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xqdxs2.com】第一时间更新《神农再现: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最新章节。
●在经久不息的掌声和鲜花的簇拥下,袁隆平十分郑重地从方毅手中接过奖状、奖章和奖金。
●在过春节的时候,一些农民写下这样的春联:发家致富靠邓小平,粮食丰收靠袁隆平。
●袁隆平说:“杂交水稻虽然已成功地应用于生产,但它还有缺点,也还有很大潜力,需要继续努力去改进和完善……”
●推广杂交水稻
攻克制种高产难关
杂交稻“三系”配套已经完备,高产优势也已经呈现在眼前,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当年,他们制种试验田的产量很低,每亩生产杂交种子只有5�5公斤。
如果按这种产量来计算,那么,平均每公斤种子要达到73公斤普通稻谷的比价,也就是说,这种种子的价格应该是常规稻种的73倍。虽然杂交稻的用种量只需常规稻的20%,但是单位面积的种子成本还是要高于常规水稻70倍以上。
如此昂贵的稻种,农民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农民如果不接受,推广杂交水稻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因此,提高制种产量,又成为袁隆平科技攻关的新课题。
这一新课题能否攻克,成为杂交稻能否大面积推广的关键。
这时,反对研制杂交稻的人又有了新的话题,他们说:“水稻是白花授粉作物,花粉量少,花粉寿命短,柱头弱小,且多数品种不外露,每日开花时间短,这些特征都不利于异花授粉,因此制种产量非常低,难以大面积推广。”
袁隆平在“制种低产论”面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当时,袁隆平的一个学生唉声叹气地说:“难啊,干成一件事真是难啊!”
袁隆平对他的学生们说:
一个人的一生,顺利是相对的,不顺利是绝对的。我们应该有走向成功的决心和信心,也应该有承受坎坷、承受不幸的勇气。如果我们能够把前进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化做动力,我们就会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袁隆平环视一下周围的学生,又接着说: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真正打败我们,除非自己打败自己。在挫折面前,一定要激流勇进。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前奏,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也就将要看见成功的背影了。
没有挫折与失败,我们就不会懂得成功的艰难,就不懂得奋斗的可贵。
袁隆平面对“制种低产论”者的嘲笑,丝毫也没有畏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克制种高产这一关。
此时,袁隆平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最低限度需要多高的制种单产,才能开始使种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都有利可图,从而开始乐于接受杂交水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