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xqdxs2.com】第一时间更新《吕碧城》最新章节。
转眼间,余复争已经在北洋武备学堂当了三年的兵。速成学堂的课程按教学场所分内堂和外场,第一年是内堂,主要教授基础理论;第二年是外场,师生进行实际操练。按专业又分为参谋、测绘、军事师范、马医、军医、军械、军需、宪兵和电信共九门,余复争进的是参谋和军械学堂。
学生考入北洋的军事学堂后,不但食宿学费全免,还有月支津贴二两银子。且如果考核合格,下一学年月银还会增加半两。除此之外,各学堂每年按例对名列前五的学生进行物资奖赏。开学时,学校原计划请朝中大员为军校的‘尚武堂’正门题赐楹联。后在段祺瑞和几位留日军官的主张下,新学新气象,改从入伍新兵及各级军官中征集对联。余复争凭借”尚父阴符,简练揣摩成一派;武侯韬略,鞠躬尽瘁法千秋”一联胜出,一入学就获得了各教官的青睐。
自那日夏萱在书房巧施欲擒故纵之计后,复争对她亦不再抗拒。第二年,夏萱就给余家添了一子,取名余平。公婆自然是百般欢喜,待她更加的好。可余忠清终究只是个教书匠,余家的日子到底清苦些。想要和儿子生活得滋润点,夏萱还要仰仗娘家人的补贴,姐妹间多有笑她嫁得贫苦的。谁知丈夫争气,每年都能拿到北洋学堂的奖学金。逢年过节,夏老爷都拿着姑爷这份朝廷恩典的银子祭祖,显得别致气派。因此无论远近,大家都开始转而羡慕夏萱,她在娘家的腰杆也更直了。
三年里,除了这次为送别好兄弟乾秀,余复争没有请过一次探亲假。一回到旌德家中,儿子余则安都会叫爸爸了,父子俩还是第一次相见。只可惜儿子尚在襁褓中时,被乳母不慎摔伤了右脚。因为害怕担责,乳母匿而不告,结果拖到学走路的时候才发现。复争看到儿子不良于行,料他长大之后无法像自己一样从军,心中难免遗憾。
当乾秀终于要远赴日本时,亲朋好友都赶来江边为他送行。父母殷殷嘱咐,姐妹们也围着他转,就连汪叔和吴妈都看不够似的盯着他瞧。临别前,碧城向他敬酒说:“弟弟,到了日本,万事小心。”她的心中有不舍和担心,但更多的其实是羡慕。她羡慕复争和弟弟身为男儿,可以海阔天空。
乾秀一饮而尽,他怕家人伤感,故意逗趣说:“姐姐,恐怕下次回来喝的就不是水酒,而是你的喜酒了吧?”一句话说得碧城作势要打他,几个女孩儿都扭头笑了。
刘梅真虽然只和吕乾秀短暂相处了几个月,但是两人一见倾心,感情已经很深。此刻来送他,碍于身份一直都躲在众人身后。直到乾秀要上船了,梅真才匆匆递给他一个包袱,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羞涩地嘱咐他说:“你要常来信。”
等到上了船,乾秀打开包袱一看,是一套按照他的身量新做的西装。他在上海的时候见人穿过,难为梅真是怎么弄到的,这得花多少心思偷偷记下他的尺寸,托人到上海赶做?再仔细看时,他发现西服领子的内侧,各绣了一个‘梅’字、一个‘乾’字。乾秀细细地抚摸着那个‘梅’字,把衣服紧紧地贴在胸前笑了。
天津。
“芝泉啊,你来看看家兄的信。”说着,袁世凯递给了段祺瑞一封打开的信,只见上面写着:
慰亭吾弟如晤:
音候虽疏,殊殷遐想。流光如矢,倏又经年,近想起居安吉,为颂为慰。
敝处义和拳民不靖,前承调兵震慑,不假时日,闾阎为宁。但僻区仍多盗贼,实非漏网流寇,竟乃有旗上大书‘毓’字者,委实多为知府毓贤纵之助之。
其前所部兵勇屡有扰民者,迫于势而非昧于理也。略迹本心,吾弟还当念同宗之亲,尚祈扶翼而助之。彼异时形势稍缓,安能无图报之日。
肃函布悃,即侯玉复。
愚兄世敦拜启
