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朋仙友

番外(1)区区秀才值几许(1 / 2)

《狐朋仙友》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起点小说xqdxs2.com

清朝时期一个秀才的社会地位究竟多高,这未来的出路又有几条?

正所谓‘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想要让自己的家族从此能高人一等,养出一个能在科场得名的读书人是不二之选。

现在问题来了,假定在清朝一个薄有家资的家族准备在自家后人当中培养一个能拿得出手的读书人,这个家族需要准备多大的前期投入?此外,当后人成功取得相应功名后,这人的出息究竟如何?家族的投入到期能不能预期回本呢?

想回答以上问题,首先介绍一下清朝的科举体制,能在科举这条路上爬得越高,这将来的出息越大,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在清代,一个读书人如想走通科举之路,必须得经过以下几步。

第一步,入私塾请先生授课开蒙。

此时,这位未来的准读书人要先学一些例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笠翁对韵》等识字类课程,并在先生手把手得指点下临帖习字。

这一阶段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学前班教育,而上面那些书就是清朝版‘看图写话’。

过去学童一般在六到十岁间入蒙,年龄要是再大,先生就不收了。待学童已将上述启蒙读物全部认完后,先生就正式开始教授四书五经一类的课程。

学习惯例是从《论语》开始,经由《孟子》、《大学》、《中庸》依次往下学。

等学生学完全部‘四书’之后,先生开始教授‘五经’,不过通学‘五经’是甭想了,私塾先生没有这么大能耐,先生他会哪科,学生就跟着学哪科。

等到‘五经’当中的某科也学习完毕,此时学生差不多也到了初次应试的年龄(虚岁十六),可以参加读书人生的第一场考试,为未来科举之路试试水了。

这第一场考试称县试或童子试,由考生籍贯所在县城举办,每三年举行两次,由在任的知县老爷亲自命题阅卷。

参加的考生一律称童生,而考中者称生员(秀才),本次共考六场,俗称一考五覆。

等考生考中秀才后,要到该县所属府城加考一场,知府大人亲自出题并阅卷。

这次考试的成绩决定秀才可以去何处学府继续深造以及有没有奖学金,有案首(某县头名,未来乡试内定的举人)、廪生(每月有奖学金)、增生、附生(扩招生,备受歧视)之别。

这次排名之后,成绩优秀者可入省城的府学就读,其余则分发各县的县学或者自费选校(比如杨从循杨附生),因此过去县试又称进学,即进入学宫之意。

多说一句,这学宫又谓“泮宫”。

泮即伴,乃陪伴于天子之侧的意思,学宫必在正门处设一个泮池,凡生员入学时都须绕泮池一圈,因此进学又叫“入泮”。

过去有种说法叫‘重游泮水’,意思就是某人考取秀才一甲子(60年)后,可以带着鼓乐吹打手,重新回到自己曾经就读学宫吹吹打打得逛荡一圈……嗯,一般人只要活到七八十,一般都能如此游上一遭。

秀才入学后,要沿着附生-增生-廩生-岁贡的路子,一路PK升级,等升到贡生这一级,就可以参加下一场科举考试(乡试)了。

这里再多说一句,除了正常PK出来的岁贡,贡生中还有其他来源,比如“拔贡”(45岁以上且一直当不上岁贡的老秀才,可以特招入国子监,并因此取得考举人的权利)、“优贡”(知府或学政具名保举)、“副贡”(上批考举人时排名靠前的落第者,可与下一批岁贡一起考举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神农道君 其他 / 连载
神农道君
神威校尉
【国风游戏】【全新设定】一觉醒来,你成为了玄幻游戏中的【司农】官。【王朝鼎盛】版本:你苦修《节气令》,从【风调雨顺】到【呼风唤雨】、从【五谷丰登】到【万物生长】、号令四季,默默发育。你小有成就,随军......
90万字4个月前
小玲建军 其他 / 全本
小玲建军
空中云点
丈夫常年在外,寂寞儿媳和公公同一屋檐下,一场情感纠葛,伦理大戏。…
9万字一年以前
山海提灯 其他 / 连载
山海提灯
跃千愁
女人握着少年的手,手把手教他写出了“师”,于是少年有了姓。山海提灯,与皓月争辉!
136万字22天前
换巢鸾凤 其他 / 连载
换巢鸾凤
不止是颗菜
雪竹入宫三年未见天颜,困于偏僻冷宫无人问津。踏出冷宫的那一夜,宫城内哭喊喧嚣,宫娥内侍仓皇窜逃。炙烈火光簇簇照耀下,一身染血玄甲的少年将军收缰勒马,眉目英挺。他居高临下,望着衣裳单薄、仿若风可吹折的前......
3万字3个月前
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 其他 / 连载
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
香酥栗
8月27中午12点开。穿二代杜鹃高中毕业接替爸爸工作,成为派出所光荣的小片警儿。上班第一天就被意外砸破头,得到一个“统子”,大事小情,家长里短,鸡飞狗跳,热热闹闹,东边儿人家的鳏夫抛弃儿女领着寡妇私奔......
51万字1个月前
怀娇 其他 / 全本
怀娇
白糖三两
被誉为世家望族之首的魏氏声名显赫,嫡长子魏玠品行高洁,超尘脱俗,是人称白璧无瑕的谪仙,也是士族培养后辈时的楷模。直到来了一位旁支所出的表姑娘,生得一副祸水模样,时常扭着曼妙腰肢从魏玠身前路过,秋水似的眸子频频落在他身上。这样明晃晃的勾引,魏府上下早就看不下去了,好在魏玠是端方君子,对此只视而不见,不曾有过半分动摇。薛鹂年幼时曾被人相救,此后便倾慕那人多年,只是她出身低微,自然要使尽浑身解数向上爬,
56万字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