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治国理政智慧

七、《史记》的民族思想

天才一秒记住【新起点小说】地址:xqdxs2.com

《史记》记述中华民族近三千年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华民族结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史记》中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思想。从编纂体例到编写内容,司马迁对民族思想都进行了关注。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而包含了众多少数民族。《史记》通过记录中央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历史,展现了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并且在对少数民族政策得失的探讨上,司马迁也作出了较为中肯的评价,为当今的民族问题解决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史记》兼顾了不同民族的历史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一部完整的民族史

一、《史记》的体例结构反映了司马迁民族大一统的思想

司马迁在《史记》的撰写中借鉴了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春秋公羊学“大一统”的思想。以此思想为指导构建起他的历史体系。表现在民族思想中,便是司马迁对中华民族谱系的建构。《史记》从体例到内容上都体现了民族大一统的思想。

(一)构建了中华民族谱系

司马迁在《史记》中构建了完整的中华民族谱系。这一谱系从黄帝开始一直延续到汉武帝时期。《史记》第一篇首列《五帝本纪》,追述中华民族的始祖为轩辕黄帝,各民族都是黄帝的子孙。并且为远古传说中的“五帝”排了各顺序:黄帝是始祖,颛顼是黄帝之孙,帝喾是黄帝之曾孙,帝喾生帝尧,帝尧传位于虞舜,虞舜也是颛顼的后代。这样五帝中的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都是黄帝的子孙,于是就从血统上将五帝都纳入到以黄帝为始祖的谱系之中。

不仅是传说中的“五帝”,《史记》将这一谱系向后延伸拓展到夏商周三代。《夏本纪》记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列了清晰的谱系,将夏的始祖禹追述到黄帝那里。《殷本纪》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据《五帝本纪》帝喾是黄帝之曾孙,这样就将商的始祖契追述到黄帝那里。《周本纪》记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与商的始祖契一样,周的始祖同样也是帝喾的儿子,自然也追述到黄帝那里。夏商周三代依然从血统上承接“五帝”时代,在以黄帝为始祖的统一谱系之中。

我们再看秦与汉。《秦本纪》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认为秦是颛顼的后代,颛顼又是黄帝之孙。这样看,秦也在黄帝为首的谱系之中。《高祖本纪》只记载了刘邦的籍贯是“沛丰邑中阳里人”,他的父亲是太公,母亲是刘媪。并没有关于其始祖的任何记录。司马贞索隐指出高祖刘邦即刘累之后,而刘累又可追述为唐尧的后裔。

《史记》中本纪专列历代帝王世系。从《五帝本纪》记载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到《高祖本纪》的“当代”帝王,司马迁在《史记》中将这些帝王统一纳入以黄帝为始祖的谱系之中。中华民族都是黄帝的子孙。这种把中华民族视为一个大家族的思想,正是司马迁“大一统”的民族观念的体现。

(二)专门为少数民族列传记

除了记录地处中原的民族史外,司马迁在《史记》中国特意为一些少数民族立传,记录他们的历史。司马迁认为不仅处在中原地区的民族是黄帝子孙,周边少数民族也同样属于黄帝后代。

《史记》之前众多的中国古籍虽然也有零星的涉及周边少数民族的内容,但是由于受到“夷夏之辨”思想的想象,关于少数民族的资料很少。特别是先秦时期,汉民族自己也尚未完全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受经济、地理等原因影响,民族之间的交往相对较少,民族之间彼此的矛盾也并不尖锐。所以司马迁之前的学者、史学家并未过多关注民族问题。战国时期,伴随着争霸战争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内迁,民族问题逐步凸显。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原战乱一方面加速了周边民族的内迁进程,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中原民族向周边的迁徙。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一个重要阶段。与之前的文献典籍相比,司马迁的《史记》可谓是研究民族问题的第一首资料,它保存了从远古的五帝时代到秦汉时代漫长的民族史料,展现了分散的原始部落如何走向统一,众多的民族如何融合发展的过程。在《史记》中司马迁专门列有《楚世家》《越世家》等传统中原文化圈之外的民族传记,还有《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等周边民族的传记。

