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调整:三线建设决策与设计施工》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起点小说xqdxs2.com
第7章毛泽东作战略设想
新中国刚刚建立,面临着百废待兴。对于国内,中国人民要努力发展经济;对于国外,中国人民要努力抗击侵略。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必须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
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全,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国内外和平环境,在世界上还存在帝国主义、存在侵略的反动势力等不安全因素的情况下,我国必须首先加强国防建设。
由于我国处于特殊的历史情况,我国在国防建设、国防工业的生产上,贯彻了“军民结合”、“平时与战时相结合”的方针,军工企业必须掌握两套技术,既能生产军需品,又能生产民用品,与民用企业互相协作,互相支援,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得到充分合理的发展。
那么,我们怎样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呢?
毛泽东说:“国防不可没有”,“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因为还有敌人,我们还受敌人欺负嘛!”“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有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
促使毛泽东下决心进行战略调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希望改变我国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了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提出了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大力发展内地工业,平衡全国发展布局的方针。
据1952年统计,我国70%的工业集中在不足国土面积12%的沿海地区。沿海与内地工业产值之比为77.6:22.4。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9%。所谓沿海,主要是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河南东部、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
钢铁工业全国80%分布在沿海,特别集中的是辽宁的鞍山,而铁矿资源非常丰富的内蒙古、西南、西北和华中地区,当时的钢铁工业的基础非常薄弱,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
纺织工业全国80%的纱锭和90%的织布机分布在沿海,大部分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等少数几个工业城市及其附近,而在几个主要产棉区,近代化的纺织工业却很少,制约了生产的积极性。
铁路里程全国90%以上分布在东北地区和京广线以东的沿海省份。
全国极不平衡的生产力分布状况是由历史原因和地理原因造成的,新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就必须改变这种不平衡的现象,特别是工业大部分集中在沿海,而内地工业基础薄弱,从利用资源的经济角度与国防安全方面考虑,都是不理想的。
新中国一建立,国家就着手改变全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在1949年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开始投资西部交通设施建设,新建了来睦、成渝和天兰3条铁路干线,并动工修建宝成和兰新线,新建公路3846公里,其中西南的康藏线、西北的新兰线、西宁黄河沿线等,明显地改善了西南西北地区的交通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新中国在1953年到1958年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国家财政投入不断向内地倾斜。在“一五”期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内地与沿海分别占47.7%和41.8%。在这个阶段,国家用于资源勘探的财政投资,内地占75.5%的绝对优势;内地交通运输投资占60%多。中西部许多工业薄弱的城市如乌鲁木齐、兰州、西安、包头、重庆、成都等,都逐渐成为新兴工业城市。内地工业产值大幅度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为20.4%,比同期沿海工业年均增长速度高3.6%。
“一五”期间投资建设项目,特别是苏联援助的重大项目,主要配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156个项目的106个民用工业项目,在东北地区布置的达50个,在中部地区的是32个;国防企业44个,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布置的达到35个,其中有21个安排在四川、陕西两省。这就大大促进了内地工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宝珠也想不到[重生]》【怪谈小说】《末日杂货铺[经营]》《重生成阴鸷太子的心尖宠》《云朵和山先生》《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人渣反派自救系统》【白鹤看书】《北宋穿越指南》
钟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起点小说xqdxs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