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起点小说】地址:xqdxs2.com
1水电段纪委书记李新志,抽调到分局“三讲”教育活动办公室。这次活动分四个步骤,对象是全路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活动开展的目的,使领导干部受到党性党风教育。李新志被安排在古城铁路地区,做督导。这里,是他仕途起步的地方,自然有着浓厚的情感。他先去机车检修厂,看望老领导,找师傅叙旧,跟老同学热闹。走访中,了解到的有关信息,多少影响了他的情绪。改革在不断深化,企业里很多职工下岗,尤其是跟原单位职工联姻较多的棉纺厂,爱人已经下岗数年,全家的生活,就靠在铁路工作的一个人支撑。昔日的同事,有的身体多病,不能坚持正常上班,家里的生活就显得拮据。虽然,国家有基本保障方面的政策,到了基层,就有很多久拖不决的具体问题。他记得看过一份调查文章,不少家庭的主要困难,除了粗茶淡饭的温饱,有病看不起,养老没着落等。最叫人惋惜的,是国有资产的流失,最叫人愤慨的,是部分领导干部的腐化。李志新的土气,一直没多少变化,在省城工作近二十年,他的个性,跟这座城市还是保持着不小的距离。就说这工余时间的消遣,不管是歌厅还是舞场,以及足浴按摩什么的,他都不沾边。他最奢侈的爱好,就是跟几个骨灰级的好友,摸摸麻将。最叫大家佩服的,是他从没间断过对书法的酷爱,过去当工人做干事的时候,每天坚持用钢笔练。后来,成了基层单位的领导,条件好点,改用毛笔,在永远写不完的报纸上练。十天半月,觉得来了灵感,铺张宣纸,挥毫激情一把。上学那阵,他的钢笔字,在全班是写得最漂亮的,差不多承包了班里的黑板报。在全年级、全校的黑板报比赛中,多次获得过头等奖。这么多年的坚持,他对汉字的演变过程,以及书法的代表人物,都有过系统地学习。尤其是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醴泉铭》,董其昌的草书《白居易琵琶行》等作品,都是他爱不释手的珍宝。吃过早饭,李新志打前站,提前来到地区文化宫,招呼各单位参会领导签到。七点五十分,人到齐了,分局纪委张书记在秘书陪同下,走上讲台。秘书把诺亚双层玻璃口杯,小心翼翼地放在领导的右手边,再从提包里取出昨天下午写完的讲话稿,平铺在桌面上。然后,轻手轻脚地,挨着李新志,坐在前排最右侧的位置。上午动员报告,算是思想发动,下午的议程是分组讨论,算是学习提高。各小组参会的站段领导挨个发言,谈自己的认识。李新志跟分局组织部的两位部员,分别到各小组担当联系人,做记录。从领导讲话要求中,大家感觉到一丝的严明。每个人的发言,也是认真而严肃的,站位到一定的高度。学习提高,剖析整改,是白天的工作,吃请嗨歌跳舞洗浴,是晚上的消遣。下午的讨论会刚一结束,灵醒的单位领导,就打听分局领导的去向,张罗晚上的酒局和其他节目。反正每位领导的手里,都捏着一定数目的招待经费,你不把它花出去,到年底就上缴了,花的超了,兴许来年会酌情增加呢。上级下基层检查工作酒菜接待,都是政策范围内允许的内容,站段领导间隔三岔五联谊一下,更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再说了,谁还没个三朋四友,给你的招待费,不花出去才是傻帽。李新志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结识了几个喜爱书法的职工。古语说的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几个不沾亲带故的,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却亲密如兄弟。经常小聚在一起,切磋技艺,琢磨提升,就是不跟商品社会接轨,都是被夫人们笑骂的“上不了席的狗肉”。他们有自己的理由,一把年岁了,不需要靠卖字为生,何必费那个劲。尤其是,他们认为,不具备厚着脸皮招摇过市的本事,也就不去奢望那个名利。“虽有荣观,燕处超然”,《道德经》里的这句话,正是他们心安理得的写照。尽情陶醉在自己的临池芳墨中,不去理会商品社会的物欲横流。