《楚世家》里说:“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越世家》说:“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将楚和越纳入到黄帝为首的民族谱系之中。《南越列传》里说南越王尉佗本是真定人。《东越列传》里说闽越王无诸和越东海王摇的祖先都是越王句践的后代。《朝鲜列传》里说朝鲜王满是原先的燕国人。特别是秦汉时期与中原王朝矛盾最为尖锐的匈奴问题,《匈奴列传》中也并不将其视为异族,而是认为“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从而将其纳入到中华民族谱系之中。这样,司马迁把中原以外的周边民族统一纳入到汉天子的版图之内,打破了先秦以来的民族内外之别,体现了民族大一统的思想。

二、《史记》保存了最早的民族史料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周边少数民族立传。在这些民族传记中,司马迁除了记录该民族沿革历史,族属渊源外,还记录了其地理分布、生产和生活习俗物产等内容,这些记录具有很大的可信度,特别是其中与中原民族的交往历史,对研究民族问题有重要价值。

《匈奴列传》是司马迁着墨较多的传记。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谈到写这一传记的目的是因为“自三代以来,匈奴常为中国患害;欲知彊弱之时,设备征讨”,因此在《匈奴列传》里对匈奴的记载尤为详细,对匈奴的族属渊源、称谓、地域分布、生活习惯、饮食习俗、军事情况都有详细的记载。《史记》谈到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后代子孙,叫淳维。唐尧、虞舜以前就有山戎、猃狁、荤粥,他们居住在北方蛮荒之地,随着畜牧活动而迁移。他们的牲畜较多是马、牛、羊,他们的奇特牲畜是骆驼、驴、骡、駃騠、騊駼、騨騱。他们追寻着水草而迁徙,没有城郭和经常居住的地方,不搞农业生产,但是也有各自分占的土地。没有文字和书籍,用言语来约束人们的行动。儿童即能骑羊,拉弓射击鸟和鼠,稍微长大就能射击狐兔,用作食物。成年男子都能拉开弓,全都披挂铠甲,骑着战马。匈奴的风俗,平常无战事时,则随意游牧,以射猎飞禽走兽为职业;形势紧急时,则人人练习攻战本领,以便侵袭掠夺,这是他们的天性。他们的长兵器有弓和箭,短兵器有刀和铤。形势有利就进攻,不利就后退,不以逃跑为羞耻之事。只要有利可得,就不管礼义是否允许。自君王以下,都以牲畜之肉为主食,皆穿皮革衣服,披着带毛的皮袄。强壮的人吃肥美食物,老年人则吃剩馀之物。他们看重壮健之人,轻视老弱者。父亲死去,儿子则以后母为妻;兄弟死去,活着的兄弟就娶他的妻子为妻。匈奴人有名却不避讳,但没有姓和字。

司马迁在搜集周边民族的各种文献档案外,还亲自探访,实地考察一些民族地域。《太史公自序》说:“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邓、管、昆明,还报命。”说明司马迁曾亲自到西南夷之地。《西南夷列传》指出了西南夷地区的势力分布和地理方位。西南夷地区有数十为君长,其中夜郎的势力最为强大。而夜郎以西的靡莫之夷也多得要用十来计算,其中滇的势力最大。从滇往北,那里的君长也多得用十来计算,其中邛都势力最大。指明了西南夷地区主要的势力。同时也对这些地区的风俗习惯作了介绍。《史记》记载这些夷国的人都头梳椎髻,耕种田地,有聚居在一起的城镇和村落。他们以外的地方,西边从同师往东,直到北边的楪榆,称为嶲和昆明,这些夷人都把头发结成辫子,随着放牧的牲畜到处迁徙,没有固定的居住之地,也没有长帅,他们活动的地方有几千里。从嶲往东北去,君长多得要用十来计算,其中徙和筰都势力最大。从筰往东北去,君长多得要用十来计算,其中冉駹的势力最大。这些地区人们的风俗有的是土著,有的是移徙,都在蜀郡的西边。从冉駹往东北去,君长多得要用十来计算,其中白马的势力为最大,都是氐族的同类。这些都是巴郡、蜀郡西南以外的蛮夷。

