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治国理政智慧

一、《史记》的大一统思想(1 / 2)

《《史记》中的治国理政智慧》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起点小说xqdxs2.com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记录了从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到汉武帝绵延三千年的兴衰沿革。作为一部历史著作,《史记》在继承古代史学传统的基础上,其成就在于它不仅弘扬了有汉一代的辉煌,而且能在叙述中总结历史发展的线索,将历史发展中一些经验性的认识一以贯之地寄寓在叙述话语中。

大一统思想是我国封建历史上的重要思想,不仅在地域版图上维护了中华民族广袤的国土范围,而且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维系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持续发展。它是西汉时期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春秋公羊学派为服务汉武帝政治大一统的现实需要而着力宣扬的一种思想。司马迁接受了公羊学派的大一统思想,并将其贯穿到其史书撰写之中,成为《史记》中大力弘扬的思想内容。《史记》从编纂体例到记录内容都蕴含了大一统的思想。

一、大一统思想下的《史记》体例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谈到他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例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的通史。《史记》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种体例组成。这五种体例各有区别又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十二本纪是纲领,统摄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的历史内容。十表、八书作为十二本纪的补充,形成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围绕十二本纪而展开,共同构建了以帝王为中心的框架体系。这样的体例从形式到内容上都体现了以帝王为中心的大一统思想。具体来看:

(一)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这三种体例是以记载人物为中心。其中十二本纪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历代君主的统系。帝王是天下所系,司马迁为《史记》所创立的体例也是以帝王为中心。以帝王为中心的本纪是《史记》记事的纲领。《史记》中其他的人物与事件都以本纪为中心扩展开来。范文澜先生认为本纪取十二之数是效法《春秋》十二公的数量。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认为《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充分肯定了《春秋》在乱世里整顿秩序、阐明王道方面的价值。孔子所编的《春秋》用鲁国十二公来纪年,囊括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繁的历史事件。司马迁想要效仿孔子,其创作《史记》的目的也是为了继承《春秋》的社会责任。司马迁说五百年有圣人出,从周公到孔子五百年,从孔子到他的时代也是五百年,可以说司马迁编写《史记》肩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司马迁将《史记》十二本纪与鲁十二公联系起来蕴含着他对政治大一统的一种思考。

三十世家主要记录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大姓氏家族。这些累世公卿在现实政治中一般作为帝王的辅助,维护了大一统政治制度的施行。对本纪与世家的关系,司马迁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这里司马迁借《老子》中“三十辐共一毂”的话来比喻世家与本纪的关系,就像辐条环绕着车轴,车才能运动一样,群臣辅佐天子才使得国家运转下去。三十世家与十二本纪的关系就像众星环绕北极星一样。三十世家写的是“辅拂股肱之臣”,居于臣属地位,十二本纪居于中心地位。这体现的是以帝王为中心,帝王至尊的政治结构秩序。在《太史公自序》里司马迁分别对《史记》130篇的目的进行了说明,其中针对世家30篇,司马迁在18篇中使用了“嘉”字。这个充满自赞誉性情感的“嘉”字绝大多数集中在维护中央统治的人物身上。这反映出了在司马迁心中,世家的作用便是维护中央、反对分裂。

同样,七十列传所记为帝王、世家以外,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这些人物既有在历史时期有重大作为的谋臣策士,如苏秦、张仪;有征战边关、功勋卓越的将帅,如卫青、李广;有传承文脉的孔门书生;有以文学名世的司马相如,还有大量社会底层的刺客、游侠、货殖,等等。如前所述,在西汉的大一统背景下,司马迁记录这些“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事迹,正是肩负了一种时代的使命感。七十列传中的人物或多或少都参与到了历史的变革演进中。司马迁为了避免这些在时代变革中或历史进程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湮没于历史长河,特为他们立传著说。

由本纪、世家、列传为主要特色和主要内容的《史记》体例,本纪记君王,处于中心地位,世家作为君王的辅佐如车辐一样环绕在君王周围,列传又将除此之外的社会不同阶层和行业的人物囊括进来。这样的体例使得《史记》基本覆盖了古代社会全部阶层的人物,可谓十分全面。这就如同一张蜘蛛网一样,居于这张网中心的便是各时期的帝王。不论是世家中的累世公卿还是列传中的游侠货殖,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帝王产生联系,从而形成了以帝王为中心的体现大一统思想的独特的史书编纂体例。

