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贝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起点小说xqdxs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体现真善美的人文追求
《格萨尔王传》在表现对真、善、美执著追求的同时,根据藏族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要求,还把格萨尔着意塑造为一个藏族人民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光辉典范。
在《格萨尔王传》描写战争的部分,也突出体现出藏族是一个富有道德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并发展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道德伦理思想。
在《格萨尔王传》中,道德评价的基本尺度是“曲”与“兑”,按汉语理解就是善道与魔道。
“曲”,在藏语里代表一切善良、正义、公平、合理、美好、光明的事物和行为。甚至格萨尔本人在史诗中也被称为“曲杰”,译成汉语就是施行善道的国王。岭国也被称为“曲德”,译成汉语就是善道昌盛的地方。
“兑”在藏语里则指一切邪恶、伪善、奸诈、残暴、丑恶、黑暗的事物和行为。凡是那些生性邪恶、施行暴政、残害人民的君主,都被称作“兑杰”,按汉语之意就是魔王。
在史诗中,以格萨尔和岭国为一方,代表善道,以魔王为另一方,则代表魔道。综观史诗中的全部矛盾和斗争,基本上都是围绕善道与魔道来展开的。
《格萨尔王传》一书,还分别对黑、白两种颜色赋予了伦理道德的意义。白色代表善业和正义,黑色则代表一切妖魔和邪恶。
所以,在史诗中多次强调了格萨尔立志要降服一切黑色妖魔并力图弘扬白色善业的决心。代表善道的格萨尔及其岭国英雄们,他们的一切所作所为在史诗中都获得了肯定性道德评价。
史诗在尽情讴歌倡行善业的人们并对道德舆论上给予充分的肯定性评价的同时,也对一个个魔王,即暴君在人世间所犯下的滔滔罪行,给予了深刻的揭露和谴责。
例如,史诗中把格萨尔所征服的第一个北方魔王鲁赞,描写成一个以100个大人作早点,100个男孩作午餐,100个少女作晚餐的极端残忍、暴戾的恶魔。
像这样的恶魔,一天竟要用300人的血肉之躯来作为他的膳食,长此下去,人类岂不被他吃光了么!面对这样的恶魔,人们怎能不从道德情感上对他产生憎恶和仇恨呢?
格萨尔代表正义和善业,为了造福百姓,理所当然要铲除这样的妖魔了。史诗中的魔王并非一个,但他们的罪恶行径却如出一辙。
如姜国的国王萨当是喝人血、吃人肉的魔鬼。其他如霍尔的白帐王、门国的辛赤王等,都是凶恶残暴、嗜血成性、贪得无厌、不顾百姓死活的暴君。
对于这些暴君的恶行,史诗通过生动地描绘和揭露,无疑会激起藏区善良人们的极端仇视和痛恨,必然要从社会舆论上给予谴责、批判和否定。
在人类道德史上,善与恶从来就是相伴相随的。任何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中,都有善与恶的概念。任何一个民族的行为和实践中,都有善和恶的现象存在。无善则无恶,无恶则无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对照,互相映衬,在对立统一的矛盾斗争中运动和发展。
从这对矛盾斗争的总趋势来看,善总是要战胜恶,恶总是要被善所取代,就如同正义总是要战胜邪恶,光明总是要战胜黑暗一样,这是人类社会及其思想观念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
综观世界上各民族的神话、传说、史诗,以及其他形式的文化艺术作品,所反映出来的善与恶的斗争结果莫不如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赤心巡天》《长生从御兽师开始》《云朵和山先生》《空想具现的大贵族》《团宠幼崽爱护计划》《我在三国骑砍无双》【大闲人小说】《竞选神明》《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