东京或名古屋大学读书。
他如愿以偿地考进了大阪帝大。这家大学拥有日本最新成立的科学系,有最现代化的设备,而且因为学校历史不长,教师的年纪轻,没有气量狭窄或泥古不化的人。
盛田昭夫常常逃课,他认为教授讲课很乏味,其实只要有教科书和资料就知道他们讲什么了。他利用逃课的时间去浅田教授的实验室,在浅田教授的指点下,不久盛田昭夫就可以帮他做一些研究工作了。浅田教授还常常为报纸写专栏,介绍最新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的情形。有时他忙的时候,就由盛田昭夫替他写一些专栏。
这时战争笼罩着日本列岛,全体日本人都被动员参加战争。为了不被派到作战区,盛田昭夫在大二时登记终身服役海军。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距名古屋不远的海军部队接受为期四个月的军事训练。训练结束后,被授予中尉官阶,并被派往横须贺的光学研究室服务。不久,前往镰仓南方的一个小镇,作为海军代表与一些来自陆军、民间的专家研究热力导向武器和夜间射击能力。在那里,他遇上了对他终生产生影响并成为他事业上伙伴的井深大先生。
井深大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功能很强的扩大器,可以装置在飞机上,利用地球的磁通量,检测出水面30公尺以下的潜水艇。但这种检测器准备派上用场时,日本已丧失了制空权,整个天空都是美国巨大的银色的B—29轰炸机。
这年的8月15日,天皇裕仁用他那尖细的古式宫廷用语宣布日本无条件地放下武器,战争结束了。
这个为了战争目的而成立的研究小组也就自行解散了。井深大回东京去了,盛田昭夫回到了家乡名古屋。战后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大家都感到无比的喜悦。在家里无所事事地呆了一段时间,盛田昭夫接到了高中时的老师服部教授的来信。服部教授已转到东京技术学院物理系任教,信中邀请盛田昭夫去他那里教书。盛田昭夫征求父母同意后,答应了这份工作。
来到东京,和井深大见面的机会多了,二人常常在一起深谈很久,成了挚友。此时井深大在瓦砾堆上树起了东京通信研究所的牌子,带着七名员工,财政上捉襟见肘。战后的东京一片破败凄清景象,经济凋敝,生意难做。井深大他们先是研制电饭锅,后来制造短波改装器。盛田昭夫一边教书,一边在井深大的研究所兼职。1946年3月,二人决定开办一个共同的公司。由于盛田昭夫在家里是长子,必然是继承家里的酿造公司的合法人,为了说服他的双亲同意儿子加入共同公司,1946年4月,井深大与盛田昭夫一起搭车去了名古屋附近的小铃谷。他们受到盛田昭夫父母的热情款待。当井深大说明了想要成立的公司的计划后,盛田的父亲说:‘如果我的儿子想利用他的长处和能力,在其它方面寻求发展,他就应去做他最喜欢做的事。’昕了盛田昭夫父亲的话,井深大很吃惊,他原以为要化很大的气力才能争取到盛田昭夫,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解决了。这位开明的老人后来没少资助儿子的公司,成了公司的主要股东。他退休后,由二儿子和昭接替了他的职位。
1946年5月7日,他们成立了东京通信工业公司,成立之初的资本总共500美元。盛田昭夫干脆辞去了教职,全心扑在他们的事业上。公司设在御殿山一幢已经荒废的破木屋里,屋顶有好几处漏水,阴雨天就得撑着伞工作。破木屋周围到处净是战败的痕迹,炮火留下来的满目疮痍。
在公司寻找产品的期间,很多人建议他们生产收音机,但被井深大拒绝了。他认为原本生产收音机的大公司一定会在战后复原,新成立的小公司决不是它们的对手。井深大与盛田昭夫在一起讨论时认为东京通信工业公司的方针必须以创新发明为主。他们继续出售短波改装器,同时也生产唱机的马达和磁头,但他们觉得这都是权宜之计,他们的目标是一种全新的产品。
公司买了一辆既小又旧的卡车,用来送货和采购材料。由于全公司只有井深大与盛田昭夫有执照,所以二人轮流驾车,还得干搬运工的活。
经过仔细认真的市场调查,井深大决定生产一种新产品——钢线磁气录音机。这种录音机需要一种特别细的钢丝,直径必须精确到01毫米。这项技术在当时显得非常困难,一般的厂家都生产不了。井深大听说住友金属公司能够生产,就专程前往大阪,希望他们协助生产钢丝。但住友公司却表示没有兴趣。其它有能力制造钢丝的公司也同样拒绝了。一个很好的计划付诸东流,他们失望极丁。
这时,日本的国家广播公司NHK已由占领军接管,他们有意增添摄影棚和播音设备。井深大对这些机器十分热悉。当井深大把投标书送进NHK之后,负责采购的美军准将就来到御殿山的破房子,考察这从未听说过的公司。这多亏了井深大在NHK的一位朋友帮忙,才接到NHK的订单。但随这位朋友来考察的美军准将一见那破烂简陋的小木屋,就把头摇得象拨浪鼓似的。他不明白NHK的人为什么推荐这家无名公司。又多亏了井深大的朋友一再央求,美军准将才勉强答应了。但他非常担心这所破房子,要公司准备几桶沙和水,以防万一着火。
当公司把订单上的货如期交到NHK时,对方对产品赞不绝口,非常满意。那位准将在高兴之余仍然无法相信这么优良的高科技产品竟然来自那个透风透雨的小木屋。
井深大到NHK交货时,在办公室见到了一台美国制造的威盖牌磁带录音机。这是他头一次见到这种机器,他觉得他们原本要制造的钢线磁气录音机无法与这种磁带录音机相比。这种录音机操作方便,传真音效比钢线好得多。井深大早就从一些材料上看到过对磁带录音机的介绍。它是由德国人发明的,在二战期间曾被用来制作宣传节目。战后美国的安培公司是最早生产录音设备的公司之一,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公司则是最主要的磁带制造商。这些科技一直不断地成长、改进,直到这种新型录音机。井深大几乎在看到这台录音机的同时,心里就决定制造这样的产品。
井深大找到那位美国准将,请求借这台录音机给公司的同事看看,井深大的目的在于说服公司的同事。准将起初不大愿意,最后答应亲自带着录音机到公司展示。大家挤成一堆看这台新颖的机器,最后都相信这是个很值得干的项目。但有一个人反对,他是公司的会计长谷川,长谷川是盛田昭夫的父亲派来的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决计说服长谷川,便邀他去了一家黑市餐馆,吃了一顿很丰盛的晚宴,并且点了当时市面上非常罕见的啤酒。两人一再说磁带录音机的优点,强调它将使整个工业界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连喝带说,一直到深夜,长谷川终于批准了生产磁带录音机的计划。
整个研制过程不很顺利。由于已经有了制造钢线磁气录音机的经验,制造录音机不成什么问题,难题在于磁式录音带。在当时的日本,既没有厂家生产这种磁带,也没有进口磁带。这意味着必须同时制造录音机和磁带,否则录音机就无法销售出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重回年代赶海打猎》《[足球]安东绿茵日记》《从长生苟到飞升》《华娱调教师》《病案本》《福晋来自末世[清穿]》【耐看小说网】【顶点小说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