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赞歌》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起点小说xqdxs2.com
藏族古代文明的百科全书
到了11世纪前后,随着佛教在藏族地区的复兴,藏族僧侣开始参与《格萨尔王传》的编纂、收藏和传播。使这本史诗被成型地收集整理了起来,并出现了最早的手抄本。手抄本的编纂者、收藏者和传播者,主要是宁玛派的僧侣。
但是在手抄本出现之前,《格萨尔王传》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模式流传下来的,早在《格萨尔王传》史诗在产生之前,在藏族民间,就已经流传着格萨尔或类似格萨尔的英雄故事和歌谣。在漫长时期内,藏族民间艺人口耳相传,不断丰富史诗的情节和语言。
并且,《格萨尔王传》的主要流传方式也是靠民间艺人们到处吟诵,世代口耳相传。许许多多名不见经传,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说唱艺人,对史诗的传播、保存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说唱艺人走遍雪山草地,或到高僧的法会场,或到牧民的帐篷边,或到农户的木门前,或到节日的欢聚处,向群众说唱《格萨尔王传》,为广大听众带去美的享受。
《格萨尔王传》从文体、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区分,《格萨尔王传》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卡仲。“卡”是藏语“嘴”的意思,“仲”指《格萨尔王传》故事,“卡仲”就是“从嘴里讲出来的《格萨尔王传》故事”。这是《格萨尔王传》故事最主要的流传形式。
二是杰仲,是指经过文人加工整理过的格萨尔故事,即手抄本和木刻本。
三是曲仲,是指有佛法内容的《格萨尔王传》故事。
这三种传承形式互相影响,互相引收。到12世纪初叶,《格萨尔王传》日臻成熟和完善。
《格萨尔王传》不是一篇平静而循序地记述事件进程的故事,却是一首充满着感情的富有诗意的抒情兼叙事的史诗。
诗篇用各种手法进行描写,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也有缠绵徘侧的爱情插曲;有为国捐躯的壮烈情怀,也有失去亲人的悲痛哀泣;有奇异优美的神话,也有妙趣横生的故事,可以说是文学创作的集大成者。
《格萨尔王传》诗中常用非常丰富的比喻手法和生动的形象思维,以物状人,形象鲜明,活泼多姿;以物喻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比如,高如山,绿如海。雪山之狮,林中之虎,美如森林,快如骏马等例子,形象而深刻的比喻来表达其内涵。
在“霍岭大战”中有“面如十五的月亮,眼如满天的星星,权如辽阔的天空,身如巍峨的高山”等例子。如格萨尔王夸赞珠牡的一段歌词:
珠牡妃子听我说,百个里挑不出你这个好姑娘。你绯红双颊比彩虹艳,口中出气赛过百花香。
你右发往右梳,好像白胸鹰展翅膀,你左发向左梳,好像紫雌鸟在翱翔。你前发向前梳,好像金翎孔雀把头点。你后发向后梳,好像白梵天神在宝殿上。
你站起来像一裸小松树,你坐下好像白帐篷。你的美丽啊,真是藏地少有世界也无双。
这段歌词,把珠牡从头到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比喻进行描述,使珠牡美的形象更加突出完美。
《格萨尔王传》的语言具有绘画美。作者善于运用富有色彩的语言,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如在“霍岭大战”中:
龙飞凤舞的宝地,传来悠扬鸟叫声,
天然建宫的处所,白灵欢歌的地方。
从上面几句很普通的环境描写中,可以给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鸟语花香,山川秀丽的天然美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平凡中文网】《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独家报道》《我逃了龙傲天他妈妈的婚》《谍海青云》【志怪书屋】《赛博朋克:2075》《惊悚乐园》《你们修仙,我种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