书法艺术,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光芒。在爱好者的感知里,书法是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每每挥毫洒墨,在他们的思维里,都会出现浪漫的情诗,飘逸的舞蹈,精美的图画,跃动的音符。他们总是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任心驰骋,由情倾泻。每逢铁路的大事或者国家的幸事,都会欢聚一起,小酒为伴,快活一番。而习作,从来不会主动送人,只是自个儿压着箱底收藏,最多作为诤友间切磋,相互留存。李新志几个哥们,对待书法的态度,犹如其他爱好者的池边垂钓,广场舞蹈,公园太极,KTV嗨歌一样。彰显的是,出世的认知与悟性。2钱以德不辞辛劳,跟爱人一起,忙前忙后地操持着他们的门面店,砖厂,也还抽空继续跑着出租车。其实,生意做顺了,平时也没多少具体事,跟上班比起来,自在自由的多了。自从前几年给孙老板送过大哥大后,孙老板有几次电话找到他,说随便叙叙,他都说离的远不方便,有空再联系。一次,他正好开车在附近路过,新买的手机滴滴地响了起来,他接通来电,是孙老板的声音:“小钱啊,是我,老孙。我现在在城东的粤菜馆里,没事的话,过来聊会,请教点事。”
“孙老板好,不敢说请教。我正好在你的附近,十分钟后,咱俩见面说。”
“多日没见,有点想念。”
“孙老板客气了,你这么忙,还招见我,不胜荣幸。”
俩人在粤菜馆的咖啡屋里坐了下来,相互寒暄一句算是问候。孙老板说:“现在不是饭点,我先要了壶龙井和一点甜点,咱俩先聊会,到点再去吃个饭。”
“孙老板,太讲究了你,啥事,尽管说就是。”
“那我就不客气了。记着你说过,原来在铁路的机关干过。我最近结识了铁路上几个朋友,感觉有门,想进去瞧瞧,又有点吃不准。他们说的什么局长、主任、段长,不少的官衔,我都理不清,看他们说话财大气粗的样子,我有点摸不着底。对你来说,这简单不过了,请你来,就是给我指点迷津呢。”
“嗯。铁路有过铁老大的外号,有的实权岗位的人,还有个别领导,高高在上习惯了,说话牛皮哄哄,可以理解。”
“原来是这样的啊。”
“嗯,铁路,应该是最大的央企,最多时三百多万职工。管理上一根线穿到底,跟地方政府,没隶属关系,也基本上没啥往来。最高机关是铁道部,与各省政府是平行级别……”“赖账或者拖欠的现象,多少呢?”
“这点,你尽管放心,比较来说,论结账,铁路是最值得信赖的,比政府的信誉度还好。”
孙老板又打问了一些细节,钱以德都给了翔实的回应。有些不太把握的事,他就现打电话找相关的同学,弄明白后,再给孙老板圆满解释。“我完全相信小弟的话,那就找机会进军铁路,在你们的金锅里捞点吃的。”
“小弟早都被铁路的体制甩出来了,自谋生路呢。以后还得仰仗孙老板的提携。”
“好说,好说。来,咱俩以茶代酒,碰一个。一会午饭,正式喝酒。”
“不了,不了,谢孙老板这么热情。没事的话,我就先撤了,你忙大事,不能耽搁你的时间。”
“好兄弟,说谢谢的,应该是我才对。那咱俩就此握别,有事联系。”
钱以德,还是保持着十天半月的节奏,给砖厂那边的师傅和伙计们,送去些啤酒饮料,以示慰问。但这回去,他的感觉,大伙对他的态度,好像发生了些变化,原来不停地感谢声音少了,还出现了个别的调侃。他倒不是在意大伙说的啥话,用的啥词,从村长躲闪的目光中,也能看出来点端倪,这中间肯定是出现了啥状况。原来是,随着城市基建规模的高速膨胀,各种建筑材料需求量猛增,砖厂的销售行情一路看好,效益可观。村里有些不安分的村民,开始有意见了,说砖厂的生意这么好,咱们放着钱不赚,却给了外人,不合情理啊。话传进村长耳朵里,他没当回事,想着说说而已,装着没听见就过去了。没成想这几个人,还联系了些人,到村委会直接跟他理论了几回,说是应该收回外人的承包权。村里的土地,村里的劳力,应该给村里人赚钱分红。村长最后说:“钱老板,我真不想给你说这些,知道承包期没到。但农村人,就这档次,真没办法,自个怕出力挣不来钱,别人挣了钱,又害红眼病。今个你过来执意问,我豁出这老脸,都给你嘟噜出来。”
钱以德得知这情况,顿了顿说:“这样吧,我回去考虑考虑,月底给你个准信。”
