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大传

第五章著名艺术家的故事2(1 / 3)

《中国名人大传》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起点小说xqdxs2.com

第五章著名艺术家的故事2

齐白石

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中国现代著名画家、篆刻家。他通过自学成为著名的中国画大师,尤以画虾闻名。

齐白石出生在湘江之滨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齐白石幼年一直体弱多病,给这个靠种田织布为生的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经济负担。8岁时,齐白石到外祖父开的私塾读书。在这里,他刻苦攻读,勤学好问,同时非常喜欢画画。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纸笔,他就用旧账本、废书的纸来画画。齐白石具有绘画的天赋,画什么像什么,被同学们称为“小画家”。但可惜的是,不久因为祖父有病,家中又添了个小弟弟,家庭需要劳动力,齐白石入学未满一年就被迫辍学了。

回家后,齐白石开始了艰苦的劳动生活,这使他养成了俭朴、勤劳的生活习惯。劳动之余,他总是抓紧时间读书。靠着坚强的毅力和悟性,他硬是通过自学掌握了一定的知识。

后来,由于齐白石的体力不适合干重活,家里人就让他学木工。齐白石在学徒的过程中逐渐对雕花木作产生了兴趣。从小热爱画画的齐白石在这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天赋,他从简单的图案开始,到复杂精美的构图;从表面的刻削到内部的镂镌,刀法逐渐灵活自由,技巧逐步提高。这是齐白石艺术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为他以后的绘画生涯积累了一个坚实的民间艺术根底。

自1877年到1888年,齐白石走乡串户做了11年的雕花木匠。在为一户人家做活时,齐白石发现一套《芥子园画谱》。他非常高兴,借回家后如饥似渴地临摹。他花了半年时间,硬是把全册全部临摹下来,并装订成册。从此他执著地画画,终于以雕花匠和画匠的身份闻名乡里。

27岁那年,齐白石结识了私塾先生胡自倬和陈少蕃,他们教齐白石读书、作画,并为他取了字“璜”,号“白石山人”。经过一年多的勤学苦练,他的绘画基础有了很大提高,从此开始了卖画为生的生活。

齐白石一边为人画肖像维持生计,一边悉心揣摩历史上著名画家阎立本、吴道子等人的技法。同时,他不但注意临摹,还十分注重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此后,他广泛涉猎人物、山水、花鸟画的创作。也就在这一时期,齐白石还学习了篆刻。由于他有雕花木作的基础,因此篆刻技艺进步很快。

1902年,齐白石40岁了。从这年开始至1909年47岁止,他多次出游南北各地,前后达五次之多,足迹遍及西安、燕京、天津、上海、武汉、南昌、桂林、广州、香港、苏州、南京等六七个省区的主要城市。每到一处,他都要游览当地名山大川,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并画了为数众多的速写素材。同时,他也鉴赏、临摹了许多秘籍、名画、书法、碑林等艺术珍品,这些都大大开阔了他的胸怀,提高了他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为他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基础。

回到故乡后,齐白石又苦练了10年,于1919年后来到北京定居。他与著名画师陈师曾结为莫逆,互相切磋,终于名声渐著。1927年,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聘请齐白石任教授。后来艺专改为艺术学院,院长徐悲鸿也十分敬重齐白石,请他担任中国画教授。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齐白石闭门谢客,充分体现了民族艺术家的气节,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才恢复了卖画生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齐白石迎来了艺术上的春天。虽年近90岁高龄,他仍每天作画不辍。他创作的数量惊人,仅1953年一年的绘画作品,大小就有600多幅。他还以极大的热情参与社会活动,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画院名誉院长等职务。

党和政府十分关怀齐白石,努力使他过着宁静、幸福的晚年生活。政府为他专门修缮了住所,并派专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1957年,齐白石结束了他将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安然仙逝。

梅兰芳

梅兰芳,出身于京剧世家,名列“四大名旦”之首。他的表演风格雍容华贵,典雅清新,其表演当时为人争看,盛况空前,为形成京剧艺术的鼎盛局面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他将京剧艺术引上国际舞台,提高了民族艺术的地位。

梅兰芳出身名伶世家,师从诸多名家,从小勤学苦练,虚心好学,尊重传统而又致力革新。他的舞台风格严谨精致,在表演上能创造性地突破传统习惯,打破旦角行当的界限,糅青衣、花旦、刀马旦为一体,并兼擅昆曲、皮簧,形成了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旦角表演艺术高峰。

他在唱功方面,嗓音甜亮、吐字清晰、行腔圆润流畅、韵味醇厚;在创制新腔方面,曲精意逐,无哗众取宠之心、矫揉造作之态,曲精而不俗。梅兰芳在唱腔中,能吸取其他剧种(昆曲、梆子等)以及其他行当(如老生)的曲调,使其巧妙地化在自己的演唱之中,听来融洽和谐。梅兰芳在念白方面,也有深入的研究,功底扎实,发声吐字很有功夫。他的念白注重四声,讲究五音。听来刚而无棱,柔而不弱,婉转圆润,韵味醇厚。

