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xqdxs2.com】第一时间更新《战略调整:三线建设决策与设计施工》最新章节。
第14章国家计委提出计划纲要
1964年7月31日,李富春就“三线”建设问题向中央建议提出了3点意见,并要求西南局和有关方面负责人认真落实。
8月24日,李富春、薄一波向中共中央提出关于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的报告。与此同时,国家计委组织西南工作组,会同西南局和云、贵、川三省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前往成昆沿线和攀枝花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9月5日,中央书记处作出关于计划工作的指示,其主要内容是:“三线”建设要落实,一线调整要立即行动;基建投资要首先保证“三线”建设的需要,工业生产,“一线”、“三线”都要发展,“三线”建设的中心是成昆线。
中央工作会议和书记处会议后,国家计委紧急行动起来,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贯彻落实毛泽东提出的“三线”发展战略上,并逐步条理化、具体化。制订《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并向中央和毛泽东汇报情况。
9月8日,计委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李富春代表计委在会上作报告。他说:
“三线”建设的目标,是要在我国纵深地区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后方工业体系。攀枝花建设的要求,是要用七八年时间,初步建立一个比较完全的包括冶金、机械、化工、燃料等主要工业部门的基地。
13日,李富春向毛泽东汇报计划工作,提出“三线”发展战略上,提出要争取7到10年时间改变全国工业布局的面貌。
1964年10月中旬,国家计委就制定完成了《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这个计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争取时间,积极建设三线战略后方,防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
“三线”建设总的目标是:
要争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
10月30日,中共中央批准并下达了国家计委提出的《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要求根据这个《纲要》,安排经济计划工作。
为了进一步研究确定“三线”建设的总体规划,10月底至11月4日,李富春与薄一波受毛泽东、周恩来的委托,带领程子华、冶金部部长吕东和副部长徐驰,西南局书记阎红彦等,到攀枝花视察。
李富春一行20多人,先到昆明召集西南局和云、贵、川三省及中央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开会,传达毛泽东对钢铁厂定址在攀枝花的意见,统一思想认识。同时,初步议定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第一期工程的规模为年产铁矿石1350万吨、生铁160至170万吨、钢150万吨、钢材110万吨。
考察组从昆明乘汽车北行500余公里,前到攀枝花弄弄坪、兰家火山等处进行实地考察。
李富春对负责攀枝花建设的冶金部副部长徐驰说:“知道你们刚开始建设,还没有什么可以看的,但你们这里是毛泽东最关心的地方,我们必须先来看看,否则他老人家要骑着毛驴来”。
考察人员看到那里崇山峻岭、激流深谷、地势隐蔽,对于这样的地理条件,大家意识到虽然建厂初期交通差一些,但从长远和全局来看,特别是从战略地位来看,确是一个建设钢铁工业基地的理想场所。
李富春一行先去看了钢铁厂厂址弄弄坪,意识到在弄弄坪建厂方案的正确性,感到毛泽东决策是正确的;又到工地看望施工人员,参观搭建的工棚;然后又绕道河门口,参观发电厂厂址,再过金沙江,到宝鼎山煤矿参观,最后回到兰尖铁矿。
11月1日至2日,李富春、薄一波在仁和组织召开会议,听取攀枝花地质、冶金、交通、煤炭、电力等各建设小组的汇报,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作具体指示,讨论如何保证“多、快、好、省”地建设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抖音书屋】《在北宋当陪房》《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跳跳糖小说】《我在古代搞文娱》《嫁给铁哥们》《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高达之吹过宇宙的风》
天才一秒记住【新起点小说】地址:xqdxs2.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