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起点小说】地址:xqdxs2.com
1在同学里,李新志是提干最早的,也是最先回省城工作的,还是男同学里,头一个退休的领导干部。他有点土气的模样,一生都没咋变。工作时,是个低调的人,除了几个酷爱书法的朋友,跟同学的大聚会,平时走动的人不多。退休后,什么群聊啊,聚会啊,郊游嗨歌啊,老年人时下时髦的活动,他都没兴趣。还是每天按点去原单位,钻进给他保留的办公室,练个把小时的书法,照他的说法,是写会毛笔字。局老年大学,好说歹说,聘请他当教员,每周给学员上两节书法课。其他时间,多是默默地提个布兜,带本书,装杯茶,公园一坐就是大半天。反正不情愿跟热闹为伍,不喜欢与人交流。看了一辈子的书,喝了一肚子的墨水,就是不显露出来。其心情心境心态,大概到了自我陶醉的境界。人各有趣,退休后的日子,只要自己感觉舒坦,就是人生仙境。李新志是开春时节到站的,很快就到了夏天。一七年的夏天超热,连续半个多月四十度的高温,太阳发疯般放射出它的光和热。不管在那里,都是被闷热的空气包围着,树荫下是这样,公园的幽径是这样,连公交车上的座椅,都是挨那儿烫那儿,“热死人”这口语,今夏却是兑现过好几回了。报纸上说:有在家里午睡热晕过去的老太太,有在工地上被热幅射夺走性命的大小伙。连平时温顺谄媚于主人的狗,也被热的发疯,造成了几起人命纠纷。有关资料说,地表的温度,数次超过全球久负盛名的吐鲁番盆地。这种不可思议的气候现象,热的人恨不能钻进冰箱里,呆到春节再出来。一张七月二十五日的报纸上,言之凿凿者说:除了地理环境外,与空调的普及使用有关系。看来所谓专家们的话,可信度是存疑的,空调这种降温设备,又不是去年夏天以后才发明出来的!洒脱的人,很多老两口就钻进山里的农家乐,一呆就是个把月,吃住玩一条龙服务,一天五六十块费用,价格还算实惠。走不开的人,只有呆在家里避暑,接近一丝不挂,手里的扇子还得不停的摇着。李新志属于第三类人,既没有负担,还不乐意避暑,爱人与朋友一起去了山里,剩下他一个人,守着并不富裕的宅子。窗外的太阳,一如既往地火烧火燎,站在窗户处,能体感到缝隙挤进来的热气,在皮肤表面上游走。天边皑皑的白云,像是被太阳蒸烤出来的蒸汽,正在散发。闲来无事,他躲在空调小房间里,随手从书柜里抽出几页纸来,正好是他几年前抄录的《宽心谣》,据说是赵朴初老先生92岁时,抒发的超然玄悟。他轻声地念了起来……读过一遍,又读一遍,感觉是在吃老家地里的沙瓤西瓜,顿时解渴开胃。他自言自语道:其实,幸福很简单。饿时,饭是幸福,温饱即可;困时,眠是幸福,熟睡即可;离时,回忆是幸福,彼此挂念即可;爱时,牵手是幸福,同眠共枕即可;此时,凉快是幸福,开启空调即可。早些天,他去公园途中,脑子里想着书里的词,没在意,两回踩上人行道的狗屎堆,心有不平。又看见政府给马路两旁的墙上,挂满了花草,就想发表点看法,杂文的题目叫《置鲜花与治狗患》,都动手写完了初稿。想着过几天,修改后投给报社,反映反映市民的呼声。读过《宽心谣》后,心里平静多了,把草稿撕成碎片,丢进了垃圾篓。他不再关注公务员们,上街捡拾烟头的劲头,能维持多久。不再操心马路两旁的鲜艳花草,花销了多少纳税人的钱。有关狗患的事,也不再恼烦。论养狗,百人百态百理由,早几年,因为兴起城市养狗,无辜被咬伤,甚至死亡的事件屡有发生,一度造成市民的安全恐慌。有的城市,还实施过政府行为的打狗行动。这几年情况好转了点,但狗扰民的问题,始终没得到解决,政府规定禁养的大型犬,在闹市里屡见不鲜。不管是狗咬人,还是狗扰民,或是踩上“狗屎运”,对没养狗的市民来说,起码有失公道。毕竟,城市空间越来越拥挤,不应该由着少数人的爱好,影响大多数人的正常生活。他看见过,有个退休老头,养只残疾狗。小狗看起来有点瘦骨嶙峋,微卷的灰色的毛,脏兮兮的样子。不知道啥原因,后腿受伤后截了肢,老头就用铁棍焊个双轮架子,把狗的后腿绑在架子上。小狗跑的时候,前腿带着轮子一起走,遇到上下台阶,他就抱起来。有的人,早上或者晚上,下楼遛狗,是城市里禁养的那种大狗。大狗力气大,总是拽着主人跑,狗很轻松,人却气喘吁吁,真分不清是谁在遛谁呢。记得中学语文里,学过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意思是把事物人格化。没想到,很多养狗的人,把它发挥到了极致,对家里的小狗,会说:“叫你姐姐过来”,“去跟弟弟玩去”,或者跟闺蜜聊天,摸着小狗的头,会十分骄傲地说“儿子长儿子短”的话。还有的人,喝醉了酒,回家对视着狗,反复说:“你说,老爸喝醉了没,没有吧,看我的动作,听我的说话,你应该能判断出来,老爸没喝高吧。”
还有户人家,夫妻都是不小的干部,家养的小狗得病死了,一周年时候,两口专门去狗的墓地祭奠。知识分子的丈夫,还专门写了首怀念的诗,深情地朗诵。李新志咋也想不明白,在他们的日常生活里,狗比孩子都亲。2申学锋的退休生活,比上班当领导,跑的还欢实。早晚接送外孙女,是雷打不动的要紧事。小朋友上托儿所,只是最基本的,隔三差五,这边放了学,还要赶去学英语学弹琴学舞蹈等。现在的大人,不把小孩的日程排满,是不甘心的。平心而论,这也不能只怪父母们,他们这么做,都是下了狠心的,唯分数论的现实,不掏钱给孩子买罪受,还有其他办法么?不管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在马路边上,年轻父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老中专生》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起点小说xqdxs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