《大宛列传》详细记载了生活在汉朝西北地区的大宛、于寘、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安息、条枝和大夏等民族的相关史料,这些民族地区在当时有的处在汉王朝政治、军事势力之下,有的是汉王朝之外独立的政治力量,但都与汉王朝有着联系。司马迁在《史记》中如实记录了这些民族的地域分布、风俗习惯以及它们的物产。《史记》记载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朝正西面,离汉朝大约一万里。当地的风俗是定居一处,耕种田地,种稻子和麦子。出产葡萄酒。有很多好马,马出汗带血,它的祖先是天马的儿子。那里有城郭房屋,归它管辖的大小城镇有七十多座,民众大约有几十万。大宛的兵器是弓和矛,人们骑马射箭。它的北边是康居,西边是大月氏,西南是大夏,东北是乌孙,东边是扜罙、于寘。于寘的西边,河水都西流,注入西海。于寘东边的河水都向东流,注入盐泽。盐泽的水在地下暗中流淌,它的南边就是黄河的源头,黄河水由此流出。那儿盛产玉石,黄河水流入中国。楼兰和姑师的城镇都有城郭,临近盐泽。盐泽离长安大约五千里。匈奴的右边正处在盐泽以东,直到陇西长城,南边与羌人居住区相接,阻隔了通往汉朝的道路。

乌孙在大宛东北大约二千里,是个百姓不定居一处的国家,人们随着放牧的需要而迁移,乌孙和匈奴的风俗相同。拉弓打仗的兵卒有几万人,勇敢善战。原先服从于匈奴,待到强盛后,就取回被束缚在匈奴的人质,不肯去朝拜匈奴。

康居在大宛西北大约二千里,是个百姓不定居一处的国家,与月氏的风俗大多相同。拉弓打仗的战士有八九万人,同大宛是邻国。国家小,南边被迫服侍月氏,东边被迫服侍匈奴。

奄蔡在康居西北大约二千里,是个百姓不定居一处的国家,与康居的风俗大多相同。拉弓作战的战士有十多万。它临近一个大的水泽,无边无岸,司马迁揣测那个大水泽大概就是北海。

大月氏在大宛西边大约二三千里,处于妫水之北。它南边是大夏,西边是安息,北边是康居。大月氏是个百姓不定居一处的国家,人们随着放牧的需要而迁移,同匈奴的风俗一样。拉弓打仗的战士也一二十万。从前强大时,轻视匈奴,等到冒顿立为单于,打败月氏;到了匈奴老上单于时,杀死了月氏王,用月氏王的头骨做饮酒器皿。开始时,月氏居住在敦煌、祁连之间,待到被匈奴打败,大部分人就远远离开这里,经过大宛,向西去攻打大夏,并把它打败,令其臣服于月氏,于是建都在妫水之北,作为王庭。而其馀一小部分不能离开的月氏人,就保全了南山和羌人居住的地方,称为小月氏。

安息在大月氏西边大约几千里的地方。它们的习俗是定居一处,耕种田地,种植稻子和麦子,出产葡萄酒。它的城镇如同大宛一样。它所管辖的大小城镇有数百座,国土方圆数千里,是最大的国家。安息临近妫水,有集市,人们为做生意,用车和船装运货物,有时运到附近的国家或者几千里以外的地方。他们用银作钱币,钱币铸称象国王容貌的样子,国王死去,就改换钱币模仿新国王的面貌。他们在皮革上画横作为文字。它西边是条枝,北边是奄蔡、黎轩。

