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61式中型坦克
概述
61式坦克是战后日本仿美M47/48坦克设计、制造的第一代国产坦克,该坦克的研制始于自卫队成立初期。
因当时陆上自卫队的主要坦克装备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侵朝战争中使用的M24、M41轻型坦克和M4A3中型坦克等,由于这些坦克战术技术性能落后,部件补给困难,操作不便,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国产坦克,更换上述装备。
1955年日本防卫厅根据武器装备国产化、现代化计划的需要,正式决定研制国产坦克。当时,防卫厅充分估计到战后首次发展坦克的困难和有利条件。
例如,尽管战后没有独立的坦克工业,同时还有经费不足等问题,但是日本在侵朝战争中从维修、拆修美军的M46、M47等坦克中掌握了一定的坦克技术,加之战前制造坦克的基础,因此防卫厅对发展国产坦克的信心是充足的。
防卫厅对战后国产坦克要求必须能适应日本本土作战,性能必须能与苏制的T54/55坦克相匹敌。研制的国产坦克样车命名为STA,意为“日本第一代国产坦克样车”。因STA的研制时间紧迫,故部件研制与样车研制是同时进行的。
技术研究本部根据STA的设计方案,按实际尺寸于1955年10月先制成木制模型。在此基础上,技术研究本部与三菱重工协作,从1955年12月开始到1960年1月先后进行了两次整车试制。
两次试制共制造型号为STA1、STA2、STA3和STA4等4辆样车并进行了技术与使用试验。在正式定型之前,对第二次整车试制的STA3和STA4两辆样车进行了适当改进,于1961年4月正式定型,命名为61式坦克。
该坦克在1962年度正式装备,最初优先装备一部分陆上自卫队直属部队以及北海道部队。到1975年2月总共生产560辆,1984年12月开始退役,到1988年度尚有424辆。
该坦克的研制总经费按1962年度币值计算约5亿日元,每辆坦克的价格约7000万日元。
结构特点
总体布置
该坦克总体布置的特点是动力后置,传动前置,传动轴通过中间的战斗舱。
该坦克内部自前至后大致可划分为传动装置及驾驶员和操纵装置、乘员及武器和火控装置、动力装置三个空间。车体由防弹钢板焊接而成。驾驶员位于车体右前部,他有一个向右开启的单扇舱盖,舱口前面装有三具潜望镜。
炮塔采用整体铸造结构,呈对称椭圆形,但右侧突出得稍大些,侧面的轮廊也稍有不同,后半部向后突出。炮塔尾舱里存放炮弹,炮塔内有通风装置、无线电台,还装有各种小型工具箱。
车长炮长坐在炮塔内右侧,炮长位于车长前面,车长的鼓形指挥塔可360度旋转。其后有一向背后开启的单扇舱盖。指挥塔上有四个观察镜,指挥塔下部安装合像式测距仪。装填手位于火炮左侧,他有一个向后开启的单扇舱盖,舱盖前面炮塔顶上有一简单的潜望镜。
车体后部动力舱的布置自前至后为蓄电池、空气滤清器、发动机。四个蓄电池的电压为12V,容量为200Ah。发电机装在发动机上,输出功率为2.4千瓦。
为便于检查和维修动力传动装置,车体前上装甲的一部分及车体后部的一部分均用螺栓连接。
车体两侧翼子板上各装有1个油箱,车体后部还装有备用油箱,备用油箱可由车内操纵供油及将其丢弃。
武器系统
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90毫米加农炮,是日本制钢所以美国90毫米M36反坦克自行火炮以及M47坦克安装的90毫米火炮为样炮自行研制的。
该炮于1961年正式采用,称为61式90毫米加农炮。炮管长为口径的52倍,炮管前部装有抽气装置,最前端装有T字形炮口制退器。采用横楔炮闩,装有手动以及电磁螺线管式击发装置。火炮最大射速为10~15发/分钟。
配用的弹种有榴弹、黄磷烟幕弹、被帽穿甲弹四种,榴弹的初速为850米/秒,穿甲弹的初速为1160米/秒,弹药基数为50发。
采用基线长一米的合像式光学测距仪,放大倍率为12,装在指挥塔内,与炮长用直接瞄准镜同时使用。测距仪测得的目标距离传给主炮,决定主炮的俯仰角度。
炮长使用的瞄准装置是一具放大倍率为六的单目式直接瞄准镜和一具放大倍率为四的潜望式瞄准镜,前者固定安装在90毫米火炮上,后者通过机械式联动装置与火炮联动,总是与火炮的俯仰角度一致。
车长用M15单目潜望镜装在指挥塔顶部的12.7毫米机枪架下,放大倍率为七,用于机枪瞄准。在车体两侧前护板上各装有一对白光及红外驾驶灯,在火炮防盾左侧可安装红外/白光探照灯。火炮和炮塔的旋转与俯仰利用电液操纵,并备有人工操纵方式。
旋转驱动为电液式,电动机和油压泵布置在炮长左侧。当炮长把座椅前面的手柄向所需旋转的方向移动时,火炮和炮塔就旋转,其回转速度与移动手柄的角度成正比。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起点小说【xqdxs2.com】第一时间更新《各国坦克科技知识(上)》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