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强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起点小说xqdxs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历史关头择新路
1927年4月,武汉国民政府指押北伐军,沿京汉铁路进军河南。北伐军定名为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唐生智,下辖三个纵队:第一纵队司令张发奎,率第四军、第十一军和贺龙的独立十五师,为右翼军,沿京汉铁路正面,攻占郑州;第三纵队是新编的武装,担任左翼军,朝荥阳方向进攻。22日,贺龙率独立十五师开赴河南,肃清红枪会,攻克逍遥镇,激战临颍,占领许昌。6月1日进入河南省会开封。黄河两岸奉军基本肃清,北伐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贺龙率领的独立十五师,在这场战争中所向披靡,战功显赫。武汉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给贺龙等拍来电报说:“公等运筹决胜,身先士卒与诸将士之忠诚用命,为党奋斗。胥于此战见之。捷报飞来,两湖民众,欢声雷动。”汉口《民国日报》称赞独立十五师为“战绩最大,声誉最高”“异常奋勇”的钢军。6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决定,独立十五师扩编为第二十军。任命贺龙为军长,周逸群为政治部主任。
就在北伐军向河南进军途中,武汉政府日益右转,反共反革命的逆流正在发展。一些北伐将领,已经在其管辖的部队和区域中进行“清党”,将共产党员“礼送”出境。二十军中的共产党员不免有所顾虑。贺龙了解这一情况后,诚恳地对周逸群说:
“时局虽然这样紧张,我还是拥护共产党,执行共产党的决定的。你可以放心。所有在我们部队里工作的共产党员都不要离开,继续工作。我们不会‘礼送’你们的。”
周逸群感动地紧紧握住了贺龙的双手。
6月26日,贺龙奉命率第二十军回到汉口。这时,武汉三镇的形势正在日益恶化。汪精卫虽然还没有公开撕掉左派的假面具,却开始限制和破坏工农运动,阴谋解除武汉工人纠察队的武装。武汉三镇布满乌云。各种政治力量正在重新组合。贺龙的司令部里高官显贵络绎不绝。他们并没有忘记拉拢贺龙。
唐生智派他的胞弟唐生明和叶琪前来游说贺龙;汉口卫戍司令李品仙也向贺龙大献殷勤;蒋介石又利用其参谋长朱绍良与黔军的关系,秘密前来武汉,对贺龙封官许愿。对于国民党右派向他送来的媚眼、秋波,贺龙一概不予理睬,因为,经历了这么多事,他已经看清了这些国民党人的真正面目。
然而,贺龙对共产党人的态度却截然相反。7月10日,周逸群向贺龙转达中共中央军委的意见,意欲将正在遭受严重迫害的鄂城、大冶等地的工人武装纠察队秘密编入二十军教导团,征询贺龙的意见。贺龙高兴地说:
“我带了多少年的兵,从来没有哪个上级给我补充过人员,连军饷都要层层克扣,要么干脆不给。肥了大脑壳,苦了当兵的。现在,共产党给我补充,工农同志愿意编到二十军来,我能不欢迎吗?他们能来,这说明什么呀?逸群,说明我们有一点子进步嘛!”
