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起点小说xqdxs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科技文明
诺亚方舟奇迹
《圣经》记载着诺亚方舟停靠在阿勒山顶,使后人一直都在寻找着神秘的诺亚方舟。
1883年,一次大地震使阿拉拉特山的一个地段裂开了一道大口,突然露出了一条船!当时有个赴地震灾区考察灾情的委员会的所有委员都看到了这条12~15米高的大船,因为一大部分还嵌在冰川里,无法估计它的长度。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从此,寻找诺亚方舟的热潮再次席卷全球。
1916年,俄国飞行员罗斯克维斯基在执行完侦察任务,正沿着士耳其与伊朗边境飞回基地,飞临阿勒山顶上空时,他突然发现一团青蓝色的东西,立即调转机身去观看,他发现的竟是一艘很大的船体!船的一侧有门,其中一扇已毁坏,他拍了照片,回去立即报告了政府,政府立即组织了两个连的兵力去寻找。1个月后他们找到了方舟,弄清了方舟有几个房间,有的还用交叉的木块做成了大栅栏,房子的面还有一排排的铁栓。
40年代,一位土耳其飞行员也拍到一张阿拉拉特山上诺亚方舟的照片,由美国照相测量专家蒙登格经过放大处理,测出船长为150米,宽为50米。
寻找方舟的热情继续高涨,法国探险家费尔南·纳斯曾于1952、1955、1969年三次到阿拉拉特山探险。1955年7月5日,他和12岁的儿子拉斐尔在一条山缝的底部,找到一块方形的经过加工的木料,经碳14测定,这块木料已有5000~6000年的历史,即与公元前4000年建造诺亚方舟的年代是吻合的。
1989年,美国查克·阿伦驾驶直升飞机在飞临阿拉拉特山时也发现了冰川覆盖了一部分的方舟。
地球文明之前的金属物
1885年11月1日,在奥地利沃尔福斯贝格,一位工人在敲打坚硬的褐煤时,从里边滚出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它似一个平行六面体的金属物,体积是6.7厘米×6.2厘米×4.7厘米。它两面隆起,四周环贯以深槽,形状规则。从其表面看,就像一个很古怪的鼻烟壶,它很显然是经过智能生物用双手加工过的。后来,维也纳有一家有名望的报纸报道了此事,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经过考查证实,发现此物的煤层属地球第三纪时,而这时地球的文明还没有诞生。科学家把这个物体命名为“沃尔福斯贝格六面体”。
毕斯柯湾的巨型图案
在秘鲁利马南部的毕斯柯湾,有一个人工建造的高820英尺的红色岩壁,岩壁上雕刻着一个巨大的三叉戟或三足烛台形状的图案。三叉戟的每一股约有13英尺宽,而且是用含有像花岗岩一样硬的雪白磷光性石块雕成的,因此,如果不是现在被沙土所覆盖,它将发出耀眼的光芒。是什么热情驱使古代人建造这么巨大的石头标记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