梅兰芳在做、表、舞蹈(包括武打)方面的创造也很突出,他在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剧种的优点,创造了不少新的舞台表演程式,在刻画人物、美化舞台形象上获得巨大成功。特别是他将昆曲中载歌载舞的表演方法运用到京剧中来,表情细腻,身段优美,改变了前辈京剧青衣以唱为主而忽视做表的倾向。在新编《天女散花》一剧中,他的身段及舞蹈之创造则是借鉴一幅《散花图》的国画。他还创造性地将武术、昆曲和民间舞蹈应用到京剧中来。《霸王别姬》中的“剑舞”,《嫦娥奔月》中的“花镰舞”、“水袖舞”,《黛玉葬花》中的“花锄舞”,以及取材于民间舞蹈《廉锦风》中的“刺蚌舞”等,以其细腻的表情,优美的动作,将观众引入了艺术的化境。

梅兰芳在扮相和服装改革方面最大的贡献是首创古装戏中的“古装”扮相的服饰。他在演新编的“神仙戏”如《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麻姑献寿》以及“红楼戏”中的《黛玉葬花》等戏中,为了更确切地描绘出剧中人物的形象,他仿照画上的发髻创造了“古装头”,由两张大贴片代替了小片子,并在额前加上一绺“刘海”发,头的后面由“头套”(发髻大辫子)代替了“绵廉子”(又叫绵尾子)。在服装上,由古装裙子等代替了“帔”和“腰包”,这些创举开创了“花衫”这一旦角新行当。

“五四”以后,他编排了很多具有反封建迷信以及反封建婚姻的时装戏,如《邓霞姑》、《宦海潮》、《孽海波澜》、《童女斩蛇》等。“九·一八”至抗日战争初期编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以激励人民抗日救亡的爱国心。

梅兰芳艺术流派的创立,不仅丰富了京剧舞台艺术,同时也扭转了以往京剧舞台上“以生为主”的局面,开拓了京剧舞台上“生旦并重”的新纪元。一时梅派风行海内外,观众争睹,行家竞相效法。如与梅兰芳同时期的程砚秋、徐碧云,晚些的张君秋、李世芳、李玉茹等,均师从于梅。就连各地艺坛中也出现了有“汉口梅兰芳”之称的南铁生,有“南京梅兰芳”之称的杨畹农,有“山东梅兰芳”之称的王振祖等,他们均是在梅兰芳的影响下受群众欢迎的知名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九章吉 其他 / 全本
九章吉
明月珰
公主之女长孙吉。喝茶只喝一年产几斤的大红袍。穿衣不能带刺绣,内衣必须要云棉,鞋上必须缀宝石。住在京城四大名园之一的宁园。出行马车足有别人家堂屋大。虽然貌美,但实在身娇病弱。她娘亲晋阳公主毕生的心愿就是能把这个麻烦精女儿嫁出去。六元之才陆行。什么茶都喝,什么水都行。衣服常年磨损袖口。住在京城东阳坊,堂屋也就华宁县主的马车大。出行得去租赁马匹或者毛驴。虽然有才,但实在穷酸。他对自己未来的另一半要求很高
107万字一年以前
八零对照组再婚后,逆风翻盘了 其他 / 全本
八零对照组再婚后,逆风翻盘了
橙子棠
沈欢喜很倒霉,头婚嫁了个凤凰男,二婚嫁了个妈宝男。她忙着给家里挣钱,劳心劳力付出,对两个女儿疏于关心,不知道头婚时凤凰男背着她虐待孩子,也不知道二婚后妈宝男一直在女儿跟前挑拨离间。几经磋磨,两个女儿心受重创,自卑怯弱,还和她产生了很深的隔阂,以至于母女老死不相往来。再后来,大女儿因沙尘肺丢了工作,宁可去捡破烂谋生也不求助于她;小女儿患了肺癌,也不愿告诉她,最后因为没钱去医院,活活病死在破旧的出租屋
67万字一年以前
山海提灯 其他 / 连载
山海提灯
跃千愁
女人握着少年的手,手把手教他写出了“师”,于是少年有了姓。山海提灯,与皓月争辉!
136万字22天前
怀娇 其他 / 全本
怀娇
白糖三两
被誉为世家望族之首的魏氏声名显赫,嫡长子魏玠品行高洁,超尘脱俗,是人称白璧无瑕的谪仙,也是士族培养后辈时的楷模。直到来了一位旁支所出的表姑娘,生得一副祸水模样,时常扭着曼妙腰肢从魏玠身前路过,秋水似的眸子频频落在他身上。这样明晃晃的勾引,魏府上下早就看不下去了,好在魏玠是端方君子,对此只视而不见,不曾有过半分动摇。薛鹂年幼时曾被人相救,此后便倾慕那人多年,只是她出身低微,自然要使尽浑身解数向上爬,
56万字一年以前
阵问长生 其他 / 连载
阵问长生
观虚
修界九州,道廷一统,世家压迫,宗门垄断,修道壁垒森严。底层修士修道无门,灵石匮乏,度日维艰。十岁的墨画,先天体弱,散修出身,家境贫寒。即便苦心修炼,终其一生,可能也只是一个卑微如蝼蚁的炼气修士。直到他的识海中,出现了一块道碑。可以领悟天道阵法,无限增强神识。墨画将借道碑,破碎修道壁垒,铸就无上神识,彻悟仙道阵法,问鼎长生大道……
31万字一年以前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其他 / 连载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我吃西红柿
罗峰带着界兽摩罗撒闯过轮回,来到了起源大陆……
126万字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