袁世敦是袁世凯的二哥,本来仕途一片通达。谁知光绪廿五年,山东的义和拳闹得凶了,与境内的外国人和教民屡屡发生冲突,导致一些拳民被捕。为了营救被捕拳民,义和拳首领率拳民三百人与清兵大战。其时,出任管代营务的袁世敦奉命率兵镇压,并最终诱捕了作乱首领。但他的顶头上司山东巡抚毓贤素来排外,对义和拳态度暧昧、边打边拉。这引起西方各国、尤其是德国的不满。于是各国公使施加压力,朝廷最终以清剿不力的罪名将毓贤革去了山东巡抚。
本来袁世敦是有功之臣,但因朝中守旧势力一向视袁世凯这个改革派为眼中钉、肉中刺,便拿此事大做文章。结果袁世敦不但没能因公受赏,反而以‘纵勇扰民’的罪名和上司一起被议革职。袁世敦觉得实在委屈,所以才向弟弟发信求援,望他帮自己保住官位。
“哼,什么纵勇扰民,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杀鸡给猴看!扳不倒袁公您,就拿你哥哥下手。”段祺瑞读罢,捏着信纸愤然说道。
袁世凯摆摆手说:“我这个兄长啊,为人敦厚,就是有些小气。此次代我受过,我也不方便替他求情,他的事只好将来计议了。关键是,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段祺瑞知道这是有点要考他的意思。自从袁公把他请来,对他颇为倚重。他也投桃报李,凭借在日、德两国的留学经验,结合在水师学堂任教的实际经验,几乎手订了北洋新军一半的练兵章制和战法。为了拉拢他,在他的原配夫人吴氏故去后,袁世凯还将义女张佩蘅许配给他。所以两人如今是职上加亲,既是上下级又是翁婿的关系。
听到考问,段祺瑞先从大势上分析起来:“山东挨得近,如果义和拳要进京,急行军不过五六天的功夫。因此,朝廷是断不会让山东乱的。咱们周围几省或剿或抚,责无旁贷。去年荣中堂上任以来,共设武卫左、中、前、后、右五军拱卫京师。我武卫右军练兵最早,经费又多。朝中总有人议论着,想要看看练兵实效。所以此次山东靖乱,必定是从天津派咱们去。”
说到这儿,袁世凯突然在灯下小声透露着:“朝廷已有廷寄,‘拳民爱国之心可用,宜可招抚,不宜尽除。’另外,还调任我为山东巡抚。”
段祺瑞听了心里咯噔一下,这是乱命!堂堂大清,哪有纵容暴徒乱杀洋人和百姓的?不过他转念一想,袁大人对朝局及洋务的认识远在自己之上。连他都看得出来按此旨意行事,将来拳乱闹大必定会后患无穷,袁大人也一定想到了。假如他已经准备遵旨,又何必找自己商量?看来袁公也觉得此事不妥,只是还没想好要怎么做。
袁世凯有些踌躇地说:“眼下朝廷有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我,我兄长这事就是个下马威。将来去了山东,如果纵容拳匪,闹出了乱子,身为巡抚我责无旁贷。但如果抗命,不去招抚拳众,太后对我的忠心又会大打折扣。所以我真是进退两难啊!”说到这里,袁世凯重重地叹了口气。
“不管底下的拳民如何,将来朝廷是不会放过那些头目的。两宫看中的是几万拳民,而不是能在眼皮子底下坐大的乱匪。所以,咱们不如擒贼先擒王,先将他们的首领拿下!到了山东,咱们还要留几个口子,堵不如导!想要控制义和拳,山东一个省肯定吃不消。但如果把他们化整为零,驱赶到邻省境内,那就是万全之策了!他们在别的省出了乱子,咱们总有推卸的余地。如果上面再改为剿灭义和拳,咱们还可以带兵出山东,御敌于外省。正所谓进可攻,退可守。如此一来,两难之局可破。”段祺瑞在旁边献策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新起点小说】地址:xqdxs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