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看剑

第178章 直言(1 / 2)

“秦大人误会如渊的意思了,其实这也不过是如渊一些不成熟的想头罢了”,勾龙如渊哑然失笑,他摇着头,似也是在斟酌着话语,好半晌才开口说道:“朝堂之上的国是大政,固可由天子官家与宰执大臣商议而决,然则天下百姓物理人情之薰陶,却是必自其平日待人接物,耳濡目染之处推及出去,绝不是朝堂之上一纸律令所能够改变得了的!”

“我大宋自太祖皇帝陛下以来,去隋唐之宵禁,于力劝农桑之余,也从未曾刻意打压商贾之流,商贾之利,百倍于农耕,是以各城各郡之间,渐有人员聚集于城郡中心谋生讨活,无人愿长居于边地之局面,而种种经商之道,及原本商贾之辈方才秉持着的计较与谋算之念,亦是在我大宋百姓之中人人耳熟能详,朝堂之上或可今日绍述先王,明朝又称元祐奸党,然则百姓日用平常,所思所想,却不外是求得糊口之食,甚或如何令得生活蒸蒸日上,朝堂之上改弦更张,说来极难,行来却又极易,而要扭转人心之中这等改变,却是道理之上极易,行来却几可谓近乎不可能的了!”

“这等人心教化之事,权且按下不提”,勾龙如渊是理学大宗杨时的门生,自不免时常存着天理人欲之思,现在一大番话出口之后,也知道自己刚刚自顾自的感慨,虽说跟方才的事情也不无关联,但未免有些过于空泛了,是以把话转了回来,说道:“只是这些日子来,如渊因缘际会,接触到这些个原先从未曾注意过的钱粮财帛诸项事务,才发现这商贾之行,虽则看来不过民间买卖,细枝末节,然则事实上却早就已然渗入我大宋肌里之中,乃至可谓已经悄然改变大宋上下运行之方方面面!“

“哦?”秦桧现在倒似乎是被勾龙如渊吊起了兴趣,抚须沉吟道:“如渊此说,却是颇为新颖别致,但不知如渊缘何做此论断?!”

“秦相公果非寻常人”,勾龙如渊望着秦桧,却是忽然之间感慨了一句,这才摇头苦笑道:“在半月之前,如若有人在如渊面前说出这等论断,只怕如渊要让家人舀大棒子将他打将出去了!”

“也就是这些日子来,如渊看得多了”,勾龙如渊说着,却是直至现在,都还很有些难以相信的模样,叹着气说道:“这才渐渐发现这商贾之行为,影响之流布,竟已然遍及我大宋物资调运、劳役发配等国之根基,以现今这等形势而论,只怕我等以圣贤诗书教化天下子民,倒是这大宋朝堂,不得不日益倾向以商贾之理而运作上下了!”

自传说之中的上三代之实,中华文明历来奉行以农为本,而力劝农桑,历代治世之君臣,都认为只有地里头种出来的,纺织上织出来的,眼睛可以看得见的东西,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产出,而在他们看来,商贾之辈,都只是些逐利之徒,平日里所做的东西,只不过是将此地的东西,运往彼地,以夸耀珍异稀缺,来换取这个中不知道多少倍的差价,但究其根本,却仍然只是以物易物,根本就没有增加生产出任何产物来,是以于国家实无半分裨易,这里头固然有着当时生活条件与生产水平的关系影响,然则却也就是在这种极之朴素的观念的影响下面,自史有明载以来,商贾阶层除了在春秋战国之末及至汉武帝前期阶段,有过一段黄金时段之外,就一直成为被统治阶层所排斥的对象。而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斯后千年以还,无论朝代家国如何更迭,却终归还自是逃不出这一思维的影响,对于商贾之辈,始终抱持着一种戒慎恐惧的态度,就是起自草莽的大宋开国太祖皇帝,虽说并不禁商贾之事,却也始终不过是将之视为些许细枝末节,并未曾真正多有重视。

