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大传

第三章著名谋略家的故事2(1 / 3)

《中国名人大传》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起点小说xqdxs2.com

第三章著名谋略家的故事2

经营河北一统乾坤

刘玄到了洛阳,需要派一员亲近大将代表朝廷去河北一带,宣示朝廷旨意,要那里的郡国遵守朝廷的诏命。经过一番争议,选定了刘秀。

刘秀就以更始政权大司马的身份前往河北。刘秀在河北,每到一处,考察官吏,按其能力升降去取;平反冤狱,释放囚徒;废除王莽苛政,恢复汉朝的官吏名称。所做之事,均都顺应民心,因而官民喜悦。

当时的河北最大的势力是王郎,他自称是刘邦的后代,号召力很大,结果很快被刘秀消灭。消灭王郎以后,在清理缴获的文书档案时,发现官吏与王郎勾结一起毁谤刘秀的材料有几千份。如果追究起来,会引起一大批人逃跑或造反。刘秀根本连看也不看,把官吏们召集起来,当面一把火烧掉,真正起到了“今反侧者自安”的效果,使那些惴惴不安的人下定决心跟刘秀到底。

刘秀初到河北之时,兵少将寡,地方上各自为政,无人听他指挥,虽能“招揽英雄,取悦民心”,但毕竟没有大量军队。他为王郎所追捕,曾多次陷入窘境。后来,他逐渐延揽了邓禹、冯异、寇恂。姚期、耿纯等人才,又假借当地起义军的名义招集人马,壮大声势,并联合信都、上谷、渔阳等地的官僚集团,才算站住了脚。由于他实行宽厚的政策,服人以德而不以威,众人一旦归心,就较为稳定。

更始皇帝派使节赶到河北,封刘秀为萧王,并命令刘秀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与有功的将领赶到长安去。这表明刘玄已经对刘秀不放心,刘秀便以“河北未平”为理由,拒绝应征去长安。刘秀与刘玄的裂痕从此开始明朗。

刘秀认为“柔能制刚,弱能制强”,他多以宽柔的“德政”去收揽军心,很少以刑杀立威。公元24年秋天,刘秀调集各郡兵力,先后在馆陶(今山东馆陶县)、蒲阳(山名,在今河北省满城县)等地击破并收编了铜马、高潮、重连等农民起义军。刘秀知道被收编的将领对他半信半疑,心怀不安,就下令投降的将领各归军营整顿自己的军队,自己一个人骑马来到铜马军营,帮他们一起操练军士。铜马将士议论说:“萧王如此推心置腹地相信我们,我们怎能不为他效命呢?”刘秀直到把军士操练好,才把他们分到各营。铜马义军受到刘秀的如此信任,都亲切地称他为“铜马帝”。由于收编铜马军,大大加强了刘秀的军事实力。

这时,以樊崇、逢安、徐宣等人为首的赤眉军,正迅猛地向长安进兵。刘秀认为争夺天下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拉开争夺天下的架势,并将河北事务一一安排妥当,便带领军队回到冀中、冀北一带。一路上将领们纷纷请求刘秀称帝,刘秀开始假惺惺地加以拒绝,将领们连劝了几次,刘秀这才有些动心,但还是有些犹豫不决。正当此时,有个名叫强华的儒生,捧着赤符从关中来见刘秀,说:“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四七”是28,从公元前206年刘邦称帝至公元22年刘秀起兵是228年;火是指汉朝,按阴阳五行说汉朝属火德。这表明,刘秀乃“受命天子”,要再不做天子,那就不仅违背群望,也要违背天意了。刘秀得了天时又得人心,终于答应称帝,于是在公元25年称帝,重建大汉。

刘秀即位后,首先派兵攻占了五社津(在今河南巩县北)等要塞,然后下令包围洛阳,这时守洛阳的是李轶、朱鲔两人。李轶在刘秀大军的包围下,便来信说自己情愿归降。刘秀却把李轶的信交给太守、郡尉一级官吏传阅,消息很快被朱鲔知道了,他非常生气,于是派人刺杀了李轶,从而引起洛阳守军的混乱,士气也随之大落。刘秀一箭双雕,既分化瓦解了敌军,又借刀除掉了仇人。这时,刘秀又派原是朱鲔部下的岑彭劝朱鲔投降,朱鲔担心自己投降了会被杀,刘秀说:“干大事的人不计较小的怨恨。朱鲔要是现在投降,可以保住官爵,怎么会杀他的头呢?我对着面前的黄河发誓,绝不食言!”岑彭去见朱鲔,把刘秀的话说了一遍,朱鲔相信了,于是投降。刘秀大喜,任命朱鲔为平狄将军,并封他为扶沟侯。进入洛阳后,刘秀下令严禁军队横暴抢掠,结果将军萧广违犯军纪,纵兵横暴,被处死刑,这样一来洛阳百姓很快从内心归顺了刘秀。