周逸群拉着贺龙的手,仰天大笑。
从这里得到启发,他在武汉三镇广贴《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招收学兵、工兵章程》,宣布招收有文化的知识青年和有技术的工农人员。这种招兵,属军队扩编,在武汉政府备案,手续齐备,合理合法,任何人无法挑剔。贺龙用这种办法,将许多共产党员,进步青年安置在二十军中,免遭敌人的屠杀。在这批人当中,有从张发奎那里逃出来的黄霖、唐天际;从唐生智那里跑出来的共产党员陈章甫、段德昌,稍后,武汉工人纠察队队长陈赓、共产党员傅维钰、武汉三镇保安总队长侯镜如、名记者范长江,都先后经周恩来介绍,由贺龙安排在二十军内担负要职。无怪乎,被汪精卫派到二十军来当高级参谋的武汉政府中央军委三局局长、唐生智的智囊陈浴新,从二十军出逃后写的《陈浴新脱险之报告》中说:二十军新编的部队如团营连指导员,无一非CP分子,官佐弁兵夫役,均极力吸收入党。新组建的教导团、第六团、特务营、炮兵营,清一色CP。多数军官都是黄埔生。
7月15日,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宁汉合流。武汉三镇一片白色恐怖,腥风血雨。贺龙挺身而出,让武汉的一些共产党机关和革命群众团体挂上二十军的旗帜,并派兵站岗,以阻止反动派的搜捕。7月17日,贺龙在二十军连以上军官大会上,慷慨陈辞,他说:
“汪精卫叛变了革命,武汉国民政府终于撕掉了他们脸上的假面具,国共分裂了。我们本来就是工农大众的队伍,已经闹了多年革命,现在,革命到了危急关头,摆在我们面前的出路有三条:第一条,把队伍解散,大家都回老家去。这条路行不行?不行。第二条,跟蒋介石、汪精卫去干反革命,屠杀工农兄弟。这条路行不行?也不行!第一条路是死路,自杀的路;第二条路是当反革命的路,也是自杀的路,我们绝对不能走。我贺龙不管今后如何危险,就是刀架在颈子上,也绝不走这样的路。第三条路是跟共产党走。我是要跟共产党走革命的路的,坚决走到底!你们愿意跟我走的,我欢迎;不愿意的,可以对我说,我给你们盘缠钱,回到家乡替我向你们的娘老子问好,说我贺龙没照顾好你们。可是,有一条我要讲清楚,不许拉走队伍。”
当天,他又在二十军教导团讲话说:
“蒋介石,汪精卫叛变了革命,今后还会有人要叛变的,可是,不用怕他们,他们不是三头六臂,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头两条手臂,没什么了不起,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全力以赴,我们就可把他们打倒。”
在风云变幻的时刻,一个不是共产党员的高级将领,能有这样的革命坚定性,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贺龙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一页可敬的历史,使处于危难之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贺龙是一个革命者,是值得信赖的。正因为如此,1927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书记周恩来专程登门会见了贺龙。
会见的地方是汉口俄租界鲍罗廷公馆,即苏联驻汉公使馆二楼。
这是贺龙第一次见到这位伟大的革命者。这年,周恩来29岁,贺龙31岁。周恩来英俊潇洒,朝气蓬勃;贺龙风流倜傥,豁达豪爽。两人一见如故。
贺龙握着周恩来的手说:“你的大名,我早就晓得喽。逸群对你钦佩得很呢!如今,见面胜似闻名喽。”
周恩来望着这位久知其名的将军说:“疾风知劲草。我们对你是很钦佩的。”
贺龙说:“钦佩不敢当。我一直在寻找能让工农过上好日子的政党,最后,认定中国共产党是这样的党,我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只要共产党相信我,就别无所求了。”
周恩来说:“贺龙同志,我们当然相信你,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你呢?”
接着,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从目前形势,谈到阶级斗争;从政治谈到军事;从待人接物谈到处世哲学。坦诚相见,谈笑风生。
贺龙最后表示:“我很清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我听共产党的,决心和蒋介石、汪精卫拼个高低了。”
据当时负责招待的师部副官长贺秦封的夫人、贺经的堂嫂陈君兰回忆:“他们一直谈到很晚,当晚,贺龙留请两位周先生在客厅用饭,坐到餐桌旁,他们还继续谈论。”
贺龙后来对他的部下谈及这次会面时说:“我遇到了真正的共产党员,他说,人要有阶级觉悟,又有阶级观点、阶级立场。要学会善于运用阶级分析来认识事物的本事。他的话,对促使我的思想觉悟起了决定作用。”
这次会面,奠定了他们两人之间以后几十年患难与共的深厚革命友谊。在贺龙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7月,是江西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在摄氏二十八度至三十度。南昌,更是闻名的“火炉”。7月28日,骄阳似火。章江门内西大街子固路这条僻静的小街,简直就象个大蒸笼。一个年轻人,身着白衬衣、头上冒着大汗,穿过西大街走进子固路中华圣公会开办的一所教会学校。他便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这里是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部。他前来拜会贺龙,有极其重要的事情相商。
贺龙、周逸群热情地把他迎进屋里。周恩来握着贺龙的手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追书书】《寒门贵女》《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我在山中立地成仙》《重回千禧当学霸》【笔趣迷】《红楼之平阳赋》《无限公路就业指南》《好莱坞的亿万富豪》《从流浪地球开始的位面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