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鸣夫说:“争取30年制造10艘,你觉得怎么样?”
我说:“那不太少了?多造一点,对了,每艘飞船可以坐多少人?”
王鸣夫说:“都是大型飞船,每艘可以坐2000人。”
我说:“不行的话,可以造50年嘛!”
王鸣夫说:“那样距离大限只剩下20年左右了,不太安全,你知道,这些飞船还要进行飞航试验呢!”
我说:“那里面的给养呢,如果离开了地球,我们就没有给养了,又怎么能长时间在太空中生活呢?”
王鸣夫说:“全是自循环系统,应该没事的。”
我问:“关键是动力,能保持自循环吗?”
王鸣夫说:“已经考虑到了,这一次非同一般,我们必须造出永动机,否则我们就没命了。”
就这样,经过了50年连续不断地努力,20艘巨型飞船制造成功。瓦西里和王鸣夫天天在进行试验,这20艘飞船也不间断地进入太空,然后返回,最后王鸣夫宣布,新飞船正式试验成功。
听到这个消息,我便在总统府召开了会议,讨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
我首先说:“大家也看到了,新的宇宙飞船已经试验成功了,下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地球上共有300亿人,不让哪些人上飞船?该让哪些人上飞船呢?”
克洛伊笑道:“一共20艘飞船,每艘只能坐2000人,一共只能上4万人,这个很难选呀!”
佐藤美姬说:“上次不是说抓阄吗?在300亿人中间抓阄呀!”
本杰明说:“在300亿人中间抓阄,你能让小孩子上吗?你能让病人上吗?你能让虚弱的老年人上吗?显然不能,必须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身体必须健康,能够经得起太空生活的考验。”
瓦西里说:“健康很重要,但是人类的智慧更重要,因此我认为,必须让科学家先上。”
我说:“这个建议无可挑剔,可问题是,那么多科学家,让哪些科学家先上呢?”
本杰明说:“跟宇宙生存有关的科学家,这应该没有疑问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