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SSR机载雷达
SSR雷达是我国和英国马可尼公司合作研制的数字式超小型机载火控雷达,是装备歼—7M的SR雷达的改进型。该雷达具有对空搜索、边搜索边测距、空地测距、自动检测等功能。特点是具有下视,全天候作战能力;具有离轴。主要性能:探测上视26千米,下视20千米;空地测距10千米;探测范围为仰俯25°。
SR—71黑鸟式侦察机
洛克希德SR—71黑鸟式侦察机是美国空军先进的长程战略侦察机,以洛克希德A—12牛车式为基础,同系列的另一款机型是YF—12拦截机。在SR—71上使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不但是第一架拥有形状匿踪功能的飞机,更能以3马赫的高速躲避敌机与防空飞弹。
“撒手锏”导弹
“撒手锏”导弹装在一枚二级固体燃料推进火箭上,火箭挂在战斗机的机身下部,弹头的直径大约有30厘米,弹头的长度大约有35厘米左右,弹体内装有控制装置和战斗部。战斗机携带导弹飞上一定的高度,飞行员调整好角度,按下发射按钮,导弹在助推火箭的推动下,飞进太空,向预定的攻击目标冲去。弹头内的控制装置,可以调整导弹的飞行方向,以便准确地击中目标。
战斗机挂带的导弹将成为卫星的一个“职业杀手”。战斗机挂带导弹攻击卫星,要比用其他办法来攻击卫星经济得多,这种技术也不难掌握。有些军事专家预测:战斗机携带导弹攻击卫星,很可能成为卫星的主要威胁,卫星要警惕的主要“杀手”将是这种导弹。
机载攻击卫星的导弹,我们不妨把它叫做“空天导弹”,它是战斗机的一把最隐秘的“剑”。尽管这种导弹目前还没有装备部队,但是,它已经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出现了,它将会使本来就不平静的太空,变得更加喧闹。
闪击战
闪击战也译为闪电战,是集中大量飞机、坦克和机械化等快速机动部队,发动闪电般突然袭击的作战样式。目的是企图一举摧垮对方的抵抗能力,短期内赢得战争胜利。法西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先使用。闪击战的理论根源,有德国军事家施利芬的关于采取迂回包围、实施速决歼敌的观点;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杜黑的关于集中空军力量,打击对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目标而取胜的观点;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的关于组织几路强大的快速坦克纵队,在航空兵强有力的掩护下,深入敌方纵深,直捣敌军司令部,使敌陷于瘫痪的观点。希特勒在吸收这些理论观点后,制定了闪击战计划,主张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集中陆军和空军,像漆黑的夜里突然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并于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利用闪击战占领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导弹、核武器的发展,闪击战仍为超级大国所重视。
速决战
在较短时间内决定胜负的作战,称为速决战,与持久战相对。包括战略速决战、战役速决战和战斗速决战。速决战历来为兵家所倡导。速决战的主要条件是:选择弱敌,抓住战机,周密计划,准备充分,依托良好的地形和人民群众的支援,发扬勇猛顽强的战争作风,集中优势兵力,运用穿插迂回、分割包围战术,速战速决,突然打击敌人。战斗结束,及时撤离,切忌恋战和拖延。现代条件下,速决战更要突然发起攻击,迅速歼灭敌人。
三军联合战术通信系统
三军联合战术通信系统主要是供军以上单位使用,用于美陆、海、空各军种之间及盟国之间协合通信。它由交换、运输、通信中心、传真、终端与接口、保密等通信设备组成栅格状通信网络。
扫雷坦克
扫雷坦克是一种装有扫雷装置实施扫雷作战的坦克。它是地雷阵中的开路先锋,它可以迅速而安全地扫除布雷区的地雷,为其他坦克和步兵开辟前进的通路。扫雷坦克扫雷时,通常在坦克分队的战斗队形内行动。
扫雷坦克上的扫雷装置有机械扫雷器和火箭爆破扫雷器,可根据需要将其中一种或两种在战斗前临时安装在坦克的身上。机械扫雷器按工作原理分为挖掘式、滚压式和打击式3种。
射击断续器
射击断续器是安装在老式螺旋桨战斗机上的一种设备,目的是使战斗机的机枪可以在螺旋桨后方向前射击而不会打到自己的桨叶。基本原理是每当桨叶转到机枪前面时,断续器系统便暂时中止机枪射击。在此之前,战斗机上的武器只能安装在机翼上或者在螺旋桨根部安装钢制的楔形偏导器以挡开子弹,这样子弹打在桨叶上时,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这种外力作用在发动机上会产生非对称应变,容易引起发动机故障。
在射击断续器研究初期,主要遇到的技术困难是子弹点火迟缓问题。主要由子弹规格的不统一造成,有些子弹的发火时间稍稍慢于标准。后来断续器的工作原理大体是:在机械联动装置的末端有一个凸轮,当桨叶即将转到枪口前面时,凸轮受到螺旋桨突出部的撞击,凸轮的运动通过联动装置与机枪的工作相联通,使机枪暂停击发;当桨叶通过枪口时,凸轮回到原来位置,机枪继续射击。
射后不理
射后不理泛指武器在发射之后,就不再接受任何外界指挥、管制或者是射控系统的资料,更新自己的坐标或者是目标的讯息。发射武器的载具能够进行其他的作业,包括搜索标定下一个目标,或者是离开发射地点。
失能性毒剂
失能性毒剂是造成思维功能和躯体功能障碍,使人员暂时丧失战斗力的毒剂,简称失能剂。一般不引起死亡或造成永久性伤害。中毒后主要症状是口干、瞳孔散大、眩晕、反应迟钝、步态蹒跚、产生幻觉、瘫软、暂时失明、血压降低等。主要成员为毕兹(BZ),是精神失能剂,白色或黄色结晶,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能溶于稀酸和有机溶剂。国外正研究躯体失能剂。
神经毒气
神经性毒剂属有机磷或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这类毒剂特别对脑、膈肌和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致使乙酰胆碱在体内过量蓄积,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严重紊乱。因其毒性强、作用快,能通过皮肤、黏膜、胃肠道及肺等途径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加之性质稳定、生产容易、使用性能良好,因此成为外军装备的主要化学战剂。最具代表性的4个神经性毒剂是塔崩、沙林、梭曼和维埃克斯。美军将含有P—CN健和P—F健的前三者称为G类毒剂。代号分别为GA、GB和GD,将含有P—SCH2CH2N(R)2键的化合物称为V类毒剂,如VX、VE、VG、VS及VR等。美军装备的V类毒剂是VX。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飘雪中文网】《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新爱下电子书】《海贼王之大蛇的百物语》《临安不夜侯》《洛杉矶之狼》《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北宋穿越指南》《捞尸人》
新起点小说【xqdxs2.com】第一时间更新《军事科学知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