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二营的统带段祺瑞在出发之前,特地喊来所有下级军官训话:“诸位都知道我段某带兵,向来说到做到!平日你们若是对军营大小事务有所建议,只要上报,三日之内必有回复。我说过建议一经采纳,皆予以嘉奖,段某可曾食言过一次?今次义和拳匪类,以仇教为名阴逞不轨,于国于鲁大凶!此次剿贼,关乎国家社稷。你们有什么意见,现在就可以找我说清楚。出兵之后,有功者依例记大功、赏银子、发功牌。但倘有惩贼不力者,依罪记过、摘顶、撤职,都明白了么?”
统一赏罚机制后,段祺瑞便发号施令:命孟恩远率左路军,雷震春率右路军,两路侧翼包抄。倪嗣率中路军进攻,他则亲领马队巡回接应。右路的雷震春是天津武备学堂的正规毕业生,恐怕‘抬枪’难以对付那么多拳民,便提前请示:“是否可用炮击?”
段祺瑞答复:“办大事者不可有顾忌心。你带队前往后如遇抗拒,立即开炮轰洗,造孽归我一人!”
于是右路军一抵达齐东县城,雷震春即命炮兵轰击该城,接着再由步队进攻。一时间枪炮齐发,几乎轰平了这个小城。
此时,进入实操课程的学生也编在右路军内。按理说,学生军的武器装备精良,清一色的新式枪械。身高外貌因为精挑细选,也远优于同营的老兵。但在那些老兵嘎达的眼里,这些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去操场踢个正步还行,等真上战场见了血,还不得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
果不其然!杀敌时,以学生为主的右路军明显不如中路主军勇猛。说来讽刺,这些学生们考上军事学堂,为的是抵御外敌、保卫国民。可等待他们的第一个战场,竟然是用所学的现代化武器来对付落后的乡民!很多人还是头一次,看见老百姓在他们眼前血肉横飞,所以一开始右路军行军并不迅速。
而左路和中路则多为淮军旧部,他们转到袁世凯制下后,改由段祺瑞为首的留日军官派管制。平日里段祺瑞军纪严明,这些老淮军们敢怒不敢言,心里早就不服了!但碍于段统带做事没有破绽,且深受袁帅信任,他们不敢造次。如今在前线可就不同了,战场上瞬息万变,就算偷偷有个懈怠,谁又能知道?顺带着让这些新军吃不了兜着走,他们心里才痛快呢。所以他们乐得让这些生瓜蛋子去拼杀,自己继续做个兵油子。
于是在齐东县的围剿路线上,出现了奇怪的一幕。左路和中路的清军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突然停止前进。这直接导致按既定路线进攻的右路学生军,彻底失去了侧翼保护,完全孤军深入地暴露在拳匪眼中。
齐东县加下辖村庄在内,共有居民七百多户,大都参加了义和拳。首领名叫林虎,此人识文断字,带领着拳民在这一带修有坚固的土寨,还备有快枪。他曾和官军多次周旋,比一般的拳匪更为勇猛。此刻看清军出现了分歧,老辣的林虎马上嗅到了机会,立刻调集人马,全方位地向学生军扑了过来。林虎在齐东的拳场聚集了1000余人。而步兵二营总共才500多兵士,其中右路学生军仅有150余人。这一扑,战场上的敌我比例瞬间转成了1:7。
看着黑压压扑过来的拳匪,雷震春知道已无路可退!如果被歼,一则,学堂苦心培养的精英苗子将会受损;二则,面对农民组成的乌合之众,新军战斗力尚且如此之弱,朝廷很有可能会动摇继续办学的决心。想到此次剿匪事关北洋军校的根基,雷震春振臂一呼:“此役事关大局,必须决一死战,后退者一律杀无赦!”然后带头发起了冲锋。
学生们仗着炮弹和抬枪的威力,人数虽少,竟也打退了几波进攻。德国的新式大炮本就是学生军的优势所在,也只有他们会操作这个洋玩意。可是大炮由于使用次数过多,撞针过热发软,打了一会儿通通成了哑炮……
林虎发现对方的大炮哑了火,马上利用周围的枯树放起火来。这样火势和浓烟就会使对方仅剩的重武器——抬枪失去准头,变成哑枪。面对熏天的火光,学生们有的想转身逃跑,有的脱了制服救火,更多人被吓得呆站在原地。
余复争突然想起,家乡那些深宅大院为了隔绝火灾而建起的马头墙,他急中生智,赶紧跑向雷震春献计:“逃跑和救火都没用了!想要阻止火势蔓延,就得反其道而行,在大火靠过来之前,主动挖沟防火。把身边那圈林子先烧了,让大火没有近身的机会。”
