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大传

第五章著名艺术家的故事1(1 / 3)

陈中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起点小说xqdxs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五章著名艺术家的故事1

卫铄

如果问许多人卫铄是干什么的?有的人可能不知道,但一提卫夫人,他们却能立即回答:卫夫人是著名的女书法家。卫铄就是卫夫人,她是东晋杰出的女书法家。卫铄字茂漪,河南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卫铄出生于一个书法世家,她的曾祖父卫凯,祖父卫罐、叔父卫恒都是大书法家,在书法史上颇有影响。她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在父亲、叔父的严格要求下,终于自成风格,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女书法家。

卫铄擅长隶书和楷书(正书)。虽然她深受书法世家的影响,但她师承的却是钟繇的笔法。据《法书要录·传授笔法人名》说,蔡邕传之崔瑗以及他的女儿蔡文姬,蔡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相传楷书创始于汉代,到了钟繇手里,书写法度已臻完备,为楷书之祖。卫铄则继承了钟繇书法的精妙。钟繇看到卫铄的书法以后,十分赞赏,说她的书法是“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是说卫铄的书法像玉壶里的碎冰一样冰清玉洁,像瑶台的月光一样灿然夺目,柔婉处如芳树一般,严整处又如清风拂画。有令人赏心悦目、清爽怡人的感觉。唐人韦续在《墨薮》中对卫铄的书法更是推崇倍至,称赞说:“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年少的时候,曾经随卫铄学过书法。当时卫铄的书法很受名家推崇,名气很大。太常王策有一个儿子叫王羲之,已经7岁了。十分喜好书法,他就找到卫铄,要她教自己的儿子学习书法。卫铄见到王羲之聪明好学,而且悟性很高,就一口答应了。王羲之练字的劲头很大,无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发生什么事,他都一概不管,不到三年的功夫,他写出的字就用笔有力,顿挫生姿了。卫铄见了很高兴,称赞说:“这孩子书法长进真快,将来一定比我还要有名。”

王羲之12岁的时候,发现父亲枕头底下藏有一本前代《笔论》,便拿出来偷偷阅读,并且按照书法所写的,苦心揣摩练习,书法水平大有进步。事情当然瞒不过他的老师卫铄。卫铄对王羲之的父亲说:“这孩子一定是发现并研究过笔诀,我近来觉察到他的书法已经开始老练起来。”她断定,王羲之一定是在她面前保守秘密,把那本前代的《笔论》的书名隐瞒了。王羲之的父亲回去一问,果然是王羲之看了《笔论》,并且在不断学习,可见卫铄对书法的技巧和理论是十分熟悉的。尽管王羲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法造诣超过了卫铄,然而从他的书风中仍然可以明显地看出卫铄风格的痕迹来。

卫铄不仅书法名冠一时,而且对书法理论也有独到见解。她的著作有《笔阵图》一卷传于后世。该书是论述写字笔法的著作,阐述执笔、用笔的方法,并列举了七种笔画的方法。在《笔阵图》里,她首先提出了“多力丰筋”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见解。她说:“善笔力者写出的字多骨,不善笔力者写出的字多肉。多骨微肉的字,叫做筋书,多肉微骨者,只能叫做墨猪”。多力而且丰筋的字是好字,无力无筋的字是病字。这一创见对后代书法家有很大影响。例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的字就被人称作“筋柳骨”,即是称赞他们的字多骨丰筋。后来王羲之写了一篇《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的文章,对卫铄的理论又加以进一步的阐述。

卫铄的儿子李允,在他母亲的教导下,后来也成了书法家。大概是由于长年练习书法,修身养性,卫铄很长寿,她生于公元272年,死于公元349年,活了78岁。

陆羽

陆羽(733~约804),唐学者。字鸿渐,自称桑苧翁,又号东冈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性格幽默诙谐,闭门著书,不愿为官。一度曾为伶工。与女诗人李季兰、僧皎然颇友好。以嗜茶著名,并对茶道有精深研究,撰有《茶经》,旧时被视为“茶神”。又能诗,但传世者仅数首。

陆羽的家世现已无从考证,传说他幼小时被父母遗弃,是一僧人把他收养的,他长大后,不想当和尚就逃离了寺庙。

离开了寺庙,陆羽漫无目的的走在大街上,这时他看到很多人围着看热闹,走近一看,人围里正玩杂技:吞刀吐火,扛鼎走索,劈砖钻碗,钻圈驯兽……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些功夫,令他兴奋不已,简直着了魔。陆羽被这伙杂耍艺人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走到哪里,陆羽就跟到哪里,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逃出寺院无家可归的人。

等到天黑了,小陆羽向戏班的班头哭诉自己无家可归,想随杂耍戏班学艺,戏班师父十分同情他,便收留了他。从此,陆羽成了杂耍戏班中的一员,走街串巷,四处奔波,风餐露宿。

陆羽演技渐渐成熟了。演戏之余,他熟读前人传下的脚本,慢慢地自己开始学着编脚本写唱词。他先后写了《谑谈》三篇,写了《教坊录》,对戏剧作过一番研究和探讨。他很快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成了师父级的人物。

