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

第二十章 桂花茶和鸡蛋

唐朝有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的俗语。

这话不是说明经科易考,进士科难考。因为无论是明经科,进士科都不好考。

唐朝进士科一次录用不超过二十人,明经科也不过一百人。

这话的意思是,你超过三十岁若考不上明经科就不要再试了,以后都考不上了,反而你五十岁进士科落榜的话,你还可以来年再试一试。

进士科的诗赋策论主要观考生的才华志向,且阅卷没有一个统一衡量的标准,遇到中意的考官立马就取了,遇到不中意的你写得花团锦簇,妙笔生花也是没用。

至于明经科,除了死记硬背,没有其他第二个窍门。

在考场上将一百二十帖贴书题,六十道墨义题都答对了,朝廷立即给你授官,赐九经及第,待遇等同于进士科甲等。

对于寒门出身的学子而言,真能用五十年光阴来考一个进士科?就算家里肯栽培你,但也栽培不起。

明经科不同,人的记性在三十岁前是最好的,三十岁以后就逐步下降了。所以考明经科都是趁年纪小的时候,一口作气读个十几个年,然后赴贡举,三十岁后若不中就改作其他营生,再也不考。

当然这是唐朝时,到宋朝又有其他变化。

唐朝一科进士考试只录取十几人。

在宋朝一开始进士科取士也很少,基本都是诸科,但近年来进士科录取比例不断增加,最后到了殿试上进士科已占大多数。

为何如此?

还是在于天下太平及庆历兴学。

天下太平,以及印刷术的发展,读书变得更容易,而庆历兴学时,在范仲淹主持下,州县大力设置学校,民间读书人增多。

读书人一多,原本只靠死记硬背的诸科考试,内卷就严重了。故而有才华的人更愿意去进士科。

其实宋朝立国百年,放任兼并,贫富上下的通道已关闭差不多了,诸科算是给寒门子弟留下最后一个渠道。

二哥章旭当年选了进士科,首先他是公认力压一县甚至一州之才,还有陈襄这样的大儒为他延誉。若没有这样的资源,似章越这样寒门出身的读书人大部分是选择诸科。

可是进士科风光,每一榜的状元榜眼探花,那是天下仰望的人物啊。

自己当初看过起点那本连中三元的小说,叫啥来着?

而九经科,虽说死记硬背特别适合自己的天赋,但总觉得不够风光?

“你想好哪一科了吗?或许你再思量一二,过几日再答复?”郭学究言道。

“九经科!”

听章越这么说,郭学究倒是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章越若要选进士科,他也不会教啊!

郭学究欣然道:“甚好,甚好,九经及第与中进士甲科者一并出身,皆授将作监丞、大理评事,通判各州,除了少些风光,其他无二。”

“既已定志,那就为经士吧。经士除了治九经,并须兼习《孝经》、《论语》。”

《孝经》,《论语》虽不在九经之列,但同样列入九经科的考试范围。

而进士科虽说主要看诗赋策论,但贴经墨义一样考。历史上苏轼礼部试,因《春秋》贴经墨义考了第一,名次被提了一等。

反正九经科先学着,进士科得看有没有机缘了。

章越问道:“先生,九经科考试内容除了九经外,还有《孝经》,《论语》故而一共是十一经。不知先生要我先习哪一经呢?”

眼见章越马上进入角色,郭学究很是欣慰,这学生越来越懂事了。

郭学究笑道:“不急一时,为师书还没有借呢。”

什么叫书还没有借?难不成是借哪本读哪本?章越实在有些无力吐糟。

其实这也是实情,历史上宋真宗为了兴学,赐各郡县学校九经一部。也就是说在很多郡县学校连一套完整的九经都没有。显贵乡贤们,平白不会拿书与寒门子弟来读的。

现在宋仁宗在位也不容易,借书来读是一件需要人情交换的事。

“今明两日你将《孝经》,《论语》再读得纯熟一些。”

郭学究千叮万嘱还是让章越将基础打好,交待他不可自持聪明,读书贪多冒进。

下午章越昼寝,游泳,上午天凉则与郭林,苗三娘一并同窗共学。

就章越看来苗三娘底子不错,通晓经学诗词,只是在算术上却屡屡碰壁。

苗三娘与郭林有些相熟,每日都要师兄长师兄短的郭林一两道题目,尽管郭林不一定答得出来,但仍会竭尽全力。

偶尔二人还能聊个天。

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章越郭林两个人时怎么都好,但三人成众,关系有些微妙了。

章越见二人聊天时,不由悬空凝笔半秒,为啥郭林那么木讷都能有女同学聊天?你以为这样我会嫉妒吗?

此刻章越搁笔一旁,只想用摸鱼来放纵麻痹自己。

而这时苗三娘似犹豫许久,在旁轻轻道了一句:“……章师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起点小说【xqdxs2.com】第一时间更新《寒门宰相》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覆汉 历史 / 连载
覆汉
榴弹怕水
努力闻达于诸侯,以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作为一个遗腹子,公孙珣很早就从自己那个号称穿越者的老娘处获取了人生指导纲领。然而,跟着历史大潮随波逐流了一年又一年,他却发现情况渐渐有些不对了!这是一个半土著的男人奋斗在大时代的故事!
564万字8个月前
红色莫斯科 历史 / 连载
红色莫斯科
涂抹记忆
重生为红军米沙!
1350万字1个月前
民国投机者 历史 / 全本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839万字一年以前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历史 / 连载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紫兰幽幽
1074万字19天前
长安春 历史 / 连载
长安春
盐放少许
最是难忘长安春,那年今日风归尘,此去别离空余恨,片片柳絮祭芳魂。现代好青年柳逸,正在思索着是带奔现女孩开房呢,还是先吃饭时,飞来横祸被打进了隋朝,迎接他的将是什么?是财富还是权力?他的奔现女孩又去了何方?这一切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时空的错乱?敬请观看盐放…
157万字一年以前
秦吏 历史 / 连载
秦吏
七月新番
(新书《新书》已发,新莽之际,穿越者大战位面之子)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
528万字8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