雷震春赶忙依计行事。学生们用工兵锹、用枪刀靴子、甚至用手,迅速挖出了一条壕沟,又跑到壕沟对面烧着了小树林,两军才暂时隔着大火对峙起来。雷震春无论如何不肯抛弃那几台克虏伯大炮,那可是学堂的家底儿啊!这样就不能迅速撤退。火很快就灭了。义和拳仗着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冲上来拼起了大刀。学生军已经准备贴身肉搏、战死沙场了。
正在此时,领着游动骑兵的段祺瑞看到了浓烟,拍马及时赶到。骑兵厮杀之际,余复争找了个机会冲上去重新点炮。由于经过一段时间冷却,大炮的撞针已经变硬,所以一点火,一发炮弹呼啸而出,直接落在了后面赶来厮杀的拳民身上。余复争又连发两炮,全部命中!段祺瑞在马上看到,拍着大腿叫“好”,当场就起了提拔这个年轻人的心思。
可叹义和拳的壮士们,血肉的身躯就这么被炸飞在他们所瞧不起洋枪洋炮周围。七娣她爹上县城时,特地穿了一件缝着十四块补丁的粗布棉袄。这是他们家最后一件体面的棉袄了,其中一半的布料还是讨来的,棉花也是从家里仅剩的棉被里,一层一层仔细抽打出来的。棉袄做成那晚,三双眼睛都停留在这件宝贝上舍不得离开。“真漂亮啊——”七娣娘俩在炕上摩挲着。那动作被忽闪忽闪的油灯投在土墙上,好像皮影戏一样。
缝衣服时,想着她爹的右肩总是磨得特别快,她娘特意在那里多打了几层补丁。她爹相信,家里的未来就扛在自己的右肩上了。如今,这块补丁就随着他的右肩,孤零零地落在那黑一层、黄一层的炮灰里……
大堂上,步兵二营的各级军官已排成两列,等着段统带宣布赏罚。雷震春等人因作战勇猛,都已官升一级,各赏银百两。军官之中,只剩下孟恩远、倪嗣和余复争三人还没被叫到。
越是听到后面的人名,倪嗣就越紧张,顶戴下面的额头上不停地冒着汗珠。旁边的孟恩远却毫无惧色,硬着脖子、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他是个犟脾气,根本不怕体罚撤职,大不了回家种地!再说,他是淮军的老人了,有军功在身不怕被杀头。
等念完了名单,段祺瑞厉声呵斥道:“各位,出兵前段某就已经打过招呼,‘此次战役事关重大,如作战不力,无论官兵一律提头来见!’可你们有的人,仗着自己过去有那么点功劳,竟然临阵撤退,陷同部兄弟于不义!有什么意见,为什么不事先讲出来?非要在背后,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小人行径,我段祺瑞以和你们共事为耻!”说着,他把手边的茶杯,猛地砸向堂下的孟恩远和倪嗣。
茶杯一落地,倪嗣就扑通跪倒在碎渣上。孟恩远却面不改色心不跳,反而向前大跨了一步,扯着嗓子喊道:“段祺瑞,要杀要剐随你的便!不要在这儿指桑骂槐,老子刀口舔血的时候,你还穿开裆裤呢!”
“抬进来!”段祺瑞一声令下,外面的士兵们抬进来几具年轻的尸体陈在堂下。他们正是在此次战役中牺牲的学生兵。
“罗方瑞,十九岁,直隶安新籍贯。”段祺瑞走到第一个尸体那里念道。
“孟广,二十岁,直隶雄县人士。”段祺瑞在第二个尸体处念道。
“钱选青,二十四岁,直隶宁河人士;黄典文,二十一岁,京兆武清人士;李钱,二十岁,云南恩安籍贯……”一共九具尸体!随着统带把他们的名字一个个、活生生地报出来,孟恩远的头缓缓地低了下来。
在最后一具尸体那儿,段祺瑞痛心地说道:“赵福海,他们中最小的一个,才十七岁。父母早亡,家里只有一个姐姐。是姐姐千辛万苦把他拉扯大,又送来咱们学堂。孟恩远,你也是姐姐抚养成人的吧?”
这最后一问就像一把软刀子,每个字都划在孟恩远的心上,他竟然低声地哭了出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放学等我》【绝密小说网】《我逃了龙傲天他妈妈的婚》《万亿军火之王》《被首座抛弃之后》《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全本迷】【vivo小说】【大闲人小说】
新起点小说【xqdxs2.com】第一时间更新《吕碧城》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