条枝在安息西边数千里,临近西海。那里天气炎热潮湿。人们耕种田地,种植稻子。那里出产一种大鸟,它的蛋就象甕坛那样大。人口众多,有的地方往往有小君长,而安息役使管辖他们。把它当做外围国家。条枝国的人善长魔术。安息的老年人传说条枝国有弱水和西王母,却不曾见过。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的妫水南面。其地风俗是人们定居一处,有城镇和房屋。与大宛的风俗相同。没有大君长,往往是每个城镇设置小君长。这个国家的军队软弱,害怕打仗。人们善于做买卖。待到大月氏西迁时,打败了大夏,统治了整个大夏。大夏的民众很多,大约有一百多万。它的都城叫蓝市城。这里有贸易市场。贩卖各种物品。大夏东南有身毒国。

在《太史公自序》里司马迁谈到,他编写《大宛列传》的原因是“汉既通使大夏,而西极远蛮,引领内乡,欲观中国。”汉与大厦通使之后,西方极远的蛮族,伸长脖子望着内地,想观瞻中国文明。虽然是站在西汉王朝为主体的立场,但其实也蕴含着一种民族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增进了解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思想。

三、汉代民族问题的处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捡垃圾》《这真不是机械飞升》《开局成为柔弱虫母》《她是S级哨兵们的白月光圣女》【星空职业者小说网】《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我有一个修仙世界》《长生从御兽师开始》《肝到厨神才算开始》《龙凤猪旅行团

《《史记》中的治国理政智慧》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起点小说xqdxs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历史 / 连载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柒百妖幻
李云龙:“他娘的,给老子整天糊弄点萝卜咸菜野菜粥的,老子现在连窝窝头都吃不起了是吧?嘴里头他娘的都快要淡出鸟来了!”炊事班班长:“团长,俺没东西啊!”李云龙:“那我不管!你既然能当炊事班班长,就有能耐去搞点白面来吃!要不然你就回家抱孩子去,你别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没办法?给我想办法去!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陈山:“团长,我有办法,我去!”……“团长,你要猪肉不要?”“团长,你要歪把子不要?”“团
90万字一年以前
黜龙 历史 / 连载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508万字23天前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历史 / 连载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昆吾
【权谋】+【热血】+【争霸】+【杀伐】“朱由检,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从现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朕在这里立下誓言: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我崇祯来杀,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祯来做,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种,灭其族!八大晋商私通建奴,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灭族!文人无知、无能、无耻,叛国投敌,那就杀他个天翻
541万字1个月前
抗日之铁血军魂 历史 / 连载
抗日之铁血军魂
秋风起叶落
穿越战壕,提起枪,就是干!以血肉之躯,筑护国之城!
1202万字8个月前
快穿之病弱白莲洗白记 历史 / 连载
快穿之病弱白莲洗白记
陆灵均
听说:楚怜是朵白莲花,他心里有道白月光。某一天,白月光把他捅死了。从此他就成了病弱专业户。嘤嘤呜呜,可可怜怜。浑身是病,走两步就咳个不停。楚怜淡淡的喝了口茶,“呸,见鬼的白月光。”下次再遇见,就真tm送他去见鬼!
55万字一年以前
抗日之兵魂传说 历史 / 连载
抗日之兵魂传说
丑牛1985
【内容简介】:现代兵王不小心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一个傻子兵上,且看这个傻子兵如何给日军搅局。“一定要给我弄死那个二愣子。”日军高官说道;“今天二愣子又干啥去了,你怎么不派人跟着。”政委说道;“别让二愣子知道了!要不完了。”一个伪军在做坏事时小声的说道;“我的部队没有子弹了,你给送点子弹到城外来。”二愣子给城里的日军军官写信说道。小说名字按照要求正式由《二愣子抗日》改名为《抗日之兵魂传说》。各位看官且看
1073万字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