然而商业的力量,一旦萌发出来,所将引发的连锁反应,却是如何估量也不过份的,更何况自汉末以来,天下离乱不休,隋唐虽将天下复归一统,但隋不过二代而亡,唐室更是自中期起便复开始藩镇割据,认真说起来,宋室虽无力收复幽燕之地,国中倒是要比以往那些朝代更要来得太平些,由是而大宋商贸之繁盛,实在是开古今未有之先河,这一方面使得大宋之富,不但冠绝当代,亦可称超迈古今,但另一方面这些商贾经营,涉及到日用平常方方面面,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整个大宋帝国由上自下的运作方法与思维方式,只不过当是时几乎所有人都自是身在局中,而不能自察罢了。

“勾龙大人的意思是说,朝堂之中那些账目之上的军粮皮革等诸般物用储备,有大半都是虚的,都只存在于账目之上?!”秦喜听勾龙如渊如此这般地说了半天,却是听到了这么一句,不由得骇然问道:“谁敢这么大胆?!这难道还不是贪墨?!勾龙大人,你……”

“秦大人且先别急”,勾龙如渊摆了摆手,苦笑道:“当日里如渊也是如秦大人这般认为,然则详查之下,却又发现大谬不然!”

勾龙如渊盘查所得的那些物资储备倒有大半仓储是空的,当日勾龙如渊也是震惊莫名,以为发现一桩惊天大案,然则调来御史台全部人手彻底清查之下,却又发现并不是这么一回事情,这些东西也没有凭空消失,只是有一大部份折成了银钱,还有一小部分则被换成了其他五花八门的东西,如若真要按照账目上的出支收入去算,这批仓储非但没有少,反倒是多了。

“这……这……”秦喜有些难以置信,正想说些什么,却是无意之间,眼角余光处发现秦桧虽然仍是一副波澜不惊的表情,但盯着正低头思索的勾龙如渊的眼中,却是骤然寒芒微闪,秦喜不由得心下一寒,原来口中的话说出口来,却变成了一句没有任何意味的感慨:“这真是咄咄怪事!”

“弄明白了来龙去脉之后,倒也不算是什么怪事”,勾龙如渊苦笑道:“而且这一切还都合乎大宋律法,着实让如渊颇为无奈!”

历朝历代的税赋,都不是完全以银钱收取的,哪怕是大宋立国,税赋之上大多延袭前朝大唐杨炎所倡议之两税制而业,但本身亦难免有以征收实物米粮布帛等税赋之制,更难免力役之施,而各地之间产物不一,标准不一,是以亦有以物折钱,以钱折役等多重算法。

而随着大宋商贸之兴盛,几乎改变了整个帝国的运输体系,由商贾经由自己的途径运输到京城贩卖的货物,所需成本竟往往比之官方途径运输的物品要少了许多,而相应的价钱也就便宜上了许多,而且在京都之中,所有货物几乎是无不齐备,无论是产自东北边塞还是西南蛮族的东西,在这临安城里都能够找得着,都能够买得到,是以大宋那些个不缺乏经济头脑的官员们,并没有让那些个收上来的税赋之物就这么堆在仓库里本書轉載拾陸k文學網面,而是根据时令需求,不断收入卖出,于中赚取了许多的差额,却又能够保持着仓储账目之上的总数不变,毕竟那些税赋之物中,纵然是如米粮这般日用平常的东西,却也总有随着季节时日不同,而价格涨跌不定的时候,更有可能凭借着掌控着如许多的仓储米粮,而操控临安行在的粮价之类,勾龙如渊本就是一介书生,对于这样的技俩实在是不甚了了,对着账目着实看不出问题来之后,也就只好不了了之了。

这其实已经涉及到一种商业思维上面的转换,甚至于可以说是关系到期货、供求之类的后世经济学上的命题,勾龙如渊虽说一代理学大宗,但却是一向以君子自命,向来看不起商贾之辈的逐利之途,要他去明白这一些事情,着实有点强人所难了。如若是包大仁在此,拥有他的那奇异经历,或许便不会对这商业兴起所带来的巨大变革性力量感到多么奇怪。

