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文王传

赵主父的拥护者

赵王何离开齐国馆驿,马车行驶到王宫,他喊了一声,“停。”

太仆得令,勒住马车,毕恭毕敬地问,“王上,有什么吩咐。”

“车内太闷了。”

赵王何下了马车,用力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寡人要步行回宫。”

话语刚落,信义叮嘱道,“晚上,天色已晚,小心身体着凉。”

“寡人的身体没那么脆弱。”

赵王何抬头,看了一下邯郸的夜空,“寡人好久没有看夜景。”

信义见赵王何嘴上这样说,其实,是他心里藏了很多事。今夜,造访齐国使馆,更让赵王忧心忡忡。信义不好再相劝,只能依从。“信义,你陪寡人走走。其余的人,皆散去。”

赵王何说完就走。赵王何走在前面,信义跟在后面,一路上,两人很安静。赵王何想着苏秦说的那句话,“赵国只有奉阳君,哪有什么赵王。”

瞬间,赵王何呼吸急促,怒气冲天。在齐国馆驿,他为了大局,没有发作。此时此刻,他再难平息心中的愤怒。突然间,赵王何拔出腰中佩戴的长剑,使出全力,朝大树砍去。长剑划破夜空,大树随声,被劈成两段,上段倒了下来,拦在赵王何面前。信义见状,也不敢说话,深怕那句话不对,惹怒眼前这位君主。良久后,赵王何收起长剑,装入剑鞘。“信义,今晚的事,你怎么看。”

赵王何转过身,目视着他。信义没想到赵王何会突此一问,内心不免有些慌张。很快,信义克制住慌张的情绪,“臣,不知王上,所言何事。”

赵王何沉重出了一口气,转过身,见前路被大树阻拦,选择绕道而行。信义见状,松了一口气,连忙跟了上去。赵王何回到内殿,谴退其他人,方说,“你认为,韩徐为和李兑有没有走到一起。”

信义思考少许,不选择正面回答,“臣,愚钝,看不出这些事。”

“寡人让你说。”

赵王何对他很了解,他不是不知道,而是选择不答。“臣估计没有。”

信义见躲不过,只能抛出这句话。“为何。”

赵王何追问。“韩将军和赵相共同扣押齐国使臣,看上去,他们冰释前嫌,共同合作。臣,从李校尉和廉校尉哪里判断,他们没有走到一起。”

信义换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韩将军和赵相围困齐国馆驿的行为,出发点也不同。”

“继续说。”

“韩将军围困齐国馆驿,是想向诸侯释放合作抗齐的信号,以展示赵国的明确态度。赵相一直主张和齐国交好,为何做出断交的行为,臣,愚钝,很难说清楚。”

赵王何最担心的就怕韩徐为和李兑走到一起,听了信义之言,再加上自己对韩徐为的了解,以及对事情的判断,他总算松了一口气。赵王何知道李兑为何出现这样的反常行为?齐王称帝,凌驾在诸侯之上。诸侯不服,就要用武力逼迫齐国取消帝号。齐王称帝的行为,已经让赵国和齐国关系破裂。李兑的主张,也成为空谈,被朝臣抨击。李兑是聪明人,根据形势,转变态度。韩徐为一心为国,为人忠厚,向来认为齐国是赵国的敌人。他主张合纵诸侯伐齐抗秦,从来没有松动。兵围齐国馆驿,齐国和赵国关系就会朝坏的方向走。赵王何问了第二个话题,“苏秦说的那些话,有何目的。”

“臣,认为齐国使臣说的那些话,是想离间王上和赵相的关系。”

信义在齐国馆驿负责警戒四周安全,对他们的谈话,没有细听。他不知屋内的两个人,谁是苏秦。“你有这层考虑,寡人很欣慰。”

赵王何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又说,“刚开始,寡人也认为苏秦之言,是为了激化寡人和李兑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我国君臣不和。赵有内忧,外有诸侯,就很难渡过难关,更没有精力联合诸侯伐齐。”

“不过。”

赵王何话锋转变,“寡人仔细衡量苏秦的那些话,也觉得说得很中肯。李兑专权、欺君,这是不争之实。寡人对内不铲除李兑等人势力,又如何对外应对诸侯。”

信义听赵王何的话,内心有些不安,暗想,“王上,是打算和赵相摊牌了!”