天宝五年(746年)春天,竟陵郡的官员们为给新任太守接风洗尘,命陆羽所在的戏班为他们表演戏剧。那天,陆羽的演技,赢得阵阵喝彩声,很受观众的喜欢。

演出完毕后,新任太守亲自召见了陆羽,赏赐他一些诗书,还给了他一个说书的书场,陆羽在说书攒了一些钱后到火门山拜邹墅为师学习儒家经文。

邹墅,是位饱学经书的老夫子,才华横溢,情操高洁,一生隐居不仕,名望极高。

火门山紧连龙尾山。陆羽来到火门山邹墅居处后,便潜心向邹墅学习。在诵读诗书之余,他常常到山上去采撷野茶,为邹墅烹制。对于陆羽的煮茶技艺,邹夫子十分赏识。火门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清澈,水质甘甜。陆羽用此泉水煮出来的茶,馨香醇厚。邹墅赞不绝口。有了邹墅的鼓励与支持,陆羽对茶事的兴趣更浓了,他除了实践之外,还进一步加以考察和研究。

五年以后,陆羽告别邹墅,开始了考察茶事的旅程。

陆羽先抵达义阳(信阳),到车云山、震雷山、云雾山、天云山、脊云山、黑龙潭、白龙潭等茶叶产区访问茶农,了解茶叶制作工艺、山区的土质以及天气的状况。他对于茶树的一芽二叶,白毫锋苗,都要亲口品尝,然后采集一部分制成标本保存。

陆羽接着又到光州(河南潢川、光山一带)、舒州、黄州、泰州和淮南各地茶区去考察那里的制茶工艺。第二年春天,陆羽又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巴山,采集了茶树标本,并为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想出了许多办法。

至德二年(757年),陆羽渡江南下,遍访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沿途考察茶树的生长环境和生产情况,搜集了大量关于采茶、制茶的工艺。

庐山种茶历史悠久,东晋时,庐山已遍种茶树。到了唐代,庐山茶叶已远近闻名。“奇秀甲天下”的庐山茶浓醇鲜甘,滋味清爽,是上等的好茶。在五老峰下,陆羽品尝了它。

拜别庐山,陆羽又慕名拜访了名重江南的湖州诗僧皎然,并和他经下了深厚的友谊。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人,是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生卒年不详,生活于上元、贞元年间(760~804年)。皎然曾游历三江五岳,遍访古刹名寺,学识渊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文豪1978 其他 / 连载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
174万字23天前
志怪书 其他 / 连载
志怪书
金色茉莉花
松风吹断茶烟,白云堆里,神仙安眠。不觉梦起当年,村口树下,老人讲古,那些惊呆幼童的神仙鬼话、狐精山怪,不真也不幻,诡谲也浪漫,仍是觉得妙不可言。
88万字1个月前
云鬓楚腰 其他 / 连载
云鬓楚腰
白鹿谓霜
陆则矜傲清贵,芝兰玉树,是全京城所有高门视作贵婿,却又都铩羽而归的存在。父亲是手握重兵的卫国公,母亲是先帝唯一的嫡公主,舅舅是当今圣上,尚在襁褓中,便被立...
37万字一年以前
阵问长生 其他 / 连载
阵问长生
观虚
修界九州,道廷一统,世家压迫,宗门垄断,修道壁垒森严。底层修士修道无门,灵石匮乏,度日维艰。十岁的墨画,先天体弱,散修出身,家境贫寒。即便苦心修炼,终其一生,可能也只是一个卑微如蝼蚁的炼气修士。直到他的识海中,出现了一块道碑。可以领悟天道阵法,无限增强神识。墨画将借道碑,破碎修道壁垒,铸就无上神识,彻悟仙道阵法,问鼎长生大道……
31万字一年以前
假惺惺 其他 / 全本
假惺惺
刘水水
什么爱不爱的,听了想吐徐恪钦x郭啸薄情寡义美人攻x死心塌地壮受筒子楼里来了个任人欺负的傻子,徐恪钦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让他走,他不敢跑,让他站,他不敢坐,让他在原地等,他就老老实实淋着大雨等徐恪钦回来傻子对徐恪钦的话言听计从傻子成了徐恪钦的小尾巴傻子费了好大劲儿才考上大学跟徐恪钦一个城市大学毕业,徐恪钦要去很远的地方,傻子问徐恪钦:真的要走吗?不能带他去吗?徐恪钦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冷淡:不能攻比任
49万字一年以前
偏要勉强 其他 / 全本
偏要勉强
迟小椰
纯情小狼狗为爱黑化诱捕大美人老婆腹黑又深情小狼狗攻×自持又心软大美人受因同框旧照,楚珉被网友拉郎组CP,好巧不巧,另一方是六年前被他追来又甩掉的年下男友贺闻逍。接着,他又好巧不巧和贺闻逍进了同个剧组…再见贺闻逍,对方像变了个人,冷淡的目光直接从他头顶略过,和曾经那个狗狗般的纯情男大学生相去甚远。贺闻逍大概不记得他了。楚珉是这样以为的。直到几小时后,贺闻逍将发烧的他堵在酒店浴室,一脸玩味地对他说:“
31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