回到家里,砖厂的事,他告诉了爱人,她就有些不悦,说道:“他们咋能这样呢,没一点信用,咱不理他,有合同在,说破天也是他们没理。”
钱以德安慰她说:“看你这火爆脾气,这事当然是他们理屈,但咱还得考虑实情。我仔细盘算过了,砖厂的销路是没问题,可运费工费也长了不少,咱们的纯利润,实际上没多多少。承包期也就剩半年了,跟他们这样顶着,能多赚几个啊。另外,那边毕竟较远,他们真捣蛋起来,咱也鞭长莫及,管不过来。再说,砖厂的用工,实际上也一直有风险,万一哪个不长眼的有个三长两短,还不得把咱缠的啥也干不成了。”
爱人瞪大眼睛问:“你的意思,咱这就退出来。”
“是的,和气生财嘛。我有个想法,把这钱拿回来,投资别的项目,比如商业街的门面房,我看这行情就不错。”
孙老板的一个电话,让钱以德下定决心,尽快从砖厂撤了出来。不等月底,他就给村长打过去电话,说过两天去算算账,尊重村里的意愿,提前结束合同。那天具体谈的时候,在村长的恳求下,他把客户信息全都送给了村里。感动的村长连连说:“钱老板真是爽快,大人大度,财运必会旺旺。”
送他回城的时候,为了表示诚挚的谢意,硬是把车后备箱塞的严严实实。回到家里,钱以德才发现,有这么多的东西,苹果,石榴,葡萄等水果,都是成箱成箱的码着。还有西红柿,辣椒,玉米棒,这那是三口之家能消化得了的啊。他就给古都几个同学,挨个打电话,再开车送过去。3电话里,孙老板说的是个拦水坝工程,他腾不出身来,想给钱以德做。俩人商量妥后,就等建设方通知开工的日期。瞅空,他用砖厂回笼的资金,在东大街的繁华地段,投资买了一排门面房,坐收颇丰租金。拦水坝工程,是古都迎接世园会的配套项目,要在两河交汇处修建湿地公园。孙老板揽到手后,甲方明确要求工期紧高质量,他感觉真有点忙不过来,就想到了钱以德。这工程其实简单,就是在河道上横起一座一千多米长的橡胶坝,把细细的水流拦住,形成人造的平湖。他从老家预备好民工队伍,仔细咨询了有关技术要求,还请教孙老板,是否需要先请官员吃顿饭。孙老板告诉他说,这工程你其实是二老板,但我不会要一分钱的管理费。要他安下心来,一门心思用在工程上,啥时间请吃,送啥样的礼物,他会权衡安排。钱以德日夜吃住在工地,楚大泉与爱人周末去看他,正是五黄六月,大太阳底下,他戴顶草帽,穿件汗衫,裤腿挽过膝盖,下半身沾满了泥水。个头不高的他,晒得又黑又瘦,好像都小了一圈。他说,工期紧很,必须赶在汛期前把坝修起来。否则,洪水一来,前功尽弃。在溽热而飞扬着尘土的工地上,看见老同学这么拼命,楚大泉不由得拾起铁锨,一起干了小半天。钱以德乐呵地说:“这不算啥,咱就是劳作的命,只要有活干有钱赚,生活就充实,累了筋骨,心情高兴。记得砖厂刚开始那阵,跟工人一起干活,使劲过猛,把铁锨把给弄断了,一个趔趄,整个人闪进水坑里,湿透了裤子,数九寒天,冻的直打哆嗦。”
工程过半的时候,孙老板来了电话,说是他已经约好了有关领导,明天在古都饭庄888包间吃饭,菜单都点好了。重点叮咛了三遍的话,是要他务必在下午五点前守在包间,迎接贵客。电话那头的话,对钱以德来说,比吃了兴奋剂还兴奋,这意味着部分资金有眉目了。工地上跑了一上午,中午回家躺在软和的席梦思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想着之前的自己,想着孙老板的人品,想着发展的愿景,本来就很大的脑袋,思绪还是装得满满的胀胀的。又起来,闭上房门,站在门背后的镜子面前,瞅着头顶上稀疏的头发,用梳子左右前后反复编排着。下午四点半,钱以德早早走进饭庄包间,服务员笑咪咪地问:“老板下午好,菜单昨天点过了,几点上菜呢。”
“不急,不急。我是打前站的,跟你一样,都是服务人员。”
他说,坐到了离冷风口最近的位置。“哪会呢,能来这包间吃饭的人,都是‘三大’,其他的人,进不来的。”
“啥叫‘三大’啊?”
“就是大款大老板大领导呗。”
“这么个‘三大’啊,那你看我是哪个大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老中专生》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起点小说xqdxs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