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核工业建设进入新阶段
1954年10月下旬,西德加入北约,引起苏联和东欧极度紧张,一些居民开始抢购面包存储备战。
随后,赫鲁晓夫成立华约组织同北约对抗,并希望中国加入。
毛泽东本着独立自主的精神拒绝了。
1955年5月,毛泽东派彭德怀以观察员身份前往出席华沙条约成立会议。
当时,苏联国防部长朱可夫提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军队应统一装备,以利作战,彭德怀说我军武器已远远落后于苏军现役装备水平。
苏方表示可提供现役的新装备,而且输出技术由中国自行生产。
赫鲁晓夫首次访华回国后,便开始履行承诺,于1954年11月卖给中国首批96架米格—17战机,并提供全套资料,中国仿制成功命名为歼—5战机。
从1955年1月起,苏联又陆续转交AK—47自动步枪、C—41半自动步枪、捷克加列夫轻机枪等技术资料。中国仿制后命名为五六式冲锋枪、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和五六式轻机枪。
1955年,苏联提供了现役的T—54A坦克及85毫米加农炮的样品和图纸,中国仿制后命名为五九式坦克和五六式加农炮。
随后,苏联还转让大口径火炮生产技术,凭此中国仿制成功了152毫米加农炮、100毫米高炮等武器。
中国军队的常规装备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又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跃,已经达到和接近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此刻,世界武器发展已经进入核时代,毛泽东在赫鲁晓夫首次访华时便提出能否在这方面提供帮助。
赫鲁晓夫当时大吃一惊,说中国的全部电力都投入进去搞核武器都不够,只答应代培一些核技术人员。
1956年,东欧出现了反对苏联控制的波兰、匈牙利事件。
1957年6月,苏共党内莫洛托夫等元老又要求推翻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在掌握军队的朱可夫支持下打倒了多数中央主席团成员,却未摆脱内外交困的处境。
鉴于赫鲁晓夫在政治上有求于中国,7月18日聂荣臻提出,应利用这一机会交涉核技术援助,周恩来请示毛泽东后马上做出安排。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锦宫春暖》《打赢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乌龙山修行笔记》《大将》【创客小说】《任务又失败了》《华娱调教师》《了了》《郎欺》《大明:嘉靖修仙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