这时,刘秀最大的对手,就只剩下赤眉一支起义军了。这赤眉军没有战略眼光,抢了一城、吃了一地、放弃一地。在流动过程中一路受到刘秀大军的追击阻截,损失惨重。公元27年,疲惫不堪的赤眉军在宜阳被刘秀亲率大军包围,拥有10余万人的赤眉军竟然一时不知所措,只得投降。刘秀下令给饥饿的投降士兵发放食物,又把他们集合起来,排列在洛水岸边,骄横地对樊崇等人说:“是不是对投降后悔啊?现在放你们各回军营,指挥你们的军队,和我决个胜负。我不想强迫你们投降。”吓得徐宣等人急忙叩头说:“我们出了长安,君臣就商量归降听命,只是手下愚昧无知,不能事先告诉他们。现在能够投降,就像走出虎口,回到慈母的怀抱,诚心诚意地欢喜,一点也不后悔。”刘秀哈哈大笑,说:“你可算是钝刀中的快刀,庸人中的能人了。”

平定赤眉后,刘秀又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才最终结束了群雄割据、山头林立的局面,取得天下的统一。

以柔治国律己责人

统一天下后,刘秀总结前朝教训,确立了一套新的治国方略,其核心是好儒任文、以柔治国。

刘秀想方设法把一些著名儒学人物拉到自己的身边,封官授爵,以礼相待,使得他身边很快就集中了如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昆、桓荣等一大批当时的著名学者。

刘秀自己就是一个爱好儒学的人。当朝廷议事结束以后,经常与文武大臣一起讲论儒学经典里的道理,直到半夜才睡觉。刘秀有时亲自主持和裁决当时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争论。自从平息隗嚣、公孙述以后,除非紧急时刻,刘秀从不讲军旅问题。

刘秀为了适应由取天下向守天下转变的这一根本需要,他逐渐改变了官吏队伍的素质和结构,命令多数在战争中凭军功提拔起来的功臣交出手中的权力,各自回到家中养尊处优,用文吏职代武将功臣。刘秀还大力缩减自汉武帝时以来大为膨胀的官府及吏员设置,合并官府,减少吏员,使费用大为节省,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刘秀常常显示出一种慷慨大度、平易谦和的气度。公元29年,割据陇右的隗嚣分别接到公孙述和刘秀的招降信,犹豫未决,就派他的将军马援先后去公孙述的成都和刘秀的洛阳考察。马援到成都,公孙述接见他时戒备森严,而等到了洛阳,刘秀接见马援时,却没有升堂坐殿,只是便衣便服,独自一人接见马援。刚见马援,他就微笑着说:“您邀游在两个皇帝之间,见多识广。今天见到您,我深感惭愧了。”马援见刘秀如此平易谦和,立即叩头说:“当今的局势下,不只是君主在选择臣下,臣下也在选择君主。我现在从远方来,陛下接见我连警卫都没有,就不提防我是间谍刺客吗?”刘秀笑着说:“你不会是刺客,只是个说客罢了。”马援心悦诚服,回去后劝隗嚣归服刘秀。隗嚣不听,他就脱身自己归服。

太原郡(在今太原市以南)有很多春秋时晋国公族的后裔,他们对新的统治者常常保持一种对立情绪,不肯称臣。以至于到刘秀时期,太原仍被称为“难化”之地。刘秀以平易谦和的姿态,来对待他们,很快就令他们心悦诚服。

刘秀在以柔道治理国家后,颁布了一些有利于奴婢的政令。他先后九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之后,并多次下令免罪徙为庶民,减轻租税摇役,发放赈济,兴修水利,并减四百余县,精简官吏,节省开支,抑制豪强,巩固中央集权。

为了加强皇权,刘秀还颁行图谶,神化皇权。他本来是不相信这些的,但后来发现它确实是支持和维护自己统治的“法宝”,便大肆推行,到了晚年还宣布图谶于天下,作为法定的思想统治工具。

刘秀在位期间,从不放纵奢侈。他不喜饮酒,不喜听音乐,手不持珠玉。刘秀即位后,只有皇后、贵人有爵秩,贵人的待遇只有谷数十斗。此外有美人、官人、采女三等,均无爵秩和规定的待遇。刘秀在世时要建陵墓,特意叮嘱地面不要太大,不要起高坟,低洼处只要做到不积水就可以了,将来要像汉文帝那样,不随葬金宝珠玉。