(二)十表、八书

与本纪、世家、列传三种体例重在记人不同的是,《史记》中的十表、八书重在记事。十表的创作,据司马迁所说“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是为了梳理历史事件,清楚地展现历史发展线索。其中《三代世表》从黄帝开始,到共和结束,展现的是从黄帝到夏商周三代天下一统的历史。《十二诸侯年表》从共和开始,到孔子卒结束,在周天子名存实亡的现实情况下,依然以其为天下共主,继承了《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六国年表》从周元王道秦二世的时间段里展现了社会由分裂重现走向大一统的趋势。《秦楚之际月表》从陈涉发难到刘邦称帝展现了天下由分裂走向一统的历史。其后的《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间侯者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等六个表也从不同方面彰显了西汉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张新科先生认为《史记》每一个表的设立都与大一统的政治有关。而且它们共同的主题也指向了大一统。[张新科:《大一统:史记十表的共同主题》,《学术月刊》,2003年第6期。]而关于八书,据司马迁所说“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是为了展现不同时代的制度变革,探究其中蕴含的天人关系。其中《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所记为国家重要典章制度,《河渠书》记载水利制度,《平准书》记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八书所记内容是当时人们心中典章制度和社会生活八个最主要的部分,均为“国之大政”,虽然《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四篇正文已经佚失,其内容难以详考,但是此四篇的序言仍存在今本《史记》之中。以《河渠书》为例,司马迁称“维禹浚川,九州攸宁;爰及宣防,决渎通沟”,首先追念了禹凿九州的功业。《河渠书》在内容上中记录了从禹到汉武帝历代治理河道的历史,体现的是大一统的地理格局下的水利事业。八书可谓是关于国家治理的一系列制度史,其目的地不外乎是服务以帝王为中心大一统政治。

可见,十表是对本纪等内容的再次展现与补充,再一次证明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大一统。八书展现了服务于大一统政治下的现实需要。《史记》通过记人的本纪、世家、列传和记事的表、书,构建了一个纵横交错网状结构,这样的结构几乎完整地涵盖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内容。这一结构以帝王为中心,体现了封建王权至上的大一统思想观念。

二、《史记》大一统的内容体现

除了独特的体例外,《史记》的内容更是体现了大一统的思想。简单地说《史记》以通史的方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大一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深远的传统,而且说明了大一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大一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政治大一统是大一统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指以帝王为中心的统一的国家机构的运行。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我们构建了一条明显的历史线索,即政治的大一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有深远的传统。《史记》所记这种大一统的政治秩序从远古的人文始祖黄帝开始就已经开始奠基。《史记》记载: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黄帝巡行四方,范围东至于海,西至于空桐,南至于江,北逐荤粥。大致反映出那时期的政治地理版图。在这一版图室内,黄帝设立了系统的官制机构与军队,“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并且黄帝时期“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已经实行了有效的中央统治。其后的颛顼统治下,大一统政治更加强化,在“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的政治版图里,《史记》记载:“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同样颛顼之后的帝喾、帝尧都施行了有效的中央统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买活》《欢迎来到我的地狱》《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贼天子》《顶级坏种为我俯首称臣》《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笔趣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

秦吏 历史 / 连载
秦吏
七月新番
(新书《新书》已发,新莽之际,穿越者大战位面之子)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
528万字9个月前
东晋北府一丘八 历史 / 连载
东晋北府一丘八
指云笑天道1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永嘉丧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异族蛮王,率兽食人!北方的汉人,被不停地杀戮,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
1729万字1个月前
庆余年 历史 / 连载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564万字一年以前
民国投机者 历史 / 全本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839万字一年以前
覆汉 历史 / 连载
覆汉
榴弹怕水
努力闻达于诸侯,以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作为一个遗腹子,公孙珣很早就从自己那个号称穿越者的老娘处获取了人生指导纲领。然而,跟着历史大潮随波逐流了一年又一年,他却发现情况渐渐有些不对了!这是一个半土著的男人奋斗在大时代的故事!
564万字8个月前
抗日之兵魂传说 历史 / 连载
抗日之兵魂传说
丑牛1985
【内容简介】:现代兵王不小心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一个傻子兵上,且看这个傻子兵如何给日军搅局。“一定要给我弄死那个二愣子。”日军高官说道;“今天二愣子又干啥去了,你怎么不派人跟着。”政委说道;“别让二愣子知道了!要不完了。”一个伪军在做坏事时小声的说道;“我的部队没有子弹了,你给送点子弹到城外来。”二愣子给城里的日军军官写信说道。小说名字按照要求正式由《二愣子抗日》改名为《抗日之兵魂传说》。各位看官且看
1073万字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