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新起点小说xqdxs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1章毛泽东号召工业学大庆
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传达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的通告》。
在通知中,介绍了石油工业部从1960年5月开始,集中全国30多个石油厂矿、院校的4万多职工,调集7万多吨器材设备,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开发了大庆油田的情况。中共中央在通知中指出:
大庆油田的开发,是一个多快好省的典型,贯彻执行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它的一些经验在各部门和党、政、军、群众团体中也都适用,或者可以作参考。这标志着全国“工业学习大庆”运动的开始。
中央号召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主要是要求学习大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推动全国工矿企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
当时为什么要选择大庆作为工业战线学习的榜样呢?这首先得从我国的石油工业说起。
我国石油资源较为丰富,但建国初期石油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原油产量极低。
毛泽东一直十分重视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952年2月,他亲自发布命令,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军五十七师转为石油工程第一师,支援石油工业建设。
1953年,毛泽东对地质部长李四光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我国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也把勘察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工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当毛泽东得知我国1955年天然石油年产量不足50万吨,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世界先进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还没有掌握;用于天然石油勘探的资金很紧张,在戈壁、荒滩、沙漠野外勘探开发工作十分辛苦时,他很有感慨地说:
搞石油艰苦啦!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
毛泽东这些意见,为以后大庆油田的发现和石油会战,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1960年春,正当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时候,传来了我国发现大庆油田的喜讯。遵照毛主席和中央的决策,我国石油战线集中优势兵力,在大庆展开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就在这个时候,铁人王进喜,从玉门率领一二○五钻井队,千里迢迢赶往大庆。
坐在飞驰的列车上,王进喜心潮起伏。想起了自己1959年来北京出席全国群英会时的一次对话。
那是王进喜第一次到北京,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曾奇怪地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
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
听了这话,王进喜没有再问下去。他心想:“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没有汽油怎么行呢?我是一个石油工人,眼看让国家作这么大的难,还有脸问?”王进喜曾多次向战友们说:
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王进喜和他的战友们,带着这种要为国家承担压力的高度责任感,带着满身的力量,来到了大庆。
当到大庆时,王进喜撩开身上的老羊皮袄,手指着大地,对战友们大声地说:
看,这儿就是大油田,这回咱们可掉进大油海里了!同志们,摆开战场,甩开钻机干吧!把石油落后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
三月的大庆,朔风呼号,滴水成冰。一下子几万人从全国四面八方汇集到大荒原上,面临着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了大问题。
王进喜带领一二○五队,一连好几个晚上,围着篝火讨论怎样对待困难。工人们异口同声地说:拿下大油田,哪能没有困难?但是,国家缺油才是最大的困难。我们决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群众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给了王进喜极大的鼓舞。他向战友们说:
我们工人阶级就要有这样的雄心。现在我们流点汗,吃点苦,为的是快快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强大,只要国家有了油,咱们再苦再累也高兴。
刚开始,钻机没有运到,工人们天天派人到车站去等。不几天,钻机到了,但是吊车、拖拉机不够用,60多吨重的钻机躺在火车上卸不下来。大家都很着急。
王进喜说:“没有吊车,咱们有人在。毛主席不是说人是最可宝贵的吗?只要有人在,咱们就能想办法把钻机卸下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