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铭
宋祁在宋朝官至翰林院学士,但在诗词界却算不上大家。《宋词选》里只选了他一首词,选一首是因为这首词有一句惊世骇俗的妙句;这一句其所以惊世骇俗是因为其中的一个妙字:“闹”——“红杏枝头春意闹”。而因了这个妙字,宋祁也为自己挣了个雅号:“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简称“闹尚书”。
在中国人的语境中,争吵之声汹汹入耳,刁蛮之行嚣嚣于市谓之“闹”。站在文明和谐的角度上,“闹”就是个贬义词。所以我们常说: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商量,别闹!
把“闹”字用到“诗词雅集”上,应当是宋尚书的首创。但是,在民间,老百姓比这位宋尚书更懂得“闹”的妙用。比如“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个“闹”所
张扬的就是一种热烈奔放的节日气氛。四川人把热闹叫“闹热”,意思大概是:只有“闹”起来,场面才能“热”起来,感情才能得以尽情的释放!你看,元宵节一过,冰河解冻春风送暖大地复苏红杏闹春百花争艳。如此喜庆的节日,岂能不红
压抑“闹”出去;把春天的欢愉热热闹闹迎进来!闹元宵就是“闹春”。
我一生中的六十多年是在这座长安城度过的。城里人也“闹春”,但“闹”得太雅,热度不够,所以印象不深。孩提时代在苏北徐州府的农村,徐州自古以来就是兵荒马乱的古战场。尽管贫穷,尽管饥荒,但闹元宵的风俗却从未被老百姓“忍痛割爱”。过了大年初一,村里人就开始张罗闹元宵的节目。我家族中的德黑大爷是老光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又古道热肠,自然就成了村里热闹事的总执事。村里的传统节目是踩高跷,踩高跷的人要装扮成各类人物。而谁来扮黑脸老色,谁来扮红脸关公,谁扮白娘子,谁扮孙猴子??都由我大爷说了算。村里会踩高跷的人多,分配不过来时也会争得脸红脖子粗。“破五”之后,踩高跷的人在打麦场带妆彩排。红男绿女,帝王将相,天神地鬼,浓妆艳抹,五六十人踩着高低不等的木制高跷,在欢快激扬的锣鼓唢呐声中扭得热火朝天。从正月十三到十四,高跷队绕村而行。全村男女老少先是倚门观看,随后就尾随其后,形成一支庞大的队伍。十五那天,队伍出村,沿官道向十里开外的县城涌出。这一天,县城东南西北四条主街都被从四面八方涌来的“闹字号”队伍全面占领。踩高跷的,舞龙的,耍狮子滚绣球的??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表演者挤眉弄眼,挠首弄姿;看热闹的前呼后拥笑的前仰后合。年轻人觉得在街面上看不太过瘾,干脆蹿房越脊爬墙上树,居高临下地呐喊撒欢。
这一天,整个县城都被欢笑的声潮抬起来了!
我在高跷队里也混上个角儿,不过我踩不了高跷。在我的死缠烂磨下,德黑大爷说:“我演猪八戒背媳
妇,你就演个小媳妇吧,旁谁我还背不动哩。”于是十岁的我就成了老光棍德黑大爷的“小媳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顶点中文网】《剑阁闻铃》【白鹤看书】《文豪1978》《野火》《云朵和山先生》【都来读小说】《我有一枚命运魔骰》《仗剑独行斩鬼神》《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
新起点小说【xqdxs2.com】第一时间更新《过好我们的节日》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