“信义。”

赵王何神情严重,“寡人和李兑,你选择谁。”

信义闻言,立马单膝跪地,“臣,愿为王上效犬马之劳。”

赵王何用咄咄逼人的语气,“寡人要除去李兑,你如何选。”

“只要王上一声令下,臣,愿用手中三尺长剑,取李兑的人头。”

“好,好,很好。你和你父亲一样,对寡人忠心耿耿。”

赵王何对信义的忠心从来没有怀疑,只不过除掉李兑,事情太大,故而出言试探。赵王何收回了杀气,眸色又恢复往日的模样,“寡人和李兑势难共存,寡人失去的,要拿回来。”

“臣,甘愿为王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有你这句话,寡人就够了。”

赵王何坐在王位上,挥手道,“你去把太傅给寡人请来。”

“喏。”

信义转身,离开了大殿。赵王何第一位太傅,是三朝老臣,且忠君为主的肥义。沙丘宫变,肥义身死,太傅的位置,空了出来。无论是安阳君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还是奉阳君李兑,都想安插自己的人。一边教导赵王何的学业,另一边监督赵王何的一举一动,随时能够掌握消息。年仅十五岁的赵王何,不想被人掌控,自己物色了一位博学多才的太傅。这位太傅叫触胥,是一位精通诸子百家的大宗师,也是三朝老臣。他虽然已经是八十岁的高龄,头发花白,整个人却精神矍铄。触胥成为太傅,也是尽职尽责,不仅干好传授解惑的本职工作,还教赵王人主之道。赵王何不仅对这位太傅态度诚恳、谦恭,还十分信任、倚重。面对赵国目前的局势,他也虚心求教。李兑的联齐抗秦,韩徐为的联燕抗齐,这两种主张成为赵国朝臣的主流之音。然,触胥告诉他第三种方案:赵国可以连横,也可以合纵。诸侯之间的关系,因利而行。没有利益,诸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盟友。赵王何要做的,就是对朝堂发出的两种声音,既不赞成,也不反对。进而,让李兑和韩徐相互制约,就不会导致王权旁落。前有安阳君公子成专权,后有权臣李兑。赵王何没有父兄保驾护航,依然能够坐稳王位,就是采用了帝王均衡之术。触胥也知道这位少年君主,心有大志,不会屈居人后,迟早有一日会独断朝纲。他能做的,只是叮嘱赵王何,羽翼尚未丰满时,不可彰显自己的志向,并告诉赵王何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暗中积蓄力量。这一晃,过了几年。当初那个只有十五岁的君王,已经到了立冠之龄。触胥观察朝堂暗流涌动的局势,又加上赵王何深夜召他入宫,顿时,心中已然明白,这位君主将会动手。不多时,触胥来到大殿,行礼,“臣,拜见王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起点小说【xqdxs2.com】第一时间更新《赵惠文王传》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数风流人物 历史 / 连载
数风流人物
瑞根
瑞根晚明+红楼半架空历史官场养成文,绝对够味!大周永隆二年。盛世隐忧。四王八公鲜花着锦,文臣武将烈火烹油。内有南北文武党争不休,外有九边海疆虏寇虎视。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关键在于你身处其中时,该如何把握。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且看我如何定风流,挽天倾!历史官场养成文,兄弟们请多支持。瑞根铁杆书友群:581470234小说关键词:数风流人物无弹窗,数风流人物txt全集下载,数风流人
1344万字7个月前
抗日之军武系统 历史 / 连载
抗日之军武系统
最爱吃肉的鱼
《抗日之军武系统》林睿因为替战友当子弹,穿越到了1937年抗日时期,在这个时代他利用系统奖励的武器,杀的日伪军屁滚尿流
329万字一年以前
顽贼 历史 / 连载
顽贼
夺鹿侯
大明帝国崇祯二年。曾经强盛的帝国即将崩塌。内有银川驿卒奋臂挥戈,九州幅裂。外有建州新主东征西讨,挥师入关。席卷陕西的旱灾里,刘承宗脚踏赤地千里,昂首阔步向前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顽贼》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书友朋友推荐阅读哦!
379万字1个月前
诡三国 历史 / 连载
诡三国
马月猴年
没有系统,没有老爷爷,没有推土机,没有集邮癖,只有一个小职员,无财无权无势,一步步的在三国各路牛人间披荆斩棘!枭雄还是英雄,美女还是江山,阴谋还是阳谋,王道还是霸道?慢慢一路走三国,你会发现其实曹操没做献刀,刘备不光会哭,孙权平衡有术,一起来会一会吕布关羽的武艺,顺便看看大小乔的呆萌……
2209万字1个月前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历史 / 连载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柒百妖幻
李云龙:“他娘的,给老子整天糊弄点萝卜咸菜野菜粥的,老子现在连窝窝头都吃不起了是吧?嘴里头他娘的都快要淡出鸟来了!”炊事班班长:“团长,俺没东西啊!”李云龙:“那我不管!你既然能当炊事班班长,就有能耐去搞点白面来吃!要不然你就回家抱孩子去,你别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没办法?给我想办法去!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陈山:“团长,我有办法,我去!”……“团长,你要猪肉不要?”“团长,你要歪把子不要?”“团
90万字一年以前
秦时小说家 历史 / 连载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大国记·秦时明月征文金奖作品)这里有天下寥寥、苍生涂涂的纵横家!这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这里有天下皆白、唯我独黑的墨家!这里有地泽万物、神农不死的农家!这里有其疾如风、其徐如林的兵家!……当然,这里也有我们亘古不衰的小说家!本书群号:122156987,喜欢的来唠唠嗑!
1811万字23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