只是这些官员们毕竟只是凭借着追逐利益的目的在进行着种种经营运作,却缺乏后世那种一整套成熟的经济理论来作为支撑,在朝堂之上一派对外和谈气像的氛围下面,对于作为国家根本的军粮储备之类的重要性,也并没有什么概念,在平日之中,这些官员们的此类行为,倒也不至于会造成什么不便,毕竟临安城中的物资丰腴可称天下之最,只要钱银不曾短缺,真要是临时碰到了什么需求之物,直接便可以购买得到,大不了把赚来的钱贴进去些许也就是了,然则在这种宋金之间骤起大战的非常时期,这个严重的问题却也就立即暴露了出来,险些就这么酿成了大祸。

“由于天子官家御驾亲征,那班职司军械仓储的官员们,倒还真都是不敢怠慢,以如渊这些时日来的所见所闻,这些官员们倒也已然算是拼尽了浑身解数,尽力周旋”,勾龙如渊向秦桧与秦喜摆着手苦笑道:“只是这临安行在之中虽说平日里倒也算是百物糜集,无所不备,然则在这等大战当前,两线十余万军中人咬马嚼的情况下面,倒也还真是颇有些捉襟见肘,单是这军粮一项,这些时日来就已然险些使得这临安城中的米粮一时水涨船高,那些官员们原本划在账上的银钱诸物原本看上去还颇有盈余,但越到后来,却已然是明显无法在这临安城中支应调集到本来应该调拔的足额军粮了!”

秦喜也不由得一时哑然,他也算得上是久历政务,对于官场之上的这一套东西只怕比勾龙如渊还要熟悉,只是一时之间未曾想到这上面去罢了,现下听勾龙如渊把话说了开来,却也明白这等情况绝非是勾龙如渊凭空臆造,而必然是真真切切地存在着的。

而且秦喜也听明白了勾龙如渊还未曾点明的话外之意,这样的举动只怕不只是临安行在之中这些位在中枢职掌钱粮的官员们独有的行为,各路各府,相应掌控着各级各地物资银钱的官员们,应该也早就已经是上行下效,一直在做着同样的举动。

毕竟大宋帝国的战时后勤保障与供给体系,虽说自有他一整套的法度与规矩,然则这一次是天子官家御驾亲征,亲临战阵,自然应当是倾举国之力而支应前线,从中枢到地方,只怕再没有任何人敢在这等情况下面还胡乱推?搪塞,若只是位于这临安行在之中的中枢府库出现了如方才勾龙如渊所说的那等问题,那也大可以从各路各地,就地征集物资军粮,以中枢朝堂之上那些管理着仓储府库的官员们原本也就兼掌物资调运之职,以他们的经验和手段,必然可以把这一切做得天衣无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铁十字 历史 / 全本
铁十字
月影梧桐
一位德国军事学家穿越到了1942年的二战,开始挽救帝国狂澜于既倒的历程……
630万字一年以前
绍宋 历史 / 连载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飞被驱逐出军,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不过刚一启程,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
418万字7个月前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历史 / 连载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挥剑斩云梦
659万字1个月前
黜龙 历史 / 连载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508万字23天前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杂草 历史 / 连载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杂草
旱地惊雷
书友q群:563894205我穿越斗罗大陆,发现我的爷爷,一个农民,武魂是一株杂草。我的父亲,一个农民,武魂是一株杂草。我,我爷爷的孙子,我父亲的儿子,一个未来的农民,武魂也是一株杂草。如此,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永无出头之日。我不由地叹了口气。“叮,是否加入聊天群”听到这样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我不禁热泪盈眶。为了我自己,也为了我未来的子孙,我必须要努力,必须要奋斗,哪怕是付出我的生命。我一定会抓住这
157万字一年以前
隆万盛世 历史 / 连载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个穿越大明朝的故事!明朝可不止只有洪武、永乐和仁宣之治,即使明朝中后期依然名臣大儒创造过短暂的辉煌......现代学渣魏广德意外来到大明朝,造反?还是算了,明帝国虽然已经腐败,但是统治基础尚在,那就只能老老实实混日子了。军户出身,可没官位给自己袭缺,为了能过上幸福生活,那就只能科举了。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800万字23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