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8
近日,华哥不知从哪里知道我会编制竹篮,他半信半疑地说要给我砍些竹子,让我给他编制个篮子。
我和华哥都是老朋友了,我当然就爽快地答应了。
那天,我正在花竹篾①的时候,散步路过的人都很惊讶:“竟然会花竹子?!”
我笑笑——这都不是个事!
小的时候,家住在山上,门前有条小溪,溪水的两岸就长满了竹子,竹林很密,长势也很旺。
那片竹林伴随着我的童年一年又一年地历经春夏秋冬,但遗憾的是我却没有去过竹林深处去过。竹林中有一条小路,我只是和父亲去走过。父亲是不让我往竹林里面去的,每次父亲去砍竹子,感觉总是要在竹林里面走个遍,看看这根,摸摸那根。我很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那样,明明需要砍竹子,却总舍不得砍似的。
父亲让我待在小路上,见父亲到了竹林深处没了踪影,我便在路上害怕起来,大声叫着他。父亲答应着,却老长一段时间才走出竹林,拖着几根看起来很不顺眼的竹子——要么弯弯的,要么干了半截,要么长了好多斑点。我真不懂!
由于常被父亲扔在小路上,后来我就不爱和父亲去竹林了。但生活在山上,没有玩具,没有玩伴,童年就显得单调了,在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就对父亲编制竹器有了些兴趣。
父亲是当地算得上有些名气的篾匠,竹席、背篓、篮子、竹筐等一些生活用具全都做得不错。口碑最好的当是竹席,做竹席用的竹篾要分四层,据说一般的篾匠是做不到的,即使能花为四层,也是薄厚不一,编制起来就很费劲。而父亲做的竹席好就好在他花成的竹篾厚度均匀,而且编制的过程中会用竹钉把篾条之间的缝隙都靠拢,有的买主说,连灰都漏不下去。因为父亲注重这些细节,因此也成了订做竹席的买主的首选。记得那个时候面积最大、价格最高的一床竹席能卖二十八到三十元的样子,但一般要七到十天才能完成一床。
父亲在编制竹席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看,最吸引我的就是父亲要新花一根竹子的时候,因为新的竹子破开,里面有一种薄薄的、白色的膜,沿竹子内部长成,中空,质地柔软,我们叫它“竹子炮炮”。把这层膜小心地取下来,拧住一头,另一头放在嘴里一吹,“竹子炮炮”就鼓起来,再用手一按,便会发出“啪”的一声响。当父亲把竹子破开时,我总是急切地去取“竹子炮炮”。父亲也帮我取,还一个劲儿地叮嘱我:“慢点,慢点!”因为刚破开的竹子边缘很锋利,稍不注意手就会被划出一条伤口,我没少受伤,父亲的手也总是伤口满满的。如果真被竹子划伤,父亲便回到屋里在墙上找到蜘蛛结的“茧子”一样的东西,撕去外面满是灰尘的一层,里面是乳白色的一层,父亲便把那一层撕下来贴在伤口上。里面的蜘蛛则仓皇逃窜到别的地方。
父亲取下“竹子炮炮”后,也会吹一个把它放响,然后再吹一个两头拧紧,递到我的手上,我拿过来两手一按,“啪”的一声,便又向父亲要。父亲吹几个以后,会把没有吹鼓起来的一把拿给我:“自己拿到边上吹去。”我放完了父亲吹的,便拿着那没有被吹鼓起来的到院坝边上去自个儿吹了放响。父亲就又开始了他手中花竹子的活。
“竹子炮炮”很快会被放完,没的玩了就又去看父亲干活。父亲见我碍事,就把竹篾取剩下来的黄蔑给我,叫我自个儿玩。我便把竹篾折短,编成“十字路”的小竹芭。因为“十字路”要简单一些,一上一下穿过篾条就行了。后来又学会了编“人字路”,感觉自己进步了一大截——竹席编的就是“人字路”。“人字路”编制出来像是很整齐很好看的图案一样。
父亲花好竹篾之后就开始编制,我则看得十分上心,等父亲编制另一边的时候,我便学着父亲的样子把竹篾一根一根编制上去。父亲开始很反对,怕我把竹篾弄破了,我就很小心很仔细地一根一根慢慢地往上加,父亲见我还没有弄错,也就停下来给我指导,慢慢的竟然达到了父亲的要求。然后父亲编一头,我编一头,虽没有父亲那样百分之百合格,但我编制的经父亲稍做加工就没有两样了。
那时候我也就七八岁的样子,因此这也就成了父亲跟别人夸我的一个理由了——席子那么大,他都敢去僭!我听了之后感觉自己也挺了不起的。
编制竹席也不是每天都能做的,一般在秋收前,农民需要竹席晾晒庄稼,因此编制竹席一般都是在七八月份,上学后也恰好在暑假。跟着父亲编制竹席,又有父亲的指导,感觉过去没有什么可玩的童年生活也就多了些乐趣,再加上父亲在别人面前的夸奖,我对竹子的兴趣也就更大了。
在不编制竹席的时候,父母主要就下地干活,早出晚归。在农活不忙或者每天干活回家,趁母亲做饭的时候,父亲也没闲着,又是去砍竹子回来,开始花篾条编一种能盛东西的竹篮子。在我的记忆中,编制这种竹篮大概是在我上学之前。一天父亲用花好的篾条比比划划,然后就编成了一个篮子,再经过几天的修正,形状就很好看了。拿到街上去卖,竟卖到钱了。不过那个时候便宜,一块钱一个,最开始一整天也就完成一到两个的样子。后来父亲创制的这种竹篮销路还不错,竟成了我们家最主要的一个经济来源,也带动了二叔、三叔、五叔,还有几个邻居也学着编制起来。但那时候父亲还是比较保守的,一般不手把手地教他们怎样编制,他们就模仿着那个形状摸索,后来竟也拿到街上卖出钱来,但看起来形状确实没有父亲做的好。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哥哥,我们都开始编制竹篮子,父亲倒是手把手地教我们。但编制竹篮子最大的问题不是编,而是花篾条,那是个技术活。哥哥那时候年龄要大点,比较容易就掌握了。我就学不了——那时候我才七岁的样子。手握不住竹子,也没那个劲,关键更怕刀会伤着手。这样的情况下,起初我就只能用父亲不用的下脚料在那里比比划划,也只是觉得好玩——反正没什么可玩的。此外,编制这种竹篮需要坐在那里,把竹篮放在膝盖和怀里来做。我人小,当然没那么大的怀可以放下竹篮那个雏形,父亲便找来一个木墩子让我放在上面做着玩。
慢慢的父亲见我边玩边做的形状马马虎虎能看了,就让我在他编制一半的竹篮上去实际操作。就这样,编制竹篮子的程序和方法我也就慢慢地掌握了。但由于我人小,花不了竹子,父亲就给我花好篾条,我则学着父亲的样子编制出竹篮子,再经父亲进一步加工,混在父亲的成品中,竟也卖出去了。我们那里是逢阳历三、六、九赶集,每次父亲卖竹篮回来,便分给我一毛两毛,我则高兴得不得了。钱我就让妈妈给我攒着——那个时候山上也根本就花不出去钱。
我好像是七岁多上的学,在我上学时,竹篮子的编制手艺基本也掌握了。而一段时间存的毛票,等开学的时候拿出来,好像也差不了多少就够了开学报名的费用——那个时候,开学报名也就两三块钱。
后来,好像是上三年级的时候吧,篾条我也能单独花了。因此放学后、假日里,编竹篮子也就成了我主要的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起点小说【xqdxs2.com】第一时间更新《野菊花》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