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xqdxs2.com】第一时间更新《糖尿病饮食与防治》最新章节。
第五章:糖尿病自然治疗与辅助措施(7)
1.运动强度的衡量标准
运动医学中,是以运动时最大耗氧量的百分比来区分运动强度的。最大运动强度就是达到100%最大耗氧量的运动。强度运动是最大耗氧量80%的运动。依次还有最大耗氧量60%的中等强度运动,最大耗氧量40%的中等强度运动,达到最大耗氧量20%的轻度强度运动。患者多用以下方法判断自己适合的运动强度:根据运动时脉搏跳动的次数来判断。因为在运动时,脉搏跳动的次数会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加快,所以根据运动中脉博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多少,判断运动强度。我们把运动中脉博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运动时脉率”,用“次/分”表示。安静状态下的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安静时脉率。运动时脉率计算公式:
如果运动时脉率=安静时脉率+(210—年龄—安静时脉率)×100%——就达到了最大运动强度。
如果运动时脉率=安静时脉率+(210—年龄—安静时脉率)80%——就达到了强度运动。
如果运动时脉率=安静时脉率+(210—年龄—安静时脉率)×60%——就达到了60%中等强度运动。
如果运动时脉率=安静时脉率+(210—年龄—安静时脉率)×40%——就达到了40%中等强度运动。
如果运动时脉率=安静时脉率+(210—年龄—安静时脉率)×20%——就达到了轻度运动。
还有两种用脉率表示运动强度适中的方法,即老年人运动中最高心率不超过120次/分,中年人最高心率不超过130—140次/分,运动后收缩压不超过180毫米汞柱,身体微感疲劳,但能较快恢复为宜。另一种更为简学的方法是运动后心率加年龄为170次/分,也就是170—年龄=运动后的脉率,这样的运动量属于中等强度。比如50岁的人,运动后脉率应达到120次/分为适度的运动。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运动时的感觉判断运动强度。最大强度运动则表现为非常吃力,有受不了的感觉。最大耗氧量60%的中等强度运动表现为运动时有累的感觉,但并不吃力,运动后的第二天感到舒服。如果运动时很吃力,运动后的第二天仍感到疲劳无力,说明有点过头,如果很轻松,则强度不够。最大耗氧量40%的中等运动强度,有一点点运动的感觉,比较轻松。轻度运动强度,感觉到很轻松的活动。
2.运动时间的安排
当确定了合适的运动以后,要想达到治疗目的,运动的持续时间必须每次在30—60分钟,每日一次,或每周至少4—5次,并持之以恒。为了不半途而废,最好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趣味性强的集体性运动项目,起到互相督促的作用。
在何时去运动的时间安排上,是以防止运动时及运动后的低血糖发生为原则。避开胰岛素分泌的高峰期,或降糖药物作用的高峰期。具体地讲,I型糖尿病患者,应在餐后1小时后,开始轻度运动有利于降低血糖。延长运动时间比提高运动强度对血糖控制更有利,但延长运动时间一定要避开药物作用的高峰期(一般注射普通胰岛素2小时后为药效最高峰)。对于II型糖尿病患者,上午11点钟是机体胰岛素作用最强的时候,此时要避免运动。所以建议运动时间选择在早餐后1小时进行。
糖尿病患者的典型运动方式
糖尿病患者运动锻炼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散步、步行、跑步、骑自行车、广播操、各类健身操、太极拳、球类活动、游泳、滑雪、划船等。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及爱好选择。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
1.步行
步行速度因人而异。全身情况较好的轻度肥胖患者可快速步行,每分钟120—150步;不太肥胖者可中速步行,每分钟110—115步;老年体弱或心功能不全者可慢速步行,每分钟90—100步。
步行不同于散步,它坚持以一种较快的速度步行一段距离。一般选早晨或晚上,在平坦的大街或公路边进行,每次半小时至一小时,步行3—5千米为宜。步行速度可采取快慢结合的方式,即快步行走5分钟,然后慢速行走(相当于散步)5分钟,然后再快行,这样轮换进行。
开始进行时,每天半小时即可,以后可逐渐加大到每天1小时。可分早晚两次进行。在山坡地区可采取上下坡轮流进行的方法,即上坡行走5分钟,然后循原路下坡行走,然后再上坡、下坡,保持同一步速。
2.慢跑
慢跑的运动量属中等或较大,适用于有锻炼基础的轻型患者。慢跑时要求由足跟着地慢慢过渡到脚掌着地。慢跑时要注意脉搏,当脉律不齐或过快时应减慢速度或步行。慢跑持续时间每次以15分钟为宜,逐渐延长至20分钟。
3.走跑交替
体力不足者常用步行和慢跑交替,步行30秒钟后跑20秒钟交替进行,并逐渐缩短步行时间,延长慢跑时间。
4.太极拳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健身运动。它汇集了我国古代保健体操的精华,几百年来非但历久不衰,而且还引起中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我国医疗体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仅从生理解剖的角度看,太极拳就有如下几个优点:
(1)太极拳动作柔韧、稳定、圆活、缓慢,特别适宜上了年纪的人和体弱有病的人(尤以慢性病为宜)练习。练拳时,腕、臂、肩、胸、腹、背等全身各部肌肉均须放松。柔和的练习和肌肉的放松使人感到轻松、舒畅,可以使大脑皮层得到“安静”、“休息”。
(2)打太极拳时“用意不用力”,所有动作都要以意识作引导,安详中兼带全神贯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得到更好的调整。
(3)太极拳是一种动中有静的全身性运动,全身各大肌群和关节都参加活动,因此长期练习有助于使关节运动灵活,关节韧带弹性改善,肌肉力量得到增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新起点小说】地址:xqdxs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