刘秀对于臣下的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常能持一种清醒的,有时是厌恶的态度,而表扬一些刚正不阿的官吏。有一次,刘秀外出打猎,直到深夜才回来,他想从洛阳城的东北门进城,结果守门的郅恽拒不开门。刘秀没法,只好转到东城门进了城。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刘秀却赏了郅恽100匹布,把掌管东门的人贬为登封县尉。但刘秀毕竟是皇帝,不能容忍有伤尊严的事。大司徒韩歆为人直率,说起话来无所隐讳,刘秀经常对他不满,一次朝会上,韩歆列举大量事实证明要发生饥荒和动乱,言辞激烈,说起话来指天划地。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刘秀气得当即罢了韩欲的官。韩欲回家后,刘秀仍怒气未消,又派人带着他的诏书去谴责他。罢官之后皇帝特诏谴责,这意味着要治死罪。结果是韩欲及其子韩婴被迫自杀。

刘秀对贵戚的过分行为有所约束,一般能够理智对待。刘秀的大姐湖阳公主的奴仆大白天行凶杀人,躲在公主家中,官吏不能捉捕。洛阳县令董宣不能进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门口守着,只等那个凶手出来。听说公主要出府门,跟随着她的正是那个杀人凶手。董宣得到了消息,就亲自带衙役赶来,拦住湖阳公主的车。湖阳公主认为董宣触犯了她的尊严,沉下脸来说:“好大胆的洛阳令,竟敢拦阻我的车马?”董宣没有被吓倒,不管公主阻挠,吩咐衙役把凶手逮起来,当场处决。公主立即回宫告到刘秀那里,刘秀大怒,立刻召董宣进宫,吩咐内侍当着湖阳公主的面,责打董宣,想替公主消气。

董宣说:“先别打我,让允许我说一句话。我说完了话,情愿死。”刘秀说:“你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是一个中兴的皇帝,应该注重法令。现在陛下让公主放纵奴仆杀人,还能治理天下吗?用不着打,我自杀就是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九章吉 其他 / 全本
九章吉
明月珰
公主之女长孙吉。喝茶只喝一年产几斤的大红袍。穿衣不能带刺绣,内衣必须要云棉,鞋上必须缀宝石。住在京城四大名园之一的宁园。出行马车足有别人家堂屋大。虽然貌美,但实在身娇病弱。她娘亲晋阳公主毕生的心愿就是能把这个麻烦精女儿嫁出去。六元之才陆行。什么茶都喝,什么水都行。衣服常年磨损袖口。住在京城东阳坊,堂屋也就华宁县主的马车大。出行得去租赁马匹或者毛驴。虽然有才,但实在穷酸。他对自己未来的另一半要求很高
107万字一年以前
云鬓楚腰 其他 / 连载
云鬓楚腰
白鹿谓霜
陆则矜傲清贵,芝兰玉树,是全京城所有高门视作贵婿,却又都铩羽而归的存在。父亲是手握重兵的卫国公,母亲是先帝唯一的嫡公主,舅舅是当今圣上,尚在襁褓中,便被立...
37万字一年以前
怀娇 其他 / 全本
怀娇
白糖三两
被誉为世家望族之首的魏氏声名显赫,嫡长子魏玠品行高洁,超尘脱俗,是人称白璧无瑕的谪仙,也是士族培养后辈时的楷模。直到来了一位旁支所出的表姑娘,生得一副祸水模样,时常扭着曼妙腰肢从魏玠身前路过,秋水似的眸子频频落在他身上。这样明晃晃的勾引,魏府上下早就看不下去了,好在魏玠是端方君子,对此只视而不见,不曾有过半分动摇。薛鹂年幼时曾被人相救,此后便倾慕那人多年,只是她出身低微,自然要使尽浑身解数向上爬,
56万字一年以前
龙藏 其他 / 连载
龙藏
烟雨江南
《龙藏》卫渊本无大志,但在时代洪流中不得不走上征战四方、开疆辟土之路,直至关山踏尽,未曾白头。不正经的简介一:仙人也怕工业化!这是一个发生在玄幻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故事。...
213万字24天前
九零年代之我的老公是矿业大亨 其他 / 全本
九零年代之我的老公是矿业大亨
骨色弯刀
【狼子野心步步为营占有欲强攻x作精美人明星歌手受】方黎十九岁那年,他父亲卷走了矿上所有钱款人间蒸发,他被讨薪的工人围追,是身边捡来的秦卫东拼出一条命,带他逃离了那座灰蒙的大山。90年代,正值国家逐渐放开矿山资源开采的机遇期,两个少年从小镇走出,一无所有,年轻的秦卫东凭借卓越的头脑,步步为营,成为国企矿业集团的总经理,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在琴行打工的方黎也被星探相中,在即将完成音乐梦想之时,方黎怎么也
65万字一年以前
神农道君 其他 / 连载
神农道君
神威校尉
【国风游戏】【全新设定】一觉醒来,你成为了玄幻游戏中的【司农】官。【王朝鼎盛】版本:你苦修《节气令》,从【风调雨顺】到【呼风唤雨】、从【五谷丰登】到【万物生长】、号令四季,默默发育